配色: 字号:
济南版生物七上显微镜的操作、观察动植物细胞练习
2019-09-12 | 阅:  转:  |  分享 
  
济南版生物七上显微镜的操作、观察动植物细胞练习

一.显微镜的操作

1.写出显微镜的相应结构:

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大的结构是[]_________。

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_________

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_________。

把玻片放上[]_________后,要用标本夹压住,标

本要正对[]_________的中央。

(5)使用显微镜,应先用______倍镜,再用______倍镜观察

(6)在观察物像时发现视野较暗,可采用__________

或______的方法使视野变亮。

(7)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上角,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物体(装片)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

2.下面是三台显微镜(编号为A、B、C)分别观察同一装片的洋葱表皮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台号 目镜 物镜 A 5× 8× B 10× 10× C 15× 40× 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号。

观察到的个体细胞面积最大的显微镜是号。

目镜最长的是号显微镜。

3.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其原因是()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B能让光线透过C不易污染物镜D易于染色

4.观察玻片标本时,若视野的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那一部位?()

A目镜B物镜C光圈D反光镜

5.下面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聚,图1是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要将图甲转

换成图乙,下列操作次序正确的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载玻片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⑤C⑤④③②D④⑤①③

6、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目镜不变,而物镜由“10×”转向“40×”,这时视野内细胞大小和数目变化正确的是()

A.变大、变多B.变小、变多C.变大、变少D.变小、变少

7.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B.调节反光镜对光,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

C.观察微小结构时,应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

D.物像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8.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

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B2个C4个D32个

10.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

A1、3、5B2、4、6C2、3、5D2、4、5

1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图甲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游走方向,为了不使该微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



A.A方向B.B方向C.C方向D.D方向

12.右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A.位于液泡的上方.位于液泡的下方C.逆时针D.顺时针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0

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14.使用中学里普遍使用的光学显微镜,不易看到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15、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玻片时,在视野中发现一个黑点,当移动玻片时,小黑点不动;转动目镜时小黑点仍在原处、对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光圈太小B、目镜不干净C、反光镜不干净D、物镜不干净

二.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13.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是()

①染色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载、盖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盖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平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②⑥⑤①④C③④②⑥⑤①D④②①③⑤⑥

14.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①在载玻片上_________。

②用_________切一块0.25厘米2鳞片,用_________撕下一层_________。

③放在载玻片的_________中,并用镊子_________。

④盖上_________不留_________,并用红墨水或碘酒进行_________。

15.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盖盖玻片时,应让盖玻片的一端先接触液滴,然后慢慢放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16.在照明充分的情况下,在显微镜视野内可看清洋葱鳞茎表皮细胞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17.请按照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在下列各实验操作示意图下的括号里,填写制作

顺序:









()()()

18.(5分)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在显徽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由于他所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位于显微镜视野的左下方,于是他试图将该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你认为应该如何操作?

(2)上图是甲同学绘制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请你判断该细胞示盆图画得是否正确?,判断的理由是。

(3)细胞是一个立体结构,但在显徽镜下所观察到的则是该细胞的某个平面图。甲、乙同学在显微镜下分别现察两张同种动物组织细胞装片(细胞形态结构相同),结果甲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圆形,乙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长方形。请你推测该种动物组织细胞的立体形状最可能是。

19.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内发现一个里面空白且有黑边的椭圆形的结构,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它能变形和移动,则结构是()

A、气泡B、液泡C、细胞D、细胞核

20.在做“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制作临时装片,并在低倍镜下观察,观察到的物像如图所示,同学的观察效果较好;另一位同学观察效果不好,是因为在临时装片中留有。

21.回忆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

下列问题:

做装片以前漱口的目的是,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制作临时装片时,刮下来的口腔上皮碎屑放在0.9%的生理盐水中,这是为了



制作临时装片在盖盖玻片时,要先使盖玻片一边接触水滴的一侧,然后再缓缓放平,这是为了

(4)在显微镜下观察上述装片时,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将装片向

(5)上皮细胞的透明度大,应使视野亮度调得些.调节方法是:

①选用聚光;②选用的光通光.这样才看得清楚.

22.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后观察

B.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目镜内的物像

C.若视野内光线太暗,可换用倍数较高的物镜

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内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











26.有位同学做好临时装片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却什么都没有看到,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的原因。

(1)使用显微镜时没有对好;

(2)物镜没有对准;

(3)被观察的材料没有放在的中央;

(4)没有调节到位;

(5)没有按照操作程序,先倍镜观察,再转到倍镜观察;

(6)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的错误:。



附答案:

1.(1)F粗准焦螺旋(2)C物镜(3)H镜臂(4)I载物台G通光孔(5)低、高(6)增大光圈,凹面镜(7)左上角

2.(1)A(2)C(3)A

3.B4.D5.C6.C7.C8.D9.B10.C11.D12.A、C

13.B14.B15.D16.C

17①滴一滴清水②刀片,镊子,洋葱表皮③清水,展平④盖玻片,气泡,染色

18.清水,生理盐水,使细胞保持原有的形状,不变形,不破裂;防止产生气泡。

19.D

20.略

21.(1)甲(2)往左下方移动装片(3)不正确,口腔上皮细胞无细胞壁,无液泡等(4)圆柱体

22.A

23.甲,气泡

24.(1)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2)保持细胞原有的形状(3)减少气泡的产生(4)右上方移(5)暗,平面镜,小光圈

25.A

26.重新取材,调弱光线或重新染色,在盖玻片一端加一滴水,让水慢慢流出以排除杂质(或在另一边用吸水纸吸水)

27.洋葱表皮太厚,细胞重叠;装片上留有气泡;没有染色。

28.(1)④③②①⑤

(2)可能是细胞未刮下来或刮取的细胞太少;可以重新刮取,重新制片。

29.(1)对光(2)通光孔(3)通光孔(4)粗准焦螺旋(5)低、高(6)盖玻片朝下放在载物台上了。







1











第19题图















献花(0)
+1
(本文系风归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