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道理与实事求是”

 昵称11410324 2019-09-12

一、“道理”一词

(一)“道理”一词之解

1,《新华词典》:(1)理由;情理。例:摆事实,讲道理。(2)事物的规律。例:他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增产的道理。此解对“道理”二字不沾边,又如何去讲道理?

2、百度百科注释(1) 事情的是非曲直的逻辑或论点的根据;理由。摆事实,讲道理。(2)事物的规律。跟他讲解物理学的道理。(3)事情或论点的根据;理由。此解对“道理”二字不似是而非,“道理”就成了公理婆理而无理!

3、《佛学大辞典》:通贯事物本真之义曰道理。道理者通达无碍之谓。指一物上所具之义,通于余物而言。此解对“道理”这一诠释道出了“道理”二字之本质,只有此解才可讲道理而明白其是非曲直。

(二)“道理”一词之源

1、“道理”一词之“道”:“道理”之“道”来源于老子论道。《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2、“道理”一词之本义:《老子》所论这个“先天地生”之“大道”无形,“寂兮寥兮” 。这个“寂兮寥兮” 无形之“大道”主宰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为道体,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则为“道”用,“道”体主导“道”用之“理”就是“道理”,所以《庄子·缮性》才说:“道,理也”。

3、“道理”一词分大小:阴中之阳无形之道体“阴”主导有形之道用 “阳”为内道之大道理,阳中之阴有形之道用 “阳”利用无形之道体“阴”为外道之小道理。内道之理为哲理即绝对真理,外道之理为世俗之常理即相对真理,哲理是大道理,常理则为小道理,小道理必须服从大道理,否则就是公理婆理而无理。

二、“实事求是”一词

(一)“实事求是”一词之解

1、百度百科解释: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实事求是,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其哲学内涵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虚与实之分

2、有人认为:中国最难的是把“实事求是”这个词写在治国思想里。什么是实事求是,我们对这个词大多用的多了,却忽略了它的本来面貌。“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求”就是我们要去研究”。“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不可只单纯的把实事求是理解为“格物致知”,因为其中还有“诚意正心”的落地要求。脱离了“诚意正心”的“格物致知”不是实事求是,而是故弄玄虚或眼高手低。那么其对于我们当下的处事又有什么具体的指导意义呢?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应该找到和解决真正的问题,而不是去找到和解决价值观的问题。

3、笔者认为: “实事求是”是哲学上讲“道理”的基础,没有“实事求是”这个基础,就没有哲理。现在一般人把“实事求是”理解为讲“实话”不讲“假话”,照实说就是“实事求是”,否则就不是“实事求是”。所以百度百科认为“实事求是”反义词就是“弄虚作假”、“故弄玄虚”。“实事求是”不是讲“实话”而是讲“真话”,讲“实话”是照“实”说,如实描述事物的过程,指据事直书之“写实”,“真话”是照“虚”说,揭示事物的本质,本质无形为“虚”,只有“真人”才能讲“真话”,凡夫俗子是讲不出“真话”的。因为只有“真人”才能“真知”,只有“真知”才有“真言”。所以没有“实事求是”这个基础,就没有哲理。

读懂“见微知著”就是知“实事求是”之旨,因为“至道在微” ,“一叶知秋”就体现“至道在微” 。这个“微”就是无形之“道”体,知此就知“实事求是”之“是”何指,“实事”是指“是什么”,“求是”是指“为什么”,“实事”是果,“求是”是因,“实事求是”所体现的就是追求事物之因果关系。“道理”中 “道”之体用关系在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因果关系,这种先因后果关系之理就是“道理”,讲“实事求是”就是讲“道理”,一般低层次因果关系之“理”是相对真理,只有终因终果之“道理”才是至高无上之哲理叫绝对真理。西方哲理和中国古代外道哲理就是相对真理,只有中国古代内道哲理才是绝对真理。 “中国特色”必须具备中国元素,那就是中国古代内道哲学原理。

(二)“实事求是”一词之源

1、《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唐初经学家 颜师古注:“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二》:“其所以振刷综理者,皆未尝少越于旧法之外,惟其实事求是,而不采虚声。”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赵瓯北汪龙庄考史之法》:“二君於学,皆能实事求是,可为考史之法矣。”

笔者认为:河间献王刘德因“三代之书” 燔炀殆尽,读书之人也凤毛麟角,为恢复儒术教育 “于灰尽之余纂亡散篇卷,仅而复存”。要想“亡散篇卷复存” ,在其编辑整理亡散篇卷时,必须求其原本原文,这就叫“实事求是”。所以,唐初经学家 颜师才对其注:“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清 叶名沣 才认为“实事求是,可为考史之法矣” 。

2、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说:“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称赞汉景帝之子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中,“实事求是”主要是一种考据学意义上的治学方法和态度,而不具有哲学认识论的意义。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实事求是”这一中国古代的术语进行了一番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与阐发。

3、笔者认为:谢伏瞻院长此说十分到位,确实汉书作者在使用“实事求是”一词时是从“考据学意义上的治学方法和态度” 使用的,而伟人毛泽东,则从“哲学认识论”角度使用“实事求是”,将其“还原”为哲学上之本义,并非是“改造”为哲学上之竟义。所以伟人毛泽东1941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亊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由此可见,“实事求是”的“实事”就是客观事物之表象,“是”就是客观事物之本质,“求”就是通过客观事物之表象,经研究后找到其具有“内在联系”之本质,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哲学上之本义。所以伟人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一词之使用,不是对其“改造”为哲学上之竟义,而是对其“还原”为哲学上之本义。

二、“道理与实事求是”之关系

1、讲道理必须要实事求是:“道”体主导“道”用之“理”就是“道理”,这是“道理”之哲学本义。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事物之表象,“是”就是客观事物之本质,“求”就是通过客观事物之表象,经研究后找到其具有“内在联系”之本质,这是“实事求是”之哲学本义。客观事物之表象为“道”用,客观事物之“内在”本质为“道”体,其二者之关系就是中国古代内道哲学上的“道”之体用关系。知其“道”体主导“道”用之体用关系,就是“真人”,否则就是凡夫俗子。知此,就知“实事求是”之旨是求因,而据事直书 “写实”之“实话”是求果,不是“实事求是”之本义,而是凡夫俗子对“实事求是”之误解。所以讲道理必须要实事求是,不实事求是就是不讲道理,不实事求是就是不讲道理的具体表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