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要资讯】“全寿命周期运营管理”成PPP项目金标准

 跳墙佛 2019-09-12

9月7日,由中国投资协会主办、隧道股份城建投资承办的“2019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年会”在上海召开,包括中国投资协会、中央财经大学以及隧道股份等来自全国PPP领域的“政、产、学、研”300余名业内专家参加会议,共同围绕PPP市场高质量合规性发展、PPP项目全寿命周期运营等热点话题,发表前沿观点,展开高峰对话,协力创建更加规范的PPP投资环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投资协会会长杨庆蔚,隧道股份党委副书记、总裁周文波,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体制政策室主任吴亚平,中央财经大学中国PPP治理研究院院长曹富国,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李开孟,龙元建设集团副总裁颜立群等“政、产、学、研”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出席会议。

1
PPP年会
政企“联姻平台”

自2016年,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协会与隧道股份城建投资合作设立“中国投资协会大中型企业投资专业委员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以来,隧道股份城建投资已连续4年承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年会”,总计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及业内从业人士合计2000余人次参加大会。

4年来,PPP中心就像是一家“婚姻中介所”,为原本不相识的政府和社会资本两方牵线搭桥,一方面让政府找到最合适PPP项目合作方,另一方面也让社会资本找到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渠道,推进更多高质量PPP项目的成功落地。同时,PPP中心也是一场“圆桌会”,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用领域的沟通披平台,持续开展有关PPP政策、理论、市场及案例的多方研讨,协力推动PPP市场走向成熟。

在本届年会上,中国投资协会会长杨庆蔚指出,自首届年会成功举办以来,PPP年会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及企业的高度认可,已在投资领域形成每年一届的常态化盛会,成为PPP领域的信息发布平台、政企对话平台、理论研讨平台、项目对接平台和业务撮合的“综合”平台,致力于为PPP实践提供解决思路,促进PPP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

在2019年的PPP年会上,来自政产学研用的多方专家和从业人员,围绕“立足规范、创新践约——共谋PPP高质量发展”,就围绕“PPP项目的融资与REITs”、“PPP项目绩效评价与履约管理”、“PPP项目投资决策及投后管理”等前沿话题展开了研讨。期间,基于国家对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的具体要求,“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成为热议的话题。

隧道股份党委副书记、总裁周文波

年会上,隧道股份党委副书记、总裁周文波指出,在把握规范的基础之上,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眼光来看PPP。参与PPP项目需要做好持久的准备、长期的打算。一方面需要社会资本有一定的资源储备,另一方面也需要项目实施者有立足未来的战略眼光。同时,也要注重投后管理,实现价值创造。PPP项目投后管理是实现社会价值创造的主要路径,但PPP市场普遍对投后管理的重视还不够。作为社会投资人,面临大量PPP项目进入投后管理阶段,市场需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2
PPP 全寿命周期
明年起服务长三角区域

去年以来,随着PPP市场经历了前期爆发式增长和中后期全面清理整顿后,“创新践约”成为了践行PPP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规范理念。PPP参与各方不仅仅关注项目建设的前期,更关注项目建成后的“履约期”——即投入运营后的运营周期。在履约期内如何更好地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明确要求PPP项目绩效考核要以“全寿命周期”为评价基准,高效、优质的项目运营服务能力已经成为了考量PPP市场服务机构实力的最主要维度。

新政的落地、市场的变化,也深刻影响到在国内金融、建筑领域均拥有“龙头地位”的上海企业。在上海企业、上海资本“走出去”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如何更好地做好被投项目“全寿命周期运营管理”,成为了最为关注的焦点。

实际上,早在新政推出之前,拥有“投资、设计、建造、运营”全产业链的隧道股份,早已跨前一步开启了对PPP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运营管理”。

“在浙江杭州、余姚,隧道股份早在2015年就已经启动了对PPP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运营管理探索,并在去年10月完成了全国第一条采用全寿命周期运营管理模式打造的PPP隧道工程——杭州文一路隧道。”隧道股份城建投资总经理杨武厂介绍,文一路隧道在规划期就从其未来至少20年、甚至100年更长的设计寿命周期中考虑如何最大化其使用效率、提升通行效能,通过在投建进程中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植入,彻底让设施向窒息式的大中修“说再见”,让隧道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永葆青春。

隧道股份城建投资建设的浙江交通枢纽——杭州铁路南站

而现在,同样由隧道股份城建投资建设的另一座更大规模的浙江交通枢纽——杭州铁路南站,即将于今年年底投入运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隧道股份将“建运合一”理念融入其中,在项目规划建设期提前考虑后期运营需求,在充分考虑周边商业业态及市民出行便利性的基础上,对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进行了统一的优化,有效的避免了同类项目中存在的建运脱节现象,确保了南站开通的同时,便能为旅客提供集“吃、住、行、旅”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3
市民满意
PPP项目“评价准绳”

随着PPP项目绩效考核基准的变化,项目考核的“主体”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全寿命周期运营管理,更多地是考量基础设施在运营期的运作效能。因此,对绩效做出评价的主体也就必须有所改变,如果说在建设期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那么在运营期更多地将是普通的市民百姓。”杨武厂表示,这也就要求PPP项目投资方在项目整个建设、运营周期内,更多地把“市民满意”纳入考虑。

隧道股份城建投资打造的浙江余姚市公共文化中心

余姚市公共文化中心是余姚市有史以来投资额度最高、建筑体量最大的文化类公建项目,项目总投资7.43亿元,隧道股份城建投资将为余姚市民打造包含公共图书馆、公共活动中心、文化馆、文化配套等在内的各类文化设施。

如何在项目建成后,让这个项目真正成为市民文化活动的地标与中心?

隧道股份城建投资以“写意余姚,柔美干阑”为理念,提炼古代河姆渡干阑建筑、余姚山水等文化元素,通过现代手段的演绎,创造让人过目不忘的建筑群落。建成后的余姚文化中心将涵盖:剧院、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活动中心、文化配套等五大功能区域,通过主题展览、音乐教育、艺术交流、市民参观等多样活动,成为余姚市普及和整合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基地,同时为市民休闲购物、参观学习提供崭新的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