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平仄受邀参加意大利米兰国际家具展 2015年4月,刚刚成立一年多的新中式家居品牌“平仄”受邀参加米兰国际家具展,并入驻主场馆,这对于中国设计来说,还是第一次。 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平仄,兼收并蓄西方家居的自由和舒适,以风格独特的当代中国榫卯家具,受到中西方设计界的共同关注。 2018年,连续多年斩获国内外各项设计大奖的平仄首次登陆拍场,“景泰蓝提盒”“圈椅”亮相佳士得中国2018秋季拍卖,并以不俗的成绩落槌成交。 “景泰蓝提盒”“圈椅”亮相佳士得中国2018秋季拍卖 2019年9月,平仄再次携另外一组标志性作品“斗拱三色桌椅”,亮相佳士得2019秋季拍卖,进一步推广中国榫卯家具。 “希望榫卯能够自由生长,无拘无束。”这是创始人傅军民的初心,也是他对中国原创设计的期望。 一切从斗拱开始说起
1989年夏天,刚满18岁的傅军民随哥哥离开家乡东阳,到了北京,正式成为一名“北漂”。 前几年,和大多数东阳老乡一样,兄弟俩以天生的巧手和技艺,做着古建筑模型的搭建工作。虽然是日复一日地做着斗拱、横梁等建筑构件,但是时间久了以后,手里做出来的每个斗拱仿佛都化为身体的一部分记忆,潜移默化,亲切又熟悉。 榫卯是一种比用绳索扎缚更加直接,也更加高级的嵌接技术,早在公元前5000 年(河姆渡文化)就已经出现,至今已有六七千年了。 带着这份对榫卯的情结,后来他进入古典家具行业是水到渠成,一路做得风生水起也是顺理成章。 再到2014年创办新中式设计品牌“平仄”,心中那份对榫卯的热爱从未消失过。而斗拱,更是作为榫卯的灵魂,常常出现在傅军民的设计元素中。 斗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构件,某种程度上也可称得上是中国古代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象征。斗栱就是靠榫卯结构,将一组小木构件相互叠压组合而成的一类构件,用于柱顶、额枋、屋檐及构架间,起承重连接作用。 中国古代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象征:斗拱 1937 年,当中国现代研究传统建筑的先驱梁思成教授,经过长途跋涉,几经艰辛,在山西五台山找到一座造型简练古朴的庙宇时,这座兴建于唐代大中十一年(857 年)的佛光寺已经在山野丛林中静候了一千多年,梁柱间的斗拱结构还像当初一样互相紧扣,不离不弃。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前檐下的斗栱 五台山佛光寺结构图 相传创于北魏孝文帝时代(471-499年)。唐会昌五年(845 年)“ 灭法” 时受到破坏,唐大中年间“复法”陆续重建,现存最古老建筑是唐大中十一年(857 年)建造的大殿。 难怪傅军民说,这辈子最过瘾的事就是干上家具这个行当。这其中最迷人的部分,当是那些千万次和榫卯纠缠互解的时光吧。 将榫卯“玩”到极致
榫卯家具足足做了三十年之后,傅军民不自觉地开始思考,不管传统还是创新,所有家具的结构都应是服务于家具的造型来做的。那么反过来思考,若以结构作为一个主题,用古建的语言去做一个家具的造型设计,并且符合当代人的舒适感和设计语言。 “那么,到底是不是可以从榫卯的意义上,去做一把我心中最能够代表中国榫卯精神的椅子?”他反复地问自己。 想法一旦生根,就不得不面对它。他开始将榫卯椅的设计落地,一稿一稿地打样,前后几年总共打样了十几次,拍照存档的就有六次。 平仄|榫卯扶手椅(节选部分打样过程),从设计原版到最终定版,历经近n次打样。
后来,打样调整了十几次之后,他将榫卯元素从结构功能中抽离出来,将榫卯外露,露出的榫头以白色处理,用来点亮整件家具。设计以尽量简洁的线条,诠释了榫卯的核心精神,并在椅面施以皮革,解决舒适度的问题。 平仄|榫卯扶手椅 成品场景图 平仄|榫卯扶手椅 佳士得上海 2019秋季拍品 设计者:傅军民 创作时间:2018年 材质:紫光檀、花梨木、皮革 辅料:天然树漆 尺⼨寸:585*575*760mm ⼯艺:榫卯结构,中国传统手⼯艺制作 环保:纯天然原料制作,红木表面采用蜂蜡烫蜡处理 “椅身用的是紫光檀木,唯独靠背的木材选用了精心打磨的珍贵花梨木。两根靠背也是反复试了很多次,一根单薄了些,三根又满了点,最后用了两根。”看起来简单利落的一张椅子,聊起诞生过程,傅军民有说不完的故事。 花梨木恬淡安静的黄,映衬着紫光檀低调高雅的黑色,加以白色大漆榫头的明亮,整张椅子落落大方,简洁有力。可以说,在结构、色彩、造型、功能上实现了设计者的梦想。 同样来自榫卯精神的还有同系列的斗拱茶桌: 平仄|斗拱三色桌椅 佳士得上海2019秋季拍品 平仄|斗拱三色茶桌 佳士得上海 2019秋季拍品 设计者:傅军民 创作时间:2018年 材质:紫光檀(东⾮黑黄檀)、花梨 辅料:天然树漆 尺⼨:1940*915*750mm 工艺:榫卯结构,中国传统⼿⼯艺制作 环保:纯天然原料制作,红木表⾯采用蜂蜡烫蜡处理 傅军民将传统建筑中的造型文化融⼊茶桌设计,以斗拱作为文化符号,腿⾜与牙板外形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传统古建中的⽃拱造型,将一腿三牙与古建中的斗拱元素相融合,成为此桌的点睛之笔。 “全面屏”式桌面,简约时尚 桌⾯完全跳脱出传统的边框攒芯板结构束缚,化繁为简,设计更为⼤胆,将榫卯结构内藏于桌⾯下部。牙板和牙头(白色部分)在紫光檀木胎上髹涂数十道大漆,成为亮点。 而桌子的面方因榫卯暗藏,桌面得以完全延伸至边界,光亮如镜,形成“全面屏”的效果,视觉上更加时尚简约。 中国榫卯,真正被世界看见道阻且长 金秋亮相佳士得上海的这组榫卯桌椅,是五年来平仄向中国榫卯致敬的代表作品。即将于9月14日-15日在北京预展、9月18-20日在上海预展。 三十年与榫卯相知相交的过程中,傅军民早已将榫卯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也愿意继续将中国榫卯家具“玩”到极致,并且持续努力向更广阔的舞台推广。 从米兰到佳士得,他一路在用国际化语言去诠释传统工艺。 “天然的东西、东方的东西,感染力是不一样的,中国人懂,外国人也能懂。希望西方也能看到、感受到中国传统手工艺原来有这么多美的东西。如果可能,我希望有一天能把平仄开到纽约,工厂开到米兰,让中国榫卯有一天也能在纽约、米兰自由生长,无拘无束。”聊起当代设计的未来,明知道阻且长,但傅军民眼神里的光芒灼灼。 这希望之光,多好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