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行草书的人 大都学过《书谱》 丰富的笔法、规范的结体 直追魏晋的气息 征服了许多人 《书谱》有巨大的文字量 也是中国书法史上 较早的草书墨迹著作 无论是文字内容 还是书写技巧 它都是绕不过的经典 从某方面说 它是管窥笔法的金矿 是学习二王书法的敲门砖 魏金明 以《书谱》为取法对象 在十二届国展中 取得了佳绩 学《书谱》的人何其多 把它临摹得几如复印的也不在少数 为什么独独魏金明得到了评委的认可? 因为 同样学《书谱》 同样临摹得很像 创作得很象 但魏金明却绕开了大部分人 …… 别人以《书谱》风格创作时 都基本是《书谱》原大书写 这是展览投稿的主流 也有尝试放大并取得成功的 魏金明 却把它缩小 让它更文雅,更有趣 …… 魏金明 1984年生于河北易县,号明德斋主人,现为河北省书协会员,保定市书协会员。 作品获奖入展情况: “走向辉煌”第十九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获优秀奖(最高奖) 保定市第三届青年书法展获优秀奖(最高奖) 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 河北省第二届群众书法大展入展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河北省书法大展入展 “西岸杯”天津市首届楹联书法展入展 “相公墨”全国孔子学堂《论语》书法展入展 “陆羽杯”首届全国茶文化书法大赛入展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北省优秀中青年书法作品展入展 魏金明|国展创作感言 9月2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公布了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名单,我有幸忝列其中,看到名单的那一刻心情是无比的激动和惊喜,因为深知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入展的难度;同时也是备感欣慰,毕竟学习书法这么多年,虽是业余,但也付出了诸多艰辛,这样的结果无疑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近年来对于书法的学习,处在一个迷茫的时期,涉猎广泛而用功尤勤,但是总觉得没有进步,究其原因是一直闭门造车,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时,逐渐的强迫自己走出去,与周边的老师、朋友进行交流、学习,许多老师的指导使我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 国展征稿启事公布以来,我也积极进行了准备,首先是选定书写内容,这次国展提倡自作诗文,我写我心,这正契合了我的初心。近年来我对一些史籍的研究颇多,特别是对司马迁《史记》情有独钟,我在读《史记》的过程中,每有感悟便进行记录,或摘抄经典原文,或撰写评论感悟,用半文言写成,至今有五万余字。创作前,我从中遴选了三篇读后感作为书写内容。同时加大了临帖的时间投入,并前往武汉参加了樊利杰老师的“五一”集训班,樊老师针对我的学习情况,对我的作品提出了修改建议和方向,对这次能成功入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武汉与樊利杰老师合影 这次的入展是自己的努力、名师的指导和幸运之神眷顾的结果,对我的学习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我将以此为起点,加倍努力,用书法撰写人生,足吾所好玩而老焉。 创作前的设计小样 十二届国展入展作品 作品名称:自撰史记读后感三篇 晏子者,世人多美其使楚之機變。太史公文筆絕妙,借越石父、御之妻之事獨贊其高尚人格,居髙位而崇德禮賢、「常以自下」,處尊優而「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垂名青史者,或獨具高才,成不世之功,或智慮深遠,傳不朽之作,史記所贊者多矣,然能令太史公忻慕而執鞭者,其唯晏子乎。吾嘗讀晏子春秋,多載其直言勸諫之事,「力行」之謂也。其修身可謂「厚德」者也,其治國可謂「竭智盡忠」者也。方今盛世,吾輩當思修身以報國,追慕晏子,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意氣揚揚,甚自得也」足可深戒哉! 自撰史記讀後感三篇,己亥之夏金明並書. 钤印:足吾所好翫而老焉、易水秋風、魏金明、明德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