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在《黄帝内经》有论述:“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论述足三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四总穴歌如是论述:“头项寻列缺,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面口合谷收。”胃肠系统疾病都可取足三里穴;《席弘赋》云“虚喘须寻三里中。”足三里具有大补之效。 古人把三里灸又称为长寿之灸,是成年人保健灸的要穴。由于施灸方法不同,又分为足三里温和灸和足三里瘢痕灸。 足三里温和灸:将艾卷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穴熏烤,艾卷距穴位约3厘米,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施灸1次,每月灸10次。 足三里瘢痕灸:是用麦粒大的艾炷直接放在足三里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化脓现象,并结为瘢痕,以此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中国还有句俗语:“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对亚健康人群而言,足三里是一个非常好的医疗和保健穴位。现代医学对足三里穴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艾灸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并可调节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调节铜锌失调等。 著名针灸家,谢锡亮主任医师 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专家讲师团教授、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顾问、中国澄江针灸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特别推崇足三里瘢痕灸,并亲身示范,一直坚持,身体健康,直到93岁高龄去世。 另外要说明的是,《类经图翼》说:“小儿忌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疾。”原因何在?主要是因为足三里有引气下行的作用。处于生长期的孩子乃纯阳之体,生发之气旺盛,长灸足三里使气下泄,可导致生长迟缓、气血不和、反而日易生病,因此孩子不宜常灸足三里。 |
|
来自: 昵称44384288 > 《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