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刘景纯教授团队前往甘肃省进行水资源利用方式考察

 西域研究 2019-09-13

作者:常宏宇 冯晓多    时间:2019-09-09 08:50

水资源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历史时期西北地区人民在水资源利用时的一些经验与智慧对于当前发展该区经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9年8月13日至23日,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刘景纯教授团队一行七人(刘景纯教授,博士生冯晓多、魏慧芳,硕士生戚力丹、刘亚辉、常宏宇、于晨磊)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368-2010)”(项目号17JJD770011)的资助下,对甘肃省兰州市、武威市、民勤县、景泰县、张掖市、高台县、嘉峪关市、敦煌市等地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得到当地有关部门及当地群众的热情帮助,考察团获取了第一手的资料,取得了一些直观认识。

8月13日下午,考察团前往甘肃省档案馆查阅相关资料,主要是对甘肃省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检索,发现大量关于水渠、分水、水权纷争及工农业用水等方面的资料。

8月13日晚间,考察团在兰州市水车博览园考察水车概况。水车博览园位于黄河岸边,有现代大型仿古水车。考察团一行人沿黄河岸边步行数里,对黄河兰州段的水文状况有了一些的直观认识。

随后便在各市县展开考察,在考察的过程中注意到甘肃省各地区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性,而且各有特色。

考察团在兰州市黄河边合影留念

8月15日,考察团乘车前往武威市民勤县东湖镇实地调研,中途经过石羊河下游的红崖山水库,该水库是支撑民勤绿洲发展的重要保障。随后又到达河西地区重要的瓜果种植基地收成乡实地考察。

红崖山水库灌溉工程

8月15日下午,到达民勤县东湖镇洪圣村,并在4组进户入地,对该村住户马维东等当地居民农业生产及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解。之后,又前往位于民勤县最北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交界处的青土湖考察,了解民勤绿洲的生态情况。

青土湖“归来”

8月16日由武威市前往景泰县考察永泰龟城的建筑形式及其用水状况,途中对砂田进行了近距离观察。砂田,又称“石头地”。在明代文献中,便已经在甘肃部分地区出现。现在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在景泰、靖远等地区比较常见。

考察团调查古城生活用水问题

8月18日上午,在高台县水务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新坝镇小坝村塘坝、涝池及摆浪河水库等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团在新坝镇水管所调研

8月18日晚间,考察团前往高台县黑河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考察,实地了解黑河高台段的水资源利用情况。

8月19日下午,抵达嘉峪关市,随后考察了明长城第一墩遗址及嘉峪关关城遗址,了解古遗址与历史时期水资源利用的情况。讨赖河发源于祁连山,但经过长时间的冲蚀,在此处形成一个两岸垂直陡峭的高达数十米的河岸悬崖。第一墩在此处选址是典型的军事防御与河谷地貌结合的例证。

明长城第一墩(左侧为讨赖河)

8月20—22日,在敦煌市进行考察。期间考察了敦煌党河水利公园、党河水利灌区、月牙泉等敦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景观,纠正了一些过去对敦煌地区水资源利用的错误认识。

此次刘景纯教授团队历时10天,经过9个市县级行政区,行程3000多公里,在甘肃省内选取了一些典型的水资源利用方式进行实地考察,收获颇丰。加深了对甘肃省水资源利用情况的直观印象,也解决了一些在日常研读资料中遇到的困惑,为研究团队下一步在西北地区展开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