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遇MET】常见作用于MET靶点的NSCLC治疗药物汇总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9-13

在之前的内容中,小编已经为大家汇总了肺癌常见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其中包括“ALK”“ROS1”,本期让我们共同走进【相遇MET】,看看常见作用于MET靶点的NSCLC治疗药物有哪些。

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融合之后,MET基因激活突变和扩增被认为是肺癌领域又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它与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已成为靶向治疗领域研究的一大亮点。

目前,主要靶向治疗药物可分为小分子抑制剂、抗HGF单克隆抗体以及抗c-MET单克隆抗体3类。

小分子抑制剂

01
克唑替尼

克唑替尼是一种强效、口服ATP竞争性小分子MET激酶抑制剂,可以作为MET依赖的实体瘤治疗靶向药物。

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报道了克唑替尼在晚期c-MET扩增的NSCL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采用FISH检测c-MET扩增状态,入组患者按MET/GEP7(7号染色体着丝粒)比率分为三组:1.8-2.2(低,n=1),2.2-5(中,n=6)和>5(高,n=6)接受克唑替尼 250 mg bid治疗后,结果显示,在可评估的12例患者中,4例患者疗效评价为PR(33%)。其中,中扩增1例(20%),高扩增3例(5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35周,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15.7周,不良事件亦在可接受范围。该结果支持对c-MET扩增NSCLC进行克唑替尼治疗的深入研究。

2017年,JCO上报道了1例M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接受克唑替尼后的疗效评价。研究者通过二代测序发现了之前没有报道过的HLA⁃DRB1⁃MET的融合,接受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克唑替尼治疗。结果显示,该患者对克唑替尼表现出显著的反应。

患者接受克唑替尼治疗后,病灶及转移灶均完全缓解,且持续缓解超过3个月

同年,Cho等发表的一篇病例报告显示,MET融合阳性肺腺癌患者通过测序发现了KIF5B-MET融合基因。同样,该患者对MET抑制剂克唑替尼的治疗表现出明显和持续的抗肿瘤反应。

2018年,《J Thorac Oncol》上发表了第1例肺腺癌患者由于EGFR-TKI 耐药导致的MET⁃UBE2H融合。其在使用克唑替尼后表现出显著和持久的抗肿瘤反应,并获得持续的部分缓解。该融合基因被认为是一种对 EGFR⁃TKI 的新型耐药基因重排。

此外,当发生MET第14外显子跳跃突变时,可引起MET蛋白质降解降低,使MET处于持续激活状态,必须针对突变治疗才能改善生存。因此,从2014年7月TCGA发现肺腺癌MET第14外显子跳跃突变到现在,关于MET第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探索从未停止。其中就包括比较著名的PROFILE 1001研究。

2016年ASCO上报道了PROFILE 1001 的I期临床研究,评价了克唑替尼对 NSCLC伴MET 14外显子突变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克唑替尼对 MET 14外显子突变患者有效,AE与既往报道一致。

2018年WCLC会议上,报告了PROFILE 1001研究的更新数据。结果显示,患者的ORR为32%(95% Cl:21,45),mDOR为9.1个月(95%Cl:6.4,12.7),mPFS为7.3个月(95%Cl:5.4,9.1)。克唑替尼可使MET 14外显子突变患者的客观应答快速而持久。

克唑替尼治疗MET 14外显子突变患者ORR为32%

02

Tepotinib

Tepotinib是一种高选择性的MET抑制剂,它可以竞争性结合MET受体的膜内区域,抑制其磷酸化从而抑制其下游通路的激活。

2018年ESMO年会报道了tepotinib联合吉非替尼治疗MET阳性,EGFR靶向治疗耐药的亚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I期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显示,tepotinib联合吉非替尼组的中位PFS是化疗组的5倍多(PFS:21.2个月 vs 4.2个月)。MET蛋白过表达的患者中,tepotinib联合吉非替尼组的中位PFS显著高于化疗组(PFS:8.3个月vs 4.4个月)。tepotinib联合吉非替尼治疗MET扩增和MET蛋白过表达患者的ORR同样显著高于化疗组。

研究结果

2019ASCO年会上还报道了tepotinib用于MET14外显子突变NSCLC的Ⅱ期研究(VISION研究)。结果显示,tepotinib对于MET14外显子突变(经LBx或TBx检测)的NSCLC患者,无论治疗线数如何,均具有显著疗效和较长的DOR。

有效性研究结果

除了克唑替尼,tepotinib以外,c-MET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还有tivantinib,foretinib等。

在一项Ⅰ期临床试验中,tivantinib联合厄洛替尼可以使部分NSCLC患者疾病稳定时间延长,且耐受性良好,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恶心、呕吐、腹泻;foretinib是一种非选择性抑制剂,可作用于 c-Met、VEGFR、RON、AXL、PDGFR-β、KIT、FLT3、TIE-2 等,其联合厄洛替尼治疗进展或转移期的 NSCLC 患者的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

03

抗HGF单克隆抗体

Rilotumumab是一种完全人源化的抗HGF IgG2 的单克隆抗体。目前,rilotumumab联合厄洛替尼治疗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及NSCLC等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当中。

Ficlatuzumab是一种人源化抗HGF IgG1的单克隆抗体。Ⅱ期临床试验,纳入未经EGFR-TKI治疗的期NSCLC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吉非替尼联合ficlatuzumab组和吉非替尼组。结果显示,两组的总体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3%、40%,中位PFS分别为5.6个月、4.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非替尼联合ficlatuzumab组对c-MET表达的患者有效率较高,特别是对同时存在EGFR突变和c-MET达的患者,其 PFS获益较大。

04

抗 c-MET单克隆抗体

Onartuzumab是一种人源化抗c-MET单克隆抗体。有结果表明,MET高表达的肺癌患者接受onartuzumab联合厄洛替尼治疗后,OS为12.6个月,PFS为2.9个月。

目前,c-MET已成为NSCLC及其他多种肿瘤靶向治疗领域研究的一大亮点,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浸润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并多提示预后不良。因此,c-MET相关的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徐晓燕,等.作用于Met靶点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4):562-566.

2.Efficacy and safety of crizo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MET-amplifi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SCO2014.

3.林蔚晴,等.小概率大意义:MET 融合基因融合谱的故事. 循证医学.2018;18(4):212-213.

4.A. Drilon, J. Clark, J. Weiss, et al. Updated antitumor actitumor activity of crizotinib in patients with MET exon 14-altered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2018.

5.https://oncologypro./Meeting-Resources/ESMO-2018-Congress/Phase-2-study-of-tepotinib-gefitinib-TEP-GEF-in-MET-positive-MET-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mutant-MT-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

6.https://mp.weixin.qq.com/s/gYmUP8AqErorKbVVn96eww

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