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去济宁汶上县了,问同学汶上县怎么样,他说我去了要当和尚……

 一个大风子 2019-09-13

出差进入汶上县,看到这个名字,瞬间想起了大学室友是汶上县的。于是寒暄一顿。

他也操着一口标准汶上方言和我介绍了起来。说他们是历史上的“中都”,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县城的太子灵踪塔始建于宋代,气势雄伟。1994年3月,在塔内发现了141件佛教圣物。文庙建筑群始建于唐代.总体是一个还不错的地方,喜欢可以去看看。

要去济宁汶上县了,问同学汶上县怎么样,他说我去了要当和尚……

要去济宁汶上县了,问同学汶上县怎么样,他说我去了要当和尚……

要去济宁汶上县了,问同学汶上县怎么样,他说我去了要当和尚……

让他这么一说,对汶上县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是“中都”。

汶上县在古代曾经称“中都”,如今“中都”几乎和汶上齐名。现在大街上到处以中都命名,中都大街、中都文苑、中都广场、中都苑、中都宾馆、中都特曲等等。那么,谁给汶上启名叫中都?中都的来历又是什么呢?

原来,春秋时期称“中都”。战国时,齐置平陆邑。秦统一中国,隶属兖州东平国。此为汶上建县之始。金代,取”汶水在上(北)”之意,更名汶上县,此为“汶上”专用地名之始,沿用至今。可见汶上曾在春秋和唐朝称中都。

同学说的太子灵踪塔,是汶上砖塔,始建于宋,塔为青砖砌垒,八角十三层楼阁式建筑,第三层飞檐下饰以砖制莲花图案。底层东、西、南、各设一圈门佛龛,原有佛像。北面圈门通塔内,有螺旋式台阶达于塔顶。塔刹呈葫芦状,覆以黄色玻璃瓦,金光耀目,当地人俗称“黄金塔”。尤其是1994年塔宫出了佛牙、舍利等141件至高无上的佛教圣物,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引起了文物界和佛教界的高度重视。塔宫出土的石匣铭文明确记载了佛牙的来历和此塔的真实名称。该塔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要去济宁汶上县了,问同学汶上县怎么样,他说我去了要当和尚……

要去济宁汶上县了,问同学汶上县怎么样,他说我去了要当和尚……

要去济宁汶上县了,问同学汶上县怎么样,他说我去了要当和尚……

走到现代,汶上县发展得并不是多么好,2018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2亿元,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山东省处于中等稍微偏下,和青烟威沿海地区和潍坊等地有一定差距。汶上县是农业人口占据绝大比重,农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也占有较大比重。汶上县八九十年代曾经大规模棉花,一度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棉花产销基地,不过近年来随着农业多元化发展棉花的种植面积已经很少。因为种棉花,汶上县本地区的服装厂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从业人员近十万人,年产各类服装4亿件,休闲服装产量位居全省第一,拥有如意、晨姿、等自主品牌120余个,是优衣库、阿玛尼、耐克、阿迪达斯等80多个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的重要加工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