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阅读】唐代敬括《八卦赋》赏析

 述而不作一 2019-09-13

1、敬括《八卦赋》的原文

太古之气,是生两仪;
浩然莫测,渊乎勿为。
虽混沌之已判,尚冥蒙而未知。
既不辨其两偶,孰能察其三奇?
爰有皇圣,其惟伏羲。

索四营之妙理,究三才之大纲。
乃画八卦,以穷万象。
神可以测来,智可以藏往。
辨庶品于奇功,握群形于指掌;
使六位之恒存,乃百王之是仰。

故乾以至健,坤以利贞。
含千变之象,类万物之情。
起潜龙以设位,立牝马而开名;
为大易之门户,极天下之至精。

离以象日,巽以为风。
既明照于天下,复扇动于虚空。
凡有象而皆见,无幽而不通;
诚自然之妙理,亦变化之神功。

尔其震位生木,坎方生水:
擢修木于千寻,汨长波于万里。
和众籁而成响,写群峰而倒峙;
则有兑取于金,艮乃为止。

既兼山而立卦,亦丽泽而成轨;
表三索于永终,瞻万物于资始。
莫究其探赜之妙,虚测其精微之理;
物欲象而斯来,穷则变而无已。

信可决疑辨误、训人轨物;
必定志以先占,乃端蓍而后揲。
以通其变,使人不倦;
贤哲好之以洗心,愚夫睹之以革面。

则知卦之为道,其亦至微;
妙不可测,理不可违。
既设爻以尽数,亦观象而知几。
天地由其开辟,阴阳由其发挥;
总百虑而一致,混殊途而同归。

2、敬括其人的文化思想

敬括(?-771),唐代文化名流大儒,与杜甫同时代(杜甫于770年去世)。
其生于“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文明的摇篮”的河东地区(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身感体受着丰厚的民族文化滋养,少年时其文词就称誉乡里。而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更推动着其对诗文的学习研究。

敬括高中进士后,官职从右拾遗、内供奉、殿中侍御史,累迁至给事中、兵部侍郎、大理卿、同州刺史、御史大夫,可谓官场平稳迭升。其性格厚重、志尚简淡,在职不务求名,因循而已。尤其可贵的是,能“迟重推诚于下,未尝以私害公”,可谓清官。

唐代是一个气势恢弘的时代,辽阔的疆域、繁荣丰富的都市生活、清明的政治及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造就了唐代士人开阔的胸怀、进取的精神丰厚的学养与敏锐的思想。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盛唐转衰之际,饱读诗书的敬括,是那个时代文化软实力的代表之一。

敬括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有律诗1首、赋文14篇、文章7篇。其思想总在阐述孔门义理,明朗正大,给人以“正心诚意”的正能量。如《省试七月流火》:“前庭一叶下,言念忽悲秋。变节金初至,分寒火正流。气含凉夜早,光拂夏云收。助月微明散,沿河丽景浮。礼标时令爽,诗兴国风幽。自此观邦正,深知王业休。”此诗从夏秋变化的描写,归结于“观风俗、美教化”的顺天休命观念,体现了其博通达观的大儒之思。
3律赋文体的妙笔生
《八卦赋》全文共380个汉字,70个标点符号,合计450字符。

唐代文人创作了一种“律赋”文体,其音韵谐和,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严格规定。“律”是格律,指作赋必须遵守的对仗、声韵的限制。一般为四言两句八字,即限八韵。

此篇即以律赋创作,以八个韵脚分为八段,描述其对八卦的体悟。

3.1八卦源起的悠远畅想
“太古之气,是生两仪;
浩然莫测,渊乎勿为。
虽混沌之已判,尚冥蒙而未知。
既不辨其两偶,孰能察其三奇?
爰有皇圣,其惟伏羲。”

此段韵为“支”。以天象的幽眇混沌,表述古代先民的世界观。进而推崇文明的启蒙,渲染着“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3.2八卦妙用的万物类象
“索四营之妙理,究三才之大纲。
乃画八卦,以穷万象。
神可以测来,智可以藏往。
辨庶品于奇功,握群形于指掌;
使六位之恒存,乃百王之是仰。”

此段为第二韵“微”。全面总结了八卦的生成创立与象征体系的建立。

“四营”指占筮过程的四个步骤:分二、挂一、揲四、归奇。
(1)第一营:分而为二以象两。手握四十九根蓍草,心想占问的事,把四十九根蓍草随机分成左右两部分而放在案前的左右两边,这叫“分而为二以象两”。两就是两仪、天地,这象征“太极生两仪”,从此分阴阳造化天地。这一步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最关键,颇有“鬼谋”之称,要求意念专注而不可杂念丛生,天人信息一沟通,就有希望从随机中见到必然了。

(2)第二营:挂一以象三。从左边那簇中取出一根蓍草,夹在左手的四五指之间,这叫“挂一以象三”。“三”为三才,即天地人三才,这象征继天地之后产生了人。

(3)第三营: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揲,这里是数的意思。将左右两簇蓍草分别以四根为一组来数。这叫“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即象征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

(4)第四营:“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奇”者,指零散的蓍草。扐指手指间。“五岁再闰”,按古代历法,五年之中要有两个闰月。“再扐”,指把得出的两个余数,合到一起。“而后挂”,指这一易宣告完毕,准备进行下一易。“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整个意思是指两只手各拿一部分蓍草,经过四个四个地数,都必有一个余数,这个余数象征闰月,两个余数象征五年中的两个闰月,左右两簇的零散之蓍草加在一起,不是四个,就是八个,统统夹在左手的三四指之间。

通过以上四营,即完成了一次推演变化的过程。

3.3乾坤大易的元首启示
“故乾以至健,坤以利贞。
含千变之象,类万物之情。
起潜龙以设位,立牝马而开名;
为大易之门户,极天下之至精。”

此段为第三韵“真”。描写乾坤两卦的元首作用。

3.4离巽象征的文化启迪
“离以象日,巽以为风。
既明照于天下,复扇动于虚空。
凡有象而皆见,无幽而不通;
诚自然之妙理,亦变化之神功。”

此段为第四韵“东”。描写离巽两卦的文化功能。

3.5震坎兑艮的情趣启发
“尔其震位生木,坎方生水:
擢修木于千寻,汨长波于万里。
和众籁而成响,写群峰而倒峙;
则有兑取于金,艮乃为止。”

此段为第五韵“支”。描写震坎兑艮四卦的象意。

3.6探赜索隐的变易旨归
“既兼山而立卦,亦丽泽而成轨;
表三索于永终,瞻万物于资始。
莫究其探赜之妙,虚测其精微之理;
物欲象而斯来,穷则变而无已。”

此段为第六韵“齐”。综述八卦的内涵外延与穷通变化的哲理。

3.7信任体用的大同指向
“信可决疑辨误、训人轨物;
必定志以先占,乃端蓍而后揲。
以通其变,使人不倦;
贤哲好之以洗心,愚夫睹之以革面。”

此段为第七韵“咸”。指出体用不二的易学“上医”之道,须“信”、“定”而通之。

3.8殊途同归的高调总结
“则知卦之为道,其亦至微;
妙不可测,理不可违。
既设爻以尽数,亦观象而知几。
天地由其开辟,阴阳由其发挥;
总百虑而一致,混殊途而同归。”

此段为第八韵“微”。指出八卦的爻象义理的玄妙与大象注我的微妙。

4、八卦价值的知情意识

八卦作为中华大地上最耀眼的图腾,竖起了对生于忧患的道德风范的精神支柱,展现了对生生不息的宇宙时空的智慧标识,普遍了对万象归元的系统秩序的推理衍化。八卦是“知情意”与“数象理”的对应统一,曾在刀耕火种的时代给予人类均衡发展的指引,也必在物联网知识经济时代,指导人类在循环经济中完美变身。

【大有附记】
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我们头顶的星空秩序和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勤于利欲,则放肆而日怠。德日新也,万邦惟怀;志自满也,九族乃离。

【大有赞曰】
敬奉神明开慧智,括总文化传象识。
八荒恩深能应候,卦显德高可知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