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历来被人称道?

 伟天英 2019-09-13

范仲淹,北宋一代名臣,少时刻苦求学,立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志向,考中进士后,曾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也做过陕西经略副使,即边关军队的副元帅,兼延安知州。范仲淹镇守边关时,西夏不敢来犯,称他胸中有数万甲兵。这首《渔家傲》就是他在延州时创作的。

为什么这首《渔家傲》历来被人称道呢?



首先,范仲淹创作了《渔家傲》这一谱式,创造了一个新的词牌,全词以仄韵收尾,风格独特。

张志和作《渔歌子》,唐宋词人多有《渔家乐》之作,主要是描写渔人生活的。后有人记载,范仲淹守卫边疆时,做《渔家傲》乐歌数曲,以描述边疆生活之苦。欧阳修曾称之为穷塞主之词,意为,范仲淹居住在苦寒之地,有切身体验,才写出了这样雄浑的边塞词作。原词为: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其次,描绘了塞外荒凉,悲壮的秋景,这图景与内陆景物迥异,与平时景物迥异,是描写塞外的千古壮观之句。

上片,一个“异”字,统领全篇,大雁返回衡阳,毫不留恋,黄昏的塞外,牧马悲鸣,号角呜咽,边声四起。层层山峦环抱的一座小城,城门紧闭,一道烽烟,直上云霄。秋天的傍晚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可此地,却因战事吃紧,城门早早关闭。上片,用一幅萧条的画面,暗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

这首词把杀敌报国的一腔热忱,与无法排遣的思乡之苦巧妙的交织在一起,字里行间渗透着词人的真挚情歌。

一杯浊酒,怎么能派遣不尽的思乡之情呢?可是,有家,却不能回。因为还没有象东汉的窦固,窦宪兄弟两人一样,能击溃敌军,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归无计,含蓄表达了词人不破西夏终不还的英雄气概。然而,时光易逝,将军已两鬓斑白,仍功业未立,双眼噙泪,慨叹不已,久久难以入睡。



结束语:范仲淹以军旅生活入词,大大拓宽了词的领域,突破了词写男女感情的藩篱,开苏轼词作之先风。范仲淹也因《渔家傲》等寥寥几首而饮誉词坛,看来,创作不在多,而在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