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缠中说禅:市场获利机会的绝对分类

 闲山来啦 2019-09-13

说起获利,最一般的想法就是低买高卖就获利,但这是一种很笼统的看法,没什么操作和指导意义。任何市场的获利机会,在本ID理论下,都有一个最明确的分类,用本ID理论的语言来说,只有两种:中枢上移与中枢震荡。
显然,站在走势类型同级别的角度,中枢上移就是意味着该级别的上涨走势,而中枢震荡,有可能是该级别的盘整,或者是该级别上涨中的新中枢形成后的延续过程。任何市场的获利机会,都逃脱不了这两种模式,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本ID理论而知。


在你的操作级别下,中枢上移中,是不存在着任何理论上短差机会的,除非这种上移结束进入新中枢的形成与震荡。而中枢震荡,就是短差的理论天堂。只要在任何的中枢震荡向上的离开段卖点区域走掉,必然有机会在其后的中枢震荡中回补回来,唯一需要一定技术要求的,就是对第三类买点的判断,如果出现第三买点你不回补回来,那么就有可能错过一次新的中枢上移,当然,还有相当的机会,是进入一个更大的中枢震荡,那样,你回补回来的机会还是绝对的。


很多人,经常说自己按本ID的理论做短差买不回来,这没什么奇怪的。如果你连中枢都没分清楚,级别也没搞懂,中枢上移与中枢震荡也分不清楚,第三类买点就更糊涂,那也能短差成功,只能说你刚好运气好,死耗子摔到瞎猫爪子上了,天上哪能天天掉死耗子?


以上,只是在某一级别上的应用。用同一级别的视角去看走势,就如同用一个横切面去考察,而当把不同的级别进行纵向的比较,对走势就有了一个纵向的视野。


一个月线级别的上涨,在年线级别上,可能就是一个中枢震荡中的一个小段。站在年中枢的角度,如果这上涨是从年中枢之下向中枢的回拉,那么,中枢的位置,显然就构成需要消化的阻力;如果是年中枢之上对中枢的离开,那么中枢就有反拉作用。这都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下面谈论的,是如何选择超大的机会。


人生有限,一个年中枢的上移,就构成了人生可能参与的最大投资机会。一个年的中枢震荡,很有可能就要搞100年,如果你刚好落在这样的世界里,简直是灾难。而能遇到一个年中枢的上移机会,那就是最牛的长线投资了。最牛的长线投资,就是把一个年中枢的上移机会给拿住了。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的生命来说,可能最现实的机会,只是一个季线级别的上涨过程,这个过程没结束,没见到那新的年中枢,人已经没了。这个年中枢的上移过程,有时候需要N代人的见证。看看美国股市的图,现在还没看到那新的年中枢,依然在年中枢的上移中,想想美国股市有多少年了?


所以,对于一个最现实的获利来说,一个季度甚至月线的中枢上移,已经是足够好的一生最大的,在单个品种上的长线获利机会。


一个季度中枢的上移,可能就是一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月线上涨,能有如此动力的企业,需要怎么样的素质?即使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单个企业的规模是有其极限的。而一个能获取超级上涨的公司,也不可能突破那个极限。因此,顶已经是现实存在了,根据企业的行业,其相应的极限还有所不同。对于操作来说,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哪些企业能向自己行业的极限冲击。


但针对中国的企业、上市公司,我们还可以给出一个判断,就是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必然有至少一个中国的上市公司会去冲击全球的行业理论极限。这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现实魅力所在。因为,几乎有多少个行业,就至少有多少只真正的牛股。


不过,有些行业,其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可以筛选出去。这种行业的企业,注定了,是没有季线甚至月线以上级别中枢上移的,除非他转型。因此,远离那些注定没有季线甚至月线以上级别中枢上移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企业,最终都是某级别的中枢震荡。这里,就涉及基本面的分析与整个世界经济的综合判断,谁说本ID的理论只管技术的?但任何的基本面,必须在本ID的几何理论的关照下才有意义,在这个视角的关照下,你才知道,究竟这基本面对应的是什么级别、什么类型的获利机会。


找到了行业,就到了具体企业的寻找。对于长线投资来说,最牛的股票与最牛的企业,最终是必然对应的。没有人是神仙,谁都不知道哪个是最后的获胜者。但谁都知道,最终的获胜者最终必然要到,例如10万亿人民币的市值,那么,他的市值必然要经过任何一个低于10万亿人民币的数。


这就足够了,这就马上可以百分百推理出,这个企业,或者是当下的龙头,或者是在今后某一时刻超越当下龙头的企业。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