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谁相遇都没法后悔, 但我尊重故事结尾 文/晏凌羊 1 逗号最近老喜欢问我一个问题:“妈妈,你活到现在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一开始,我想回答:“和你爸爸结婚。” 后来又觉得这样回答不大妥,就回答她:“房价低的时候没有借钱多买几套。” 选择和谁结婚这事儿,能怎么后悔呢?若是不跟他结婚,我就不会生下逗号。但是,生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不会后悔的事啊。 上苍赐我那么一个可人的小人儿,我怎么会后悔生下她?既然不后悔生孩子,那就只能不后悔跟孩子爸爸结婚了。 再者,后悔有什么用?人生只有结果,没有如果。 我刚跟前夫认识的时候,觉得他气质特别青涩、特别干净。那会儿他才毕业两年,谈过几个女友;而我已经参加工作六年(我们同龄),刚结束一段令我身心俱疲的感情。 我们一起去K歌,他在KTV里唱林宥嘉的《说谎》,唱得极认真、极动情,一只手拿着话筒,另一只手握着我,我一下就被打动了。 那时,他没啥钱,但对我特别好,倾尽所有那种。我们提着超市里买来的东西一起搭公交、地铁,塑料袋子提手把他的手勒出一条很深的勒痕,他也不让我帮着提,依然会腾出另一只手来牵我的手。 每次洗澡完,他都会在被水蒸气蒙上一层雾的镜面上写字:我爱你,凌。 他说天天写,但我没注意过,有一次注意到了,我说:你太幼稚了,写这个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直接把我的牙膏挤好实在点。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以后每次我去刷牙,几乎都能看到他帮我挤好牙膏。 那会儿微信还没兴起,他在街头看到个乞丐都会拍下来给我发条彩信:“老婆,这个人好可怜,我捐了五块钱。” 回老家,他用手机拍下邻居小孩吃柠檬的画面发给我:“老婆,小孩子被柠檬酸到的表情有点好玩。” 过几天他去拔智齿,又给我发来一条手托腮的照片彩信:“老婆,我牙疼。” 朋友秒杀了两张一元钱的电影票,送给我们。我们下班后山长水远跑去看,看完了再一起搭地铁回家。 事实上,他也曾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男人,让我觉得我是不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才能遇到那么好一个人。 我至今依然记得,2011年某一天,那会儿已发出去请柬的婚礼还没被长辈取消,某天下班后他坐地铁陪我一起去改婚纱。婚纱不贵,也不漂亮,就三百块,但我也想自己在众目睽睽的婚礼上出场的时候,婚纱能合身。 那地方很远,是一个制衣作坊。去到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我们牵着手沿着那条逼仄而污水横流的路一直走到尽头,才找到一个泛着昏黄灯光的作坊,作坊里全是劣质布料刺鼻的味道。 那会儿我们都没钱,也没有车,但我觉得那个简陋作坊的灯光很暖,街边的小吃很香。 这已经是我现在能回想起来的最为动人的回忆了。 我觉得他的气质开始变浑浊,是他买车且兜里有点小钱以后。 我们开始产生矛盾,我经常问他“你到底什么时候回家”,而他每天都在问自己“老子为什么要回家”。孕期、产后,也是如此。 孕期、产后有段时间,我每天都失眠,每天都顶着黑眼圈去上班。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但又说不上哪儿不踏实。婚姻的天空灰起来的时候,连床都成了你的敌人。我整夜整夜无法入眠,心尖长出废墟和荒凉。 我感觉自己像是上了一趟出租车,车开到半路司机忽然反悔拒载,我被扔在了半道上。身边呼啸而过的,全是满载的各有目的地的车辆。孤独地站在路边,感觉整个城市在我眼前荒凉了起来。 我们的关系走向恶化,当然也有我的原因,说不定在他眼里,我也不是个好鸟,但是,如今再回想起,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婚前我对他了解不够。 这种“了解不够”,让我在日后和他相处的过程中,连他屡次说谎都察觉不了。 六年前的某个晚上,我决定离婚。 听到“另一只靴子”落地的声音时,我没啥屈辱感,只是觉得稍微有点没面子(典型的狮子座啊,面子比天大)。为啥会觉得没面子呢?倒不是觉得离婚丢脸,只是“羞愧自己智商不够高”,到最后才震惊地发现他的另一面,继而发自内心地承认“原来我和他根本不是一类人”。离婚是小事,但智商不够高对我而言可是很丢面子的事啊。 从做出离婚决定到办妥手续,耗时三天。对方当时在外地出差,周末民政局又不上班,只能捱到了周一办手续。拿到离婚证当晚,长达几年的失眠症竟不治而愈,我从此睡得安安稳稳、踏踏实实。 人生有时候真的很魔幻。 而我,也是真正切切爱过当初那个气质干净的、会深情地唱《说谎》少年,也被那个还没结婚就称我“老婆”的人爱过,才能那么快放下,重新开启自己另一段人生。 换而言之,当对方变浑之后,其实我也不再爱了。就像一碗开始变质的汤,尽数倒掉只是时间问题。 离婚后,我到处去旅游。去俄罗斯那趟行程,我认识了一个姐姐,还去过她家里玩。我跟她讲了自己的故事,她老公当时也在一旁。 听完我们的聊天,她老公突然插话:“我觉得男人最好是早年或晚年发达,这样婚姻会稳定一些。只可惜大多数男人都是在婚后发达,婚后膨胀。” 我秒懂。 男人若是早年发达,享受过钱带来的好处,见识过花花世界和花花女人,那他进入婚姻后,就不再轻易受外界的诱惑,毕竟他啥事没享受过、啥人没见过。 若是晚年才发达,他经历过太多前半生的坎坷世情,明白哪些人是真心为他好而哪些人只会看“钱”面,自然会更懂珍惜。 当然,这说的都只是一种大概率,具体还是要看人、看情况的。 2 现在,我想起以前,心里真没有太多怨恨。有时候听到林宥嘉唱《说谎》,我也会想起从前,但心里再泛不起一点涟漪。 某些回忆,对我而言就像是小时候看过的某场电影。你记得有这么个事儿,但它也就是个“事儿”。 刚认识时,前夫对我的好是真的;孕产期,他对我的坏也是真的。他后来只是不再愿意对我好了,其实也无可指摘。 我那时之所以觉得“受伤”,是因为我心里有“他应该怎样,不该怎样”的心理预设。放下这种心理预设,我也可以得大自在。 也就是说,其实我也有主动权,并不天然就是受害者。别人爱你,是情分;不爱你,也不是欠了你。 别人怎么样、按道理应该怎么样、公序良俗是怎样,其实跟我们与他人如何相处没啥关系。那些世俗标准、道德标尺,只是“你给评评理”用的,却无法左右感情关系。 你若是一直按照某种“应该或不应该“的标准来要求别人,失望、痛苦的反而是自己。你觉得对方应该给你一颗糖,岂料对方拿出来的是黄连,你可以拒绝接受。最不懂事的表现就是坐地哭闹,呼天抢地,问对方为啥不肯给你糖。 至于你是否给过对方糖,那是另外一回事了。情感中讲求的是互相赠与,而不是等价交换。既是赠与,就不要去计较别人的回馈是否等价。 倘若你认为婚姻是一场生意,那就按生意人的做法去做事,明码标价、诚信交易,事先说明,事后不反悔,而不是事先按“赠与思维”做事,事后按“生意思维”秋后算账。 这样双标,你会痛苦。 人海茫茫,夫妻原本就是陌生人。彼此给过糖,就已经是缘分。你得到过的糖,就是你的赚头。若是别人不再给你糖,你也不亏。 如果你因此觉得痛苦,那你仔细想想:这种痛苦更多是别人给你的?还是你自己给自己的? 美好的回忆,记住挺好。痛苦的回忆,也不要忘掉。带着那点带甜的回忆重新启程,那么,回望那段经历时,你的怨念会少许多,感恩会多很多。 不忘痛苦的经历,那你才能“吃一堑长一智”。 也许这在某些人看来会有点“圣母”。如果这也算是“圣母”,那做这样的“圣母”真不是便宜了别人,而是有助于你放下一切、放过自己。 坐地上咬牙切齿有什么用呢?人生苦短,我们都要只争朝夕地活,不要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虚耗时间。 某天,我看到高晓松说的一句话:“如今我们老了,平凡得如同路边的树木。虽然不再呼喊奔跑,却默默生出许多根,记住许多事,刻下年轮,结出果实。偶有风过,思想起初来时世界的模样,每个人都会被原谅。” 我当时就被这话给戳中了。 每一段经历,都会长出“果实”。 我也时常在想:倘若当年我不当机立断离婚,也许今天的我依然被拖死在一段僵死的婚姻关系里,还得花时间、精力去经营一份早已千疮百孔的感情,时不时还得跟前夫家人解释“我不是那样的人,你们误会我了”……这样真的很浪费生命。 得亏醒悟得早,决断得早,我才能成长为今天这个更好的自己。 所有残酷的东西,事后看来不过也就一场闹剧。有些事,如今看来虽不美好,但却可以是有价值的。 小s在节目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人生中越少敌人,越少让你介意的事情越好,我希望接下来的人生就是这样”。 生活没有圆满,但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圆融,我也希望接下来我的人生也是这样。 今天是中秋节,今晚的月亮定然会特别圆。月亮不会一直圆,但我们的心态可以。 年少时,我们总希望别人可以补足自己的心理缺失;中年后,我们发现:原来,我们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缝补师。 中秋快乐!祝福你我。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念 今天一个朋友跟我吐槽说:“为什么我感觉我离婚越久,婆婆对我越尊重?没离婚以前,我感觉她真的恨不能希望我从地球上消失那种........前前后后这种改变,确实挺让人意外的。” 以下是我的回复: 有些公婆不也挺爱“杀熟”的么? 再说了,人都会老的,死亡罔罔的威胁也一直在。人老了以后想起自己对别人的薄待,有的人可能也会稍微有点内疚吧。 |
|
来自: 茉莉7eo6t3y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