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学者、《崔如琢评传》作者王旭评荊浩、关仝

 攸州刀郎 2019-09-13

学者王旭说画史:评荊浩、关仝,山水画史第一变

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学者、《崔如琢评传》作者王旭评荊浩、关仝

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学者、《崔如琢评传》作者王旭

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学者、《崔如琢评传》作者王旭评荊浩、关仝

荊浩、关仝是中国山水画蜕变的一个风水玲。画至荊关,中国山水画进入了水墨时代。从此,水墨画开始书写其自己的历史篇章。从五代至今,水墨画的递进演变让人应接不暇。高古雄浑的荊关;浑厚华滋的董巨、李成、范宽;雄肆劲拔的李唐、马远、夏圭;明心见性的黄公望、王蒙、倪瓒;高蹈野逸的石涛、八大;混沌光明的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这些都是山水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山水画到了近代,是在外来画种异化的境地里起死回生,并大放异彩。

荊关是山水画的一变者。他们能脱离晋唐山水之质与饰,在画理与笔墨形式上,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他们没有效法前人之峻厉生硬、精工艳丽风格。用风流之笔墨,写尽千山万水。其山之高大潜伏,水之灵气,皆是前人所没有的。荊浩的功绩在于,他是心性转化为山水的尝试者。他不同于晋唐人的是,他的作品少了李昭道《明皇幸蜀图》之教化色彩,多了份自主与坦荡。在山水画中,他对于理的引入是豁达的。即便没有董巨、李成、范宽等人独立、纯真,但他是一位开山鼻祖。他的功劳,犹如周敦颐、二程讲理,是先驱者。荊浩对传统笔墨之法的改造是非常巨大的。他摒弃了前人对线与彩的依赖,在写山石时,用曲折肥瘦不定的墨线写轮廓,密密麻麻的点皴写浓淡明暗。所以,其在笔墨之法上是成功的,迈出了水墨山水画的第一步。无论是在笔法,还是墨法,较之晋唐,有过之而无不及。

《匡庐图》(轴,绢本,水墨,185.8厘米X106.8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荊浩的遗迹。这幅作品与顾恺之、展子虔、大小李将军、王维等相比较,是面目一新的。布置上,既没有袭青绿山水之生硬俊厉,群峰林立、惟妙惟肖的面目,也没有袭王维之端庄静秀。其以高远为主的手法,由内而外地抒写着阴阳之理。将理之虚实、明暗、浓淡、联属、高明、博厚、动静、变化等,灵动地表现了出来。这幅作品,有这么两点是超越前人启迪后人的。第一,在笔法上引入篆籒写轮廓,在墨法上创造了小斧劈。这一点是青绿山水派,以及王维等没有的;第二,在点法的应用上,荊浩所表现出的手法灵活多变,用横点写远景之枯木之枝,用胡椒点写远近山头灌木丛林。是一种精深的道法。

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学者、《崔如琢评传》作者王旭评荊浩、关仝

《匡庐图》

因此,荊浩是山水画的一变者之一。

关仝师从荊浩,但能出荊浩榘镬。所作山石奇形怪状,不袭常态。其作品,兼唐人之清疏,潇洒。笔简气壮,景少意长。传世作品有《关山行旅图》(轴,绢本,设色,144.4厘米X56.8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作在画理、布置与笔墨之法上无任何荊浩形迹,且有高出荊浩之处。荊浩在山石内涵上,表现得比较直观—高大耸立!尽量用篆籒的笔法与小斧劈皴法,来减少山石本质上的锋芒与刻薄,但还是不够内敛。而关仝不同,他将山之外在的高大、锋芒,用了静的哲学对其兼收并蓄。然后用了动的哲学来尽山石之性。这样的处理手法,在思想层面上是深刻的。是将自然之性与人之性完美的融合。比前人高明的是,关仝的山水,由内而外所发出的意思,无任何人欲色彩。那种说教的气氛,在其作品中鲜有。

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学者、《崔如琢评传》作者王旭评荊浩、关仝

《关山行旅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