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对我们国人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团圆节。小时侯,每年的这一天,都是跟小兄弟姐妹们一起搬个小马扎,围坐在姥姥的青石板院里,吃着月饼聊着天,等着月亮升起,然后在月色挥洒的小院里,听着姥姥讲过去的日子和嘻闹着各自吹着关于将来的牛皮。开始爱怀念以前的时光,因为想念那些远去的人。 网上看了几张图,很喜欢,便给丫头做了这条裙。喜欢的人多,便出了这期手工活动。中秋节的女孩们,有件妈妈亲手做的中式的衣裙穿在身上,也便更多了些节日的美好记忆。 制作过程 按图纸裁好所有的片。 后中缝处因为用了暗包边缝,所以缝份需要留多一点,这个要在画图纸时和裁布时留意哦。 剪掉一边的二分之一缝份。 放大看一下。 然后用宽的那边缝份,向内折,包住另一边缝份后压线。 压好如图。 然后准备做嵌条边,先换拉链拉脚,再换白色线。 将提前裁好的白色3CM包边条,包往 棉绳,如图,包边条对折将棉绳包在中间。然后贴着棉绳边缘压线。 压好的嵌条就是这样,这个不难,不需要单独买。自己做就可以了。 然后换红线,把嵌条边对齐前片衣摆片的缝份边(注意是衣服的正面),然后注意开始的位置,(图纸上要标好,然后裁布时打个小剪口做标记),嵌条要在剪口处往上1CM左右开始。同样用拉链压脚贴着棉绳边缘压线。 下摆压一圈。 拐弯处要提前剪牙口,以方便转弯。 然后再把提前裁好的包边条(3.5CM)边缘对齐后,同样用拉链压脚贴近棉绳边缘压线。 包边条的裁剪方法可参考:简易不浪费包边条的制作方法 车好包边条如图,同样拐弯处打一下剪口,千万别剪断线。 翻至衣片反面,然后把包边条内折包住缝份,再内折整齐后压线。 压好后如图效果。 然后两端的棉绳抽出来一点。剪掉,这样缝份处就不会车到棉绳。 然后将前面的内片,靠近边缘的一段包边。 再将提前烫好的领边,与衣身反面领边缘处对齐压线。(领边需提前烫好衬,注意烫衬不要拖来拖去的烫,要压烫,一段一段压,烫好后,窄的方向左右对折再烫一下。两端的缝份边折进去后再烫一下。) 然后将领翻向衣片的正面。 内折缝份边,对齐刚才压的线,再压明线。 压好如图 将提前车好的带子(包边条,两侧向内折后再对折压线即可做成带子)与织带插入领边前端开口处,然后压线固定。 然后将织带两侧压线车到领边上。注意压线时织带不要太靠近外而边,外侧边要留2、3毫米(因为织带的边缘略硬,避免磨蹭皮肤),压好后,烫平整即可。 将袖片与衣身接合,接合的方法同样与第一步后中缝的暗包缝方法相同,不记的的,返回去看一下。 来个错误的示范吧。两边袖子接好后发现,什么鬼?怎!么!会!这!么!长?!找出当时给丫头量的数据,发现,画图时看错啦!!所以,做衣服、画图纸,千万不能选孩子五米之内写作业的时间,更不能选检查作业之后的时间! 接着,袖口处车缝嵌条。与前门襟的加嵌条方法相同。 正面效果 反面效果 然后将左侧(其中衣侧系带那一侧)袖口与衣侧缝合,注意缝定合时把系带缝在相对应的位置。(系带两根,一根与前片衣襟对系,另一根在后面与另一侧对系) 然后再将右侧(这边要仔细一些)缝合。注意看每层的顺序。 按顺序对齐后压线缝合。缝合时注意看下一步图。 衣侧合时,要留意下端留出缝份位,缝份位不能把有嵌条的前片侧压进去。绑定分用于接裙摆。 袖口处的缝份,记的压向后侧,反复车几道线。整个上半截就做好了。 裙摆两侧压线缝合。边缘锁边。然后将裙摆挽边压线。 然后疏缝裙摆的腰部,疏缝后抽褶(新手可以疏缝两条线,两条线相距1CM,两条线抽,褶会更均匀更漂亮,并且不容易松散开),将做好的上半截衣身领口向下,正面向外,套进裙摆,两侧侧缝对齐,腰部边缘对齐压线、锁边,然后抽掉疏缝的线。 整件衣服翻至正面,就做好了。 前面打开是这样的。 最后记的烫平整,所谓三分做、七分烫。衣服最后定型好不好看,熨烫是很重要的。千万别烫都不烫就直接穿上身拍照了,有时看上去很地摊的感觉就差在一个熨烫上! 好啦!加油!开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