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月份大棚葡萄依次处于盛花期、末花期、生理落果期、果实第一次膨大期葡萄硬核期,易发生白粉病,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序、幼果和将要成熟的果实,也可侵染果梗、新梢与幼嫩叶片。特别是设施葡萄,因棚内湿度高,发生更为严重。花序,幼果染病后,现在花梗和小果梗或穗轴上产生淡褐色、水泽状病斑,后病斑变褐色并软腐,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鼠灰色霉状物;空气干燥时,感染的花序、幼果逐渐失水、萎缩后干枯脱落,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严重时可整穗落光。 发病条件 新老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花序上,在有外糁物作营养的条件下,分生孢子很易萌发,通过伤口、自然孔口及幼嫩组织侵入寄主,实现初次侵染。发病后又能进行再次或多次侵染。该病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在15--20℃的适宜温度下,侵染时间约15小时,温度降低,侵染的时间延长。 葡萄白粉病 果实受害:先在果粒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状霉,擦去白粉,表皮呈现褐色花纹,最后表皮细胞变为暗褐色,受害幼果容易开裂。 叶片受害:在叶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质霉,逐渐蔓延到整个叶片,严重时病叶卷缩枯萎。新枝蔓受害,初呈现灰白色小斑,后扩展蔓延使全蔓发病,病蔓由灰白色变成暗灰色,最后黑色。 管理要点 1 、及时摘心处理副梢、去卷须和绑蔓 5月-6月上中旬,为葡萄果实第一次膨大期,同时也是新梢、副梢旺长期,需要集中树体营养供应给果实,应尽量控制新梢生长,副梢应及时摘心控长,一般前期摘心后留顶端1-2个副梢,3-4片叶反复摘心,使用阿姆乐果钛好,基本每次间隔10-15天。(雨季为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病害高发期)这样可以使营养全部集中于果实生长上。 同时进行去卷须和绑蔓工作,绑蔓可以使用葡萄专业的绑枝机进行绑蔓,成本低,速度快,绑的牢,而且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高。 6月下旬,葡萄进入硬核期,此时果实体积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种子开始硬化,胚迅速发育,此时可以适度让新梢生长,增加叶面积,为果实后期膨大和果实遮阴做准备。 此期,露地葡萄易发生黑痘病、霜霉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透翅蛾等,在避雨栽培条件下,黑痘病、霜霉病几乎不发生,由于夏季棚下局部温度较高,相对湿度低,易形成干旱的条件,十分有利于白粉病的暴发。白粉病上升为南方避雨栽培的主要病害。避雨栽培下灰霉病发病程度甚至比露地严重。棚内通风相对较差,空气湿度较高,造成阴湿环境,会导致此病流行。灰霉病也是南方避雨栽培的一个主要病害。所以大棚葡萄重点加强防治灰霉病、白粉病、兼防其他病害。尤其要高度重视落花后和果实套袋前的两次喷药。 2、杀菌剂防治 发生白粉病时,可以使用阿姆乐白秀清,本品是一种微生物杀菌剂,可全面有效控制白粉病病菌的各个发育阶段,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每隔3-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能快速彻底铲除白粉病菌丝,原菌纯度高,活性大,在作物各个生 育期均可使用,无残留,无抗性,安全性高,绿色无公害。 发生灰霉病时,可以使用阿姆乐灰飞菌灭, 本品是一种微生物杀菌剂,可抑制病害因子细胞膜的形成,减少 有害孢子囊的形成和有害流动的孢子数量。 对导致灰霉、叶霉的半知菌、亚门真菌和导致菌核病的核盘菌具 有极强的预防、控制、治疗和调理作用。每隔3-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3、温度湿度控制 坐果期,棚温维持在25℃左右,防35℃以上高温,湿度控制在65%-75%。坐果后,气温稳定在25℃以上,揭围膜转为避雨栽培,防35℃以上高温,湿度控制在65%左右。为了控制大棚内湿度,可以覆盖双色反光膜,既可以除草降低湿度,降低发病率,又可以增加光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