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考点一般掌握,但复习时应注意燥邪与火邪在致病特点上的区别。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之一是(单选) A.凝滞 B.黏滞 C.伤津耗气 D.伤阴 答案与解析:B。此题旨在考查湿邪的致病特点。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症状的黏滞性。湿病症状多表现为黏滞而不爽,如排泄物和分泌物多滞涩不畅,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证的小便滞涩不畅,以及口黏、口甜和舌苔厚滑黏腻等,皆为湿邪为病的常见症状。②病程的缠绵性。起病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湿疹、湿痹(着痹)等,皆因其湿而不易速愈,或反复发作。 湿邪的致病特点是(单选) A.重浊 B.凝滞 C.善行 D.炎上 答案与解析:A。本题旨在考查湿邪的致病特点。题目相对简单,复习时应注重湿邪的致病特点:①湿性重浊。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多选) A.其性凝滞,易闭阻血脉 B.其性属阴,易阻遏气 C.其性黏滞,病多缠绵难愈 D.其性趋下,易袭阴位 答案与解析:BCD。本题考查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黏滞性致使起病隐缓,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湿性趋下,易袭阴位,因湿性重浊,易伤人体下部,以腰膝以下症状为多。 下列各项中,反映湿性重浊表现的有(多选) A.头晕胀痛 B.面垢眵多 C.肢体重着 D.小便浑浊 答案与解析:BCD。此题旨在考查湿邪致病的临床特点。 燥邪的特性是(单选) A.炎上动血 B.重浊黏滞 C.善行数变 D.干涩伤津 E.收引凝滞 答案与解析:D。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燥邪和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的区别理解和掌握。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燥邪为干涩之病邪。故外感燥邪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风邪其性善行而数变。炎上动血,是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重浊黏滞,是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收引凝滞,是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导致孔窍干涩的病机是(单选) A.火热内生 B.暑热伤津 C.津伤化燥 D.风气内盛 答案与解析:C。本题考查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而致口鼻干燥,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燥易伤肺,损伤肺津,使肺宣降失职,现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喘息胸痛,痰中带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