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0年,一老农上交了一件宝物,专家含泪道不可能!不可能!

 王三英 2019-09-14
1970年,一老农上交了一件宝物,专家含泪道:不可能!不可能!
文/晓丽说史
在1970年的时候,湖南省的文物管理部门下达了一个通知,为了使当地文物的数量增多,谁家里面有文物,就可以主动地捐出来,政府可以按照这个文物的价值,对这家人有一定的补偿。所以后来有这么一件事,1970年,一老农上交了一件宝物,专家激动地连连念叨:这不可能。
t0141aa708ff02a9676.jpg?size=533x294
通知下达之后,一位老农听说了,大早上就去了湖南省的文物管理 这位农民穿了一身的土布衣裳,他背着一个黑色的包袱,包袱里面看起来鼓鼓的,很多人对这位老农非常好奇,看向老农的眼神也是有些怀疑的。文物管理部门的门卫还是比较负责的,他让老农将宝物拿出来,可是老农却说:不见到专家,我就不把宝贝拿出来。门卫也没有办法,就报告了这个情况,就带这个老农去见了文管科的陈科长。这位陈科长也是不简单,毕业于北大,不仅考古经验非常丰富,而且对于文物的鉴别能力也是非常强。
t01ee4a7402083c6938.jpg?size=590x382
陈科长让老农来到自己的办公室,让老农赶紧坐下,门卫说话的态度也没有非常好,告诉老农说陈科长是个非常厉害的专家,可以将你的宝物拿出来鉴定一下。听了这话老农才将他的包袱打开,包袱里面的宝物还用报纸版过着,当时打开报纸的时候,窗户外面的阳光正好打进来,报纸里面的宝物也泛着金色光芒。陈科长虽然一直面带微笑,但是内心也是捉急,因为最近几天,那这个宝物来的人也是不在少数了,这种宝贝就是民国时期的陶盆而已,解放前的马鞍,时间最久远的就是清朝末期的玉镯子,但是还是断了三节。
t01220c9d957a58a1ac.jpg?size=546x312
陈科长拿起老农手中的宝物,掂量了两下,就断定这个是真金子,不过具体是什么宝物,有经验的陈科长也没有说出来名字。这个宝物是前后两片椭圆形状的金片制成的,还被一个像金簪子的东西穿在一起,陈科长仔细研究了一番,认为这个可能就是历史中所记载的束发金冠。陈科长非常激动,眼角含泪道:不可能!不可能!意思就是这种珍贵的宝物不可能出现。之后,陈科长把同事叫到一起,经过研究鉴定,最后得出结果,这个宝物就是明朝时期的束发金冠。
t01dda4497f2c1b3768.jpg?size=640x339
湖南省的文物部门,接受了这位老农的捐赠,并且给了不少补偿,同时也问老农这个束发金冠怎么得到的,老农一直声称这是捡到的。之后陈科长查阅了不少资料,发现这个束发金冠应该就是英宗朱祁镇子吉王的,不过在民国时钦因为战乱,他的墓被盗了。这个束发金冠高2.9厘米,下面直径4.2里面,净重33.6克,经过推断,这个应该是青少年潘王用的。如果说可以找到详细的历史,那么这个文物的历史就更加详细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