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绿釉陶灯品鉴解读

 天賜閣guwan 2019-09-14

红绿釉陶灯品鉴解读

红绿釉陶灯,

陶器,西汉,通高27.8厘米,

1969年11月河南省济源轵城泗涧沟出土。

现藏河南博物院。

红绿釉陶灯,灯上圆盘为施红绿釉伸颈昂首两翅张开尾上翘欲飞的金鸟形造型,盘内中央有一较短的插蜡烛锥状尖,盘下有一绿釉圆柱,柱上端雕塑有一蹲坐姿兔形动物,柱下雕塑有四肢柱立拔地绿釉短足蟾蜍形座。灯上的金鸟造型与汉代画像石上的金鸟均有相同之处。据传说,金鸟象征着太阳,兔和蟾蜍象征着月亮,日、月相合为“明”,意为昼夜常明。灯柱上的兔和蟾蜍是所表现的是西王母世界,是西王母图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能得到西王母的护佑。此灯造型独特、生动优美,是汉代灯具难得的一件艺术佳作。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普遍使用的器具—灯具,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和科技的进步,它已不再是单纯的照明工具。它凝结着人类卓越的智慧和情感,以精湛的工艺成为社会文明不断演进的载体。灯具是何时出现的,目前尚无定论。作者认为灯的起源是人们生活的需要与火的使用有密切联系的。《韩非子·五蠹》中说“有圣人作,钻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隧人氏”。最早的人类因火的出现,找到了另一种光源,从此由火熟食、取暖、御兽、由火而照明,拿在手里的一把火称作“烛”,而后又利用油脂,或做蜡烛、或制成油灯,于是就产生了灯具。我国的灯具历史远远流长,犹如一幅卷帙浩繁的艺术长卷。灯具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文化现象,凝聚了先民们的智慧和结晶,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大发展的缩影。

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会使用松脂火把照明。殷墟甲骨文中的“明”字,有两种写法:一是由月亮表意和一个圆形窗子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二是由日月两字组成,用来计时,表示月落日出、日月交替之际,即拂晓时分。“灯”字在甲骨文中尚未发现。最早出现照明器具名称是在战国时期,为“镫”。据《楚辞·招魂》载:“兰膏明烛,华镫错些”这是文献中最早对照明用具名称的记载。可见这个“镫”字,就是后来“灯”字的起源。那么,“镫”字从何而来的呢?是从当时食器陶器、铜器中的豆演变来的。豆是商周时期的一种饪食器,后来用作古代祭祀的礼器。其形似高足盘,多为陶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商周。据《尔雅·释器 》:“瓦豆谓之登。”灯的形制基本上与豆是相同的。可见,陶豆是最早灯具的雏形。这一时期多为铜制或陶制的“豆”形灯,也有少量的玉制类灯。其造型简单:上为灯盘,下为底座,以柱相连。此时灯具一般大部分出土于王室贵族墓葬中,是墓主人生前的实用器皿。如山东诸城葛埠口出土的人形铜灯,俑粗壮有力,手握灯柄,双臂张开,双脚立于透雕盘龙之上。故宫博物院藏勾莲云纹高柄玉灯,灯由底座、柄、盘三部分构成,并用三块玉雕琢粘合而成型,柄上浮雕仰形三叶纹和勾莲云纹,底座饰有勾莲云纹和五瓣柿楴纹。此灯工艺精美,玉料珍贵,可谓绝品。

秦朝时期,出土的灯具数量不多,材质大多为青铜类和陶质类,其造型可分为人俑形灯和仿日用器形灯。据《西京杂记》卷三云:“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尤其惊异者,有青玉五枝镫,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镫,镫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这足以说明这一时期出土的灯具同样是极其华丽高贵的。实物代表有1966年陕西省咸阳塔儿坡出土的雁足铜灯,其造型为一大雁之腿,股部拖住一环形灯盘,盘上有三个灯柱,可同时点燃三支烛。

到了汉代,随着社会的经济繁荣,灯具的造型与功能都达到了一个高水平发展阶段。灯具的使用、种类以及制作工艺都超过了战国和秦代。灯具由礼器逐步转向生活器皿,汉代灯具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两汉盛行“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丧葬观念,灯具也就成了随葬品的常见物。从汉墓中出土的众多实物来看,这一时期的灯具数量明显增多。材质上,青铜灯具继续盛行,陶制灯具已逐渐成为主流,且有少量的玉石、铁质、木质、瓷质灯具等。几十年考古资料得知,这一时期墓葬中出土的灯具造型生动、姿态各异。常见的有豆形、人俑形、动物形、树形、多枝形、浅盆形、雁足形等等。从使用功能上看:不仅有座灯,还有行灯和吊灯。根据照明燃料的不同,又可分为油灯和烛灯。青铜座灯是以长信宫灯为代表的一批带烟道的座灯,由灯盘、灯罩、灯盖,烟道和多用灯座等几部分组成,在使用上更趋合理性。吊灯是一种用来悬挂的灯具,由灯盘、“人体”、悬挂三部分组成。整座器物中心平稳,造型独特。行灯也叫拈灯,一般没有底座和立柱,是在灯盘下设有三足,在灯盘的一侧装有扁型长柄,可以在行动中持之照明。汉代灯具在装饰技术上,采用漆绘、鎏金、错金银等。其纹饰也极为丰富,几何纹主要包括三角纹、水波纹、菱形纹等;人物纹饰有吹排箫,骑羊、骑鹿、吹羌笛、驰马、舞人、抚琴等各种形象,表现手法有浮雕、刻画、堆塑等,使其灯具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如河北满山汉代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出土的一件铜鎏金长信宫灯,因灯上刻有“长信”字样而得名。灯点燃后,虹吸装置使蜡烛燃烧时的烟烬通过宫女的手臂纳入体内,灯座可以盛水,这样可以将吸入宫女体内的烟烬溶于水中,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从整体造型上看,为一巾帼宫女跪坐持灯状,宫女身着汉代流行的曲裾深衣,头梳髻,形象生动逼真。在装饰上采用鎏金的方法,使其显得富丽华美。这件铜灯设计精巧,体现出较高的艺术造诣。并且把采光、避风、除尘、省油等科学原理和优美的造型,有机结合为一体,从而反映出汉代人们的审美意识和精湛的合金冶炼技术。1985年山西平朔照什八庄出土的彩绘雁鱼铜灯,灯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站立状,雁颈、鱼腹、体内部中空,灯照明时,烟雾从鱼形灯罩将烟导入雁颈的雁管,再经烟管进入盛有水的雁腹,最后被水溶解。灯罩为两片挡板,可左右转动开合,即能任意调节灯光亮度和照明方向,又能挡风。通身饰红、绿、白、黑等色彩作装饰。这件灯具造型优美、实用性强,并将环保原理与实用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汉人高雅的生活情趣与卓越智慧。

在汉灯中,动物形象灯具数量众多,可谓千姿百态,其中呈现出不少精美之作,有的庄严而华丽,有的质朴而憨厚,令人赏心悦目。较为代表性的有:彩绘雁鱼铜灯、朱雀铜灯、黄釉狮形灯座、羊形青瓷烛座、错银铜牛灯等。其动物纹饰主要有龟、朱雀、兔、鹿、蟾蜍、蛙、羚羊、麒麟、狮子、飞龙、狼、猪、狗、蝉、马、猴、熊等;这些以动物和瑞兽为创作原型的灯具,设计巧妙,栩栩如生,被赋予吉祥、和平、生活美满的美好寓意,意趣盎然,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图1

彩绘陶百花灯

红绿釉陶灯品鉴解读

彩绘陶百花灯 ,汉代,通高108厘米,底座直径50厘米,现藏河南博物院。灯由灯盏、灯干、灯座三大部分构成。分别手、轮和雕塑制作而成型,泥质灰陶胎。灯顶上部为一只昂首展翅欲飞的彩绘朱雀形灯盏;灯干部、平底灯盘口沿和壁处各有四个圆孔,交替插入10支曲枝灯盏和9条细长龙;灯座象征着群峰环抱的山峦,山峦中塑有跪坐俑、拉弓欲射俑、抱子俑、骑马俑等,动物中主要有羊、兔、蝉和兽等,另外还有4棵常青树,挺立在山峦之中。这些人物、动物以奔腾跳跃或坐卧蹲伏的姿态展现在山峦之间。整体造型与装饰完美结合,可谓巧夺天工。汉代灯具造型大多取自吉禽瑞兽形象,寄寓了汉代人祈求幸福、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美好愿望。

图2

红釉抱熊陶灯

红釉抱熊陶灯,西汉,高25.5厘米,1969年11月河南省济源县轵城泗涧沟出土。灯上有灯盘圆形喇叭状,敞口,盘内中心有插蜡烛的锥形器,下雕塑有两熊相互拥抱置于圆柱上端,柱下有三角形灯座,座上周围模模印有三个不同姿态的裸体人物和一个展翅的羽人,羽人口衔二棒状物。其间塑有象征的山林、丛林杂草以及奔獐、飞蝉等动物,通体施红釉。熊的形象在汉代艺术中多有出现,其含义中就是护卫辟邪,《周礼·夏官·方相氏》中记载的方相氏戴熊头面具披熊皮,在傩戏中方相氏也同样是戴熊头假面具,披熊皮,扮演熊的模样,驱逐鬼怪和疫疾,保护墓主人的安全。山海经中所记载的熊,常常和圣王墓葬联系在一起,是用来镇守墓葬的,以圣王墓葬守护兽的身份出现。

图3

黄釉卧狗陶灯

黄釉卧狗陶灯,西汉,通高8.7厘米,灯盘径9.5厘米,1969年11月河南省济源轵城泗涧沟M24出土,河南博物院藏。上有窄平沿较浅的灯盘,盘中有锥状尖,盘下有短圆柱,柱下塑有一卧姿陶狗。狗膘肥体壮,头向右侧,昂首竖耳,浓眉大眼外凸,目视前方,如意形鼻,短尾,通体施黄釉。

图4

绿釉熊顶陶灯

红绿釉陶灯品鉴解读

绿釉熊顶陶灯,东汉,高38厘米,盘径17厘米,底径19厘米,河南博物院藏。灯红陶胎,模制而成型,由盘、柱、座组合一体。盘为敞口,直壁,平底,柱下为一蹲坐熊,上肢头顶竹节形圆柱,下肢臀部座于喇叭底座上。通体施绿釉。

图5

黄釉龟座陶灯

黄釉龟座陶灯,西汉,通高12.7厘米,盘径11厘米,1969年11月河南省济源轵城泗涧沟M16出土。灯上有窄平沿较浅的灯圆盘,盘下竹节状圆柱,柱下塑有一老龟。龟伸颈昂首,小嘴紧闭,小眼圆睁,目视前方,四肢短爪向前伸出,做爬行状,龟背饰圆桌纹组成的龟背纹,其纹饰清晰可见,通体施黄釉。这件龟座陶灯美观、大方、实用。

图6

绿釉堆塑人物鸟兽灯座

绿釉堆塑人物鸟兽灯座,高27.50、底径41.40 厘米,现藏河南博物院。灯座泥质红陶胎,轮、模兼制。整体呈截锥体形的圆形器座,喇叭形口,束颈,溜肩,鼓腹。底部中空呈玉瑗式座底,瑗唇呈双唇形,座身堆塑有骑射和其他人物、凤鸟、龟兽等。

图7

辟邪石灯

红绿釉陶灯品鉴解读

辟邪石灯,东汉,通高46厘米,河南省淮阳出土。灯为青石质,雕刻而成型。上端有四个方柱支撑着圆形灯盘,盘平沿,直壁。下端座为较厚的实心圆盘,盘面中央有一半蹲辟邪。辟邪昂首,双角自然弯曲,呈倒八字形,浓眉宽目,圆耳微张,如意大鼻,张口露齿,胡须呈勾形置于胸前,四肢粗壮微微弯曲,四爪张开用力拔地,脊背上顶立一圆柱,臀部上翘。灯造型古朴优美,雕刻技法采用慢圆刀法,刀法细腻,其夸张写意的手法将辟邪雕刻的栩栩如生, 它是石器灯中少见的精品。

图8

卧羊铜灯

红绿釉陶灯品鉴解读

卧羊铜灯,汉代,通高14厘米、长13.5厘米、宽6.5厘米,1932年河南省项城县小郑庄布袋冢出土。

羊为跪卧式,头平仰,双眼平视前方,长胡须下垂直于胸前,双角向下自然曲卷,嘴前伸紧闭,羊头后面设有活钮,身从尾下分开,可向上翻180度,背部有一个三角形小钮,即可作为羊尾,又可将羊背向上翻起,翻起平放于羊头上就成了圆形灯盘。体腔为中空,推测是用来储存灯油的,当灯置不用时,可将灯盘内剩余的油通过小嘴注入腹腔内,通体素面无饰。灯盏的造型雕塑十分精美。羊,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瑞兽。以羊为造型的灯具寓意吉祥、平安,以表达人们祈福纳祥的思想。该铜灯与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卧羊铜灯极为相似。

从以上灯具来看,汉代的陶灯虽然没有青铜器灯具那么精美,但它独特粗狂豪放风格,浑厚奔放深沉而宏达的精神,是汉代社会的见证。由于汉代盛行厚葬之风,人们崇尚“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的思想,讲究阴阳变异和祥瑞,认为,幽冥世界是一个黑暗凄凉之地,“将即幽都,凉风惨怵”(汉·孟孝锯碑文),而古老的灯具能给另一世界带来光明。所以从发掘汉墓出土中有众多随葬中陶器制作的灯具是重要的冥器之一。两千年前的汉灯对早期战国和秦代灯具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这一时期人物器座大为减少,动物器座逐渐增多,其形式多样、造型优美,这在其他时代是不多见的,探究其根源是汉代人对一些动物有崇拜的风俗。表达了汉代人的丧葬观和灵魂观以及企慕长生不老、欲飞成仙的美好愿望。汉代灯具直到今天仍不失为艺术珍品。

相关链接

汉代灯具的等级

汉代灯具因使用者的身份不同,材质也有所不同。

在王室和贵族大墓中出土较多的是青铜灯具,部分为铁质,有少量的陶质和石质灯具。通过灯具铭文判断应系王室贵族的实用器,墓中的主人主要为汉王室和及其下属官吏、地方诸侯王、地方官吏以及地主等。这些青铜灯具制作精良、造型别致、内容纹饰丰富,文化内涵丰富。之所以在王室和诸侯王墓中出现诸多的精美考究的青铜灯具,是因为青铜灯具的制作需要较高的生产成本,只有统治阶级才能承担其生产,且价格昂贵。另外,青铜灯具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皇宫贵族嫁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1968年发掘的西汉中山国靖王刘胜和王后窦绾墓,就属于诸侯王墓,刘胜的墓中出土了铜羊尊灯等15件铜灯,刘胜之妻窦绾墓中发现的灯具“长信宫”、朱雀灯等5件铜灯,1980年江苏邗江甘泉二号墓出土的铜雁足灯、错银铜牛灯等一批灯具。这些青铜灯具造型气势宏伟,充分出王室贵族的身份和气派。

在平民墓葬中出土的多为陶制灯具,在制作工艺上虽不如诸侯王墓中的灯具华丽考究,但也制作巧妙、工艺高超,多姿多彩。这是由于陶制品生产成本不高,价格低廉,制作相对容易,且产量较大,因而使用人群很广泛。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在众多的汉墓里出现大量的陶灯,可见陶器在汉代人们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从汉墓中出现众多的灯具来看,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不论是中原的繁荣地区还是在偏远的西南地区,都有大量的灯具出现,这足以说明灯具在汉代人的生活中已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