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教师在求教:乡镇中学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学,95%的人在混,请问教育专家怎么教? 有专家认为: 一、城乡教育的差距,一直都有,现在越来越大。重点高中里,来自乡镇中学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二、乡村里的学生不学习,家庭因素是主要因素,老师解决不了,专家也一样。如果一个班95%的学生都在混,这说明这个乡镇中学的生源有严重的问题。 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些不适合上高中、上大学的学生,早早分流到职业学校未必是坏事。 四、家长、学生“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导致很多老师不敢管学生。家长和学生都知道:老师打骂学生是违法的、开除学生更是违法的,导致少数刁钻的家长或学生在老师面前有恃无恐。 五、老师要求得严格的,随之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风险,最后还要劳而无功。老师的想法多是有效无效,责任尽到,只要在校,就要管到。我不能保证把你教好,但我保证我一定尽力。 笔者认识几位大学的教师,一位在专科学校任教的教师说,他们学校的学生,就是大学里的乡村学校。笔者不解其意。 其言:每一个班级有三五十学生,上课时,他们玩手机,听歌曲还要用外放,不用耳机。布置作业能交上来一半就不错了。考试时,你让他随便抄,才能把卷子答满。一个班,有10%好好学习的学生就不错了。曾经有一位学生在期末时去找他补交作业,见面就是一句话,你是张老师吗? 朋友说,我教了她一个学期,她还不认识我! 要知道,大学可是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到了大学还如此不堪。之于乡村初中学校,我们还能期望多高。上面的专家分析的非常到位。 笔者在此补充几点: 第一,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教育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更是家长的问题。 第二,如何破解这种现象?教育分流,让不愿意学习的孩子,早早的去学自己喜欢的知识,搞好职业技术教育。 第三,提高家长认识。许多家长说,孩子不懂事,送到学校,你们只要给我照顾好别出安全问题就行。我家孩子是个宝贝,不能吵,更不能打。可以不学习。这样的家长,不改变认识,怎么管教孩子,谁敢管教他家孩子。 第四,给教师惩戒权利。严师出高徒。 一位教师说,放长远看,对老师而言,这些学生不过教书生涯的匆匆过客。对学生而言,读书生涯也不过是漫漫人生路的一段而已。谁又能断定谁的人生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