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十大老街 最老的已有2400多年 深厚的历史底蕴让人向往

 牛人的尾巴 2019-09-14

1、屯溪老街,老街并不长,却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也是黄山市内最热闹的商业街。老街建筑保持着传统的徽州古建筑风格,沿街共有280家店铺,大都为二层,属典型的下店上房,前店后坊形制建筑体量有10多万平方米。

2、万安老街,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万安镇,老街有1700余年历史,明清鼎盛时期店铺多达400多家,行业多达100多种,是当时徽州地区繁华的集市之一。万安老街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以久远的水街文化和古朴的徽派建筑而声名远播,享有“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街”的美誉。

3、晋熙老街,位于安徽省太湖县老县城南门之西,始建于南北朝元嘉末,已有1500多年历史。街道两侧建筑几经变迁,保持至今的为清代徽派建筑,店铺与店铺间一字相连,向人们展现了曾经的繁华。老街的建筑如屋檐、窗棂、天井等,都颇具特色,既有徽派建筑的古朴大气,又不乏江南水乡楼阁亭榭风格的柔美恬静。

4、渔梁老街,位于黄山市歙县,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当时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也是府衙官员们出门的必经之道,被称为“徽商之源”。这里因形态似鱼而得名。依山傍水,整条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两边店铺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街可见,排列井然,号称江南第一水街。

5、水东老街 宣城水东老街形成于明万历年间,全长不到千米,两边的房屋一派徽风。行走在有深深车辙的石板道,两边石墙陈旧斑驳,围墙长短如小令,屋顶上长满了瓦菘,老街内至今还保存着大量明清古建筑,青砖灰瓦,飞檐重叠,独具匠心,一切都透出历史的痕迹,使老街平添古意和徽风皖韵。

6、孔城老街 坐落于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境内,已有1800多年历史。总长约3公里,街道宽度为3米左右,街、巷、弄路面均为麻石所铺,总面积17万平方米。店铺房舍皆为青砖灰瓦,多具飞檐翘角,木镂花窗,栉次鳞比,颇具江南水乡特色。

7、亳州老街 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因为地处老城北门,亳州老街又称北关古街。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大街小巷多达一百余条,俗称“七十二条街,三十六条巷”,被誉为“小南京”,老街的部分地名也是十分具有特色。其实光听那些街巷的名字就特别有意思:“幅铺市”、“花子街”、“干鱼市”、“竹货街”、“打铜巷”。

8、尧渡老街,位于安徽省东至县尧渡镇中心北部,距今已有2400年历史。为徽派建筑的代表,与张溪老街(张溪镇)、东流古街(东流镇)并称为东至县三大历史文化街区。老街的路是长条形光洁的石板排列成的,屋宇是清一色的粉墙黛瓦,屋连屋,一对一的排列着,上面点缀着碧绿的青苔。

9、张溪镇老街,位于云雾缭绕的大历山北麓,烟波浩淼的升金湖之滨,背靠龙山岭,面朝张溪河,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人脉资源丰厚,张溪是水陆交通便利的集镇,也是物资商贸交流的闹市,各地商贾云集张溪老街。昔日的老街一度成为江南著名的小商品及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商品交易总额几乎占老东流县的五分之一。

10、东流古街,位于在东至县东流镇,是由东西、南北走向的两条古街交叉而成的十字街,东西880米,南北300米,宽3—5米,尚存明清徽派房屋建筑1000余幢,1989年列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晋代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在此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传世佳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