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死不睡杨,柳不进堂”,老祖宗给的忠告,还有适用吗?

 蓝马图书馆 2019-09-14

文|龙吟啸(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大家关注并转发分享)

如今大多数农村都是青山绿水、两层小楼,甚至还有独门小院;这样优美的居住环境,如果是在城市,那就是妥妥的别墅花园。但是在如今的农村,这样的居住环境却很常见。

对于农村人而言,红白喜事是大事,建造房屋也是大事,这里面都有许多讲究,甚至丝毫也马虎不得。其中,有这样一句农村俗语“死不睡杨,柳不进堂”,老祖宗留下的经验,还有道理吗?

“死不睡杨,柳不进堂”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在丧葬礼制上面,不能用杨树作为棺椁的木料;在建造房屋的时候,柳树不能用在房梁建筑上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老祖宗给的忠告,还有适用吗?原因其实很简单!

首先,“死不睡杨”

第一方面的原因:表达敬意

在传统的观念中,能够为死去的亲人用上一副好的棺木,不仅是给先人最好的敬意,也是体现孝道的一种方式;而传统优质棺木一般都是采用楠木、松木等优质木材,而杨树则会给人一种缺乏敬意的感觉!

第二方面的原因:重量轻、易虫蛀

众所周知,杨树在农村几乎随处可见,其生长速度快;但是采伐干燥之后,杨树的重量很轻,并且也很容易遭受虫蛀。

第三方面的原因:易腐烂

更为关键的就是,如果采取杨树作为棺木,当其放入泥土之中后,很容易被湿润的泥土浸润,进一步则会腐烂。在情感上,这是对逝去先人的一种大不敬。

因此,在农村丧葬上面,一般不会采用杨树作为棺木的木料。故而才会有这样的说法,即“死不睡杨”!

其次,“柳不进堂”

如今农村人建造房屋,基本上都是采取钢筋混泥土的砖块结构;但是对于古代农村人而言,房屋主体都是土坯墙,房梁用木材;条件好一点用青砖建造主体,房梁依旧是选用上好木材。在这个时候,农村老人却说“柳不进堂”;为什么说柳树不能用于建造房屋呢?原因其实无非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的原因:容易变形

对于古代农村人而言,建造房屋是一件重大的事情;而柳树虽然质地坚硬,但是处理不好却很容易变形。古代农村底层的工匠技艺略有欠缺,因此柳树无论是作为房梁,还是打造家居,都是非常容易变形、翘裂;因此,才会有“柳不进堂”这样的说法!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抗腐蚀力差,容易遭受虫蛀

如今打造家具的时候,会采用多种防腐技术,避免家具遭受虫蛀的侵害。但是对于古代农村人而言,无论是家庭的居住环境,还是家具的防腐技术,都有所欠缺;而柳树因为没有心材,其抗腐蚀力比较差,并且非常容易遭受虫蛀。因此老祖宗才会有“柳不进堂”这样的忠告!

第三个方面的原因:农村人的讲究

其一,“柳树”的“柳”与“流水”的“流”谐音

在古代农村人的眼中,家庭住宅本就是一个藏风聚气的地方,如果让“柳树进堂”,会给人一种“家庭财运”流失的错觉,为了规避这种风险,也是寻求一种心理安慰;因此才会有“柳不进堂”的说法!

其二,“柳树”的“柳”与“留住”的“留”谐音

在一些地方,举办丧礼出殡的时候,亲人会用“柳树”或“柳枝”,制作“哀杖”;想要“留住”逝去亲人的思念,因此“柳树”与“阴宅”、“死亡”相关,而平日里农村人居住的房间属于“阳宅”,“阴阳有别”,对于讲究的农村人而言,自然就会有“柳不进堂”的说法!

综上所述,表面上这句俗语“死不睡杨,柳不进堂”,看似有一点封建迷信的味道;但是追根溯源,其中却又蕴含许多朴素的生活知识。这些其实都是老祖宗们历经挫折之后,总结的宝贵经验以及生活知识。因此,这句俗语还是有些道理的!对于这句俗语,你们是如何看待呢?在你的老家农村,有这么这样类似的说法呢?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

(注:图片源自网络,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