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一麦”,这个小麦新品种超高产、高抗病、优质,名不虚传

 王屋山登跑人 2019-09-14

“中国第一麦”,这个小麦新品种超高产、高抗病、优质,名不虚传

在广大育种工作者的努力下,一大批高产小麦新品种相继问世并推向市场,为我国的小麦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许多小麦品种都存在一个最大的缺点--抗病性差,尤其是小麦赤霉病,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小麦主产区,赤霉病已经成为影响小麦产量最重要的因素。可喜的是,在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胡卫国博士的带领下,终于选育出一个超高产、高抗病、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郑麦136。以优质强筋小麦名扬全国,并获“中国第一麦”之美誉。

“中国第一麦”,这个小麦新品种超高产、高抗病、优质,名不虚传

品种特性

(1)品种来源:郑麦136是由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用矮抗58和济麦22进行杂交,选育的一个超高产、多抗中筋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08,201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审定编号:国审麦20190026。该品种遗传基础好,是一个多穗、矮杆,后期蜡质厚,稳产、广适、抗性强的新品种。

(2)苗期特性:郑麦136为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30~233天,幼苗半匍匐生长,叶色浓绿,幼苗分蘖能力强,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晚,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

(3)成株期特性:郑麦136株高74.7~80.4厘米,株型松紧适中,茎秆蜡质层好,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强,旗叶上冲,旗叶宽长。采光性能好。

(4)麦穗特性:郑麦136亩穗数36.8万穗,麦穗长方形,短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穗粒数35.4粒,千粒重46.4克。

(5)产量高:郑麦136适应性好,产量高,在连续多年的生产栽培中,经历了极低温、倒春寒、干旱、赤霉病爆发等多种自然灾害天气,均表现出高产稳产。

(6)适应性广:该品种由于抗病性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在河南、山东、安徽、陕西、江苏等多个省市冬麦区栽培。

“中国第一麦”,这个小麦新品种超高产、高抗病、优质,名不虚传

抗病性

郑麦136先后抵抗了纹枯病、赤霉病、锈病、严重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连续多年表现优质、抗逆、高产,该品种高抗赤霉病,中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纹枯病、白粉病等。是一个综合性状比较优秀的小麦新品种。推广前途前景广阔。

“中国第一麦”,这个小麦新品种超高产、高抗病、优质,名不虚传

品质特性

蛋白质含量12.77~13.16%,容重高达828~860克/升,远超国家收购标准790克/升。湿面筋含量25.1~28.3%,降落数值440~464秒,沉淀指数56~74毫升,吸水量59.5~63.2毫升/100克,形成时间3.2~4.5分钟,稳定时间4.0~6.0分钟。各项指标都达到优质麦标准,粮食企业欢迎,售价比其它小麦高0.1~0.2元。

“中国第一麦”,这个小麦新品种超高产、高抗病、优质,名不虚传

产量表现

2015~2016年度区试,平均亩产558.4千克,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3.7千克,2018~2019年度1200亩生产田,平均亩产796公斤。产量比相邻地块亩产多200~300斤。

“中国第一麦”,这个小麦新品种超高产、高抗病、优质,名不虚传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的适播期在10月上中旬,最佳播期在10月6~16日,每亩保苗15~22万株,亩施45%(15-15-15)三元素复合肥40~50公斤,春季返青后,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苗期做好纹枯病和蚜虫的防治,后期注意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

适宜种植区域

郑麦136是一个广适型品种,可在河南、山东、安徽、陕西等黄淮地区早中茬中高肥水田块种植。

特别提醒

任何一个新品种都有其适宜区域,在大面积种植前,一定要先做小面积试验,然后再推广。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问题,欢迎加入“睢阳农科服务圈”进行咨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