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魏洛阳城的考察及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讲座纪要——首届“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系列报道(六)...

 历史探奇 2019-09-14

  2019年8月21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钱国祥研究员在辽上京考古工作站为首届“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和辽上京考古队师生做了题为“北魏洛阳城的考察及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的讲座。钱国祥研究员长期担任洛阳汉魏城队队长,在城市考古领域有深厚的经验与心得。本次讲座主要围绕着汉魏洛阳城数十年来的发现、研究展开。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董新林研究员主持,浙江大学李志荣副教授全程参与了研讨。

  讲座伊始,钱国祥先生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洛阳地区的地理概况,帮助大家理解洛阳地区作为古代的“地中”所具有的各种区位条件,以及与周边其它都邑的位置关系。其次,钱国祥先生又带领师生们回顾了汉魏洛阳城的历史沿革,指出文献和考古的双重证据表明,这座城址的始建开始于西周,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时期都曾经作为都城而存在,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在简要回顾了城址的地理和时代变迁后,钱国祥先生向大家重点介绍了汉魏洛阳城数十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1950年代,阎文儒先生曾经对城址进行过踏查。1961年,城址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翌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出人员开展调查发掘,钱国祥先生将此后五十多年的发掘研究划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工作的重点是对汉晋大城进行勘探,发掘个别重点遗址,厘清城址的整体格局与街道网络;70-80年代,发掘道路、水系以及金墉城开展了工作;21世纪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北魏宫城,同时配合大遗址保护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在诸多的考古成果中,钱国祥先生重点介绍了早年发掘的北魏一号房址(太庙)、陵云台、南郊礼制建筑(灵台、明堂、辟雍、太学遗址)、永宁寺,以及近年开展工作的北魏宫城阊阖门、太极殿等重要发现,并展示了出土的各类代表性遗物。同时以近年开展工作较多的北魏宫城核心区为例,指出汉魏洛阳城自曹魏时期开始就确立了单一宫城居北居中的布局,对此后宫室“建中立极”、“三朝五门”的规制有深远影响。

  在讲座的过程中,钱国祥先生结合辽上京城址的发掘,重点强调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关注城址的沿革。钱国祥先生通过对宫殿、城门、城墙等遗迹的解剖,向大家展现了如何厘清单体遗迹的历时性沿革,进而逐步扩展到整个城址的布局演变。二是考古发掘要与建筑考古紧密结合。在介绍发掘的重要建筑遗迹时,钱国祥先生均将考古发现和建筑复原研究相对照,带领大家识读发掘出的建筑遗存中各类迹象的意义,并剖析相关的建筑复原成果的合理依据及不足之处。

  讲座结束之后,钱国祥先生又与大家展开了热烈的互动,继续讨论了汉魏洛阳城整体形制演变的关键历史节点、后代建筑对前代建筑的改建、建筑方位角度的变化、四夷馆的布局等问题。此外钱国祥先生对大家关心的考古工作中面对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发掘时探沟的布设与安防措施、室内整理时对早年发掘资料的保存利用等也都做了详细说明。 

  近三个小时的授课与研讨结束时,已近深夜。通过钱国祥先生的此次授课,大家不仅了解了汉魏洛阳城的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更体会到了城市考古的基本方法,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城市考古工作奠定了知识和理论基础。

图/文:岳天懿

审 稿:董新林

责 编:荼 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