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育孩子的三个理念

 沧海一粟1951 2019-09-15

养育孩子的三个理念

教师博览

作者 绚之平淡

很喜欢这个育儿理念:三年过后,你会发现,除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外,你买的其他东西都贬值了。十年以后,你会发现,除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外,你买的其他东西不知道扔哪了。二十年后,你会发现,你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成全了一个熠熠生辉的生命!当那些奢侈品被称作“旧衣服”,那些高端产品被称作“过时货”,你会发现,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才是永不过时的奢侈品!

孩子不只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对孩子的教育,全世界的父母们越来越重视,尤其中国的父母。

自从自己有了孩子,看着她红嘟嘟的小脸、红艳艳的小嘴,真希望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她,内心也期待她将来成长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优秀的女性。如今,她13岁了,静下心来总结如下三个育儿理念。

最好的学区房是家里的书房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除此之外,我认为一个家庭要有一个书房,父母能给孩子一生最重要的礼物,那就是阅读的习惯。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就形成了终生学习的习惯,一定会比只重视成绩和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无形中,父母是送给了孩子可以飞翔的翅膀。

回想过去的13年,我的孩子几乎每天都读书。学龄前,从14个月到6岁前,我每晚给孩子读各种故事。上小学后,一年级以读绘本为主,如卡梅利多系列、兔子蹦蹦和青蛙跳跳系列、汤姆系列、十四只老鼠系列、斯凯瑞系列、弗洛格系列、西游记系列。二年级,桥梁书开始启动,很多纯文字书如马小跳系列开始出现在她的生活里。三年级,纯文字书占了主体,童喜喜系列、国际大奖系列、彩乌鸦系列、笑猫日记、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系列、新教育一年级系列、郑渊洁系列。四年级阅读了哈利·波特系列、曹文轩系列、丁丁历险记系列、罗尔德达尔系列、几米系列等。五、六年级是小学的高段,开启四大名著的经典阅读之旅。一开始选《西游记》,这本书很好读,我和孩子每天读两章,也花了3个月才读完。《水浒传》经过了100天左右完成,人物太多,于是配上田连元的评书辅助。阅读是视觉的,评书是听觉的,听完评书后很多人物在她心目中立体和丰满起来。《三国演义》是我们经历的最难的一本书。第一次看完一章后我就放弃了,因为文言程度太高。几个月后,第二次拿起《三国》,挑战完两章就又败下阵来。但阅读也是要讲策略的,暑假时间充裕一些,我们听了一个《三国》导读课程,之后花了三个多月终于读完了。并且因为喜欢,她又读了第二遍。《三国演义》过后,没想到她开始了《三国志》的批注性阅读,每页书上都写了很多字,每个人物都做了思维导图,最后每个人物都配一首诗来评价。例如曹操的诗是“汉末时节雄豪起,唯有先主统北方,招揽人才用其智,最是人杰大丈夫”。刘备的诗是“贩屐织席出身低,建蜀有和会人才。天下英雄齐聚处,先主仁德美名传”。诸葛亮的诗是“草庐之奇才,卧龙天下传。辅禅报先主,闪耀智慧星”。虽然还显稚嫩,但这样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也着实让我惊喜。《红楼梦》的阅读是在六年级完成的,现在初一的她又开始读第二遍,看来是真的喜欢。能喜欢上《红楼梦》的孩子,阅读品味应该是不低的。

除了国内书籍外,我们也打开了国外的经典。陪她读莎士比亚,读雨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汤姆叔叔的小屋》《格列佛游记》《鲁滨孙漂流记》等。无形中,期望她将来“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读宇宙文章”。有了这样的目标,我愿意铺好台阶,孩子可以拾级而上,欣赏人类文学天空中的星光闪耀,呼吸高处那清冽的自由空气。

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头十年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培育一个孩子最好的时间也是前十年。从孩子出生到小学,这十年左右的时间,是父母培养孩子的黄金期。在过去十多年中 ,我最为重视三个时间段:一是每天晚上,二是周六周日,三是寒暑假。

小学的每天晚上,除了读书外,我会选一两项活动陪她玩。这就是我们家庭教育中总说的“陪伴”,如果要求高一点,我希望自己做到有质量的陪伴。一对总看手机的父母与一对总和孩子一起玩的父母,陪伴质量是不一样的;一对总看电视的父母和陪孩子看书的父母,陪伴质量是不一样的。有时,家长的陪伴需要一些道具、一些设计、一些准备。例如我会把各种棋类搬回家,会把各种彩笔买回家,会在硬盘里储存一些适合孩子看的经典影片,会把一个电冰箱纸壳做成一个家、一个花园,会把废旧报纸加工后制作出一幅中国地图。孩子最喜欢的父母角色是玩伴,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老师。孩子是否期待和你在一起度过放学后的时光,是否完成作业后充满期待地问你“妈妈,我们今天玩什么”,可以看成是你陪伴质量的一种检验。

小学的每个周六周日,我会选择一天带她出去玩。这需要爸爸妈妈提前浏览各种信息,熟悉各种活动,之后再和孩子商量,让她选择玩哪个。看着她周六周日玩耍的笑脸,我由衷地开心,似乎尽到了一位母亲该尽的责任。是啊,孩子听过、看过的会忘记,但自己亲自做过的则会留在大脑里,再说好动也是孩子的天性,符合天性的东西就一定会让人快乐、幸福。实际上,作为母亲的我只是单纯地喜欢看着她玩,越来越觉得会玩也是一种能力,希望她将来能快乐地打发自己闲暇时光。现在的她,会画画、跳舞、手工、游泳、滑雪、羽毛球……想象将来工作后的闲暇时光里,她拿起画笔、穿上舞鞋、各种运动流汗,应该是幸福的。甚至有时想当她失恋痛苦不堪时,工作不顺心时,情绪低落时,这些爱好可以让她平静下来,度过一段困难时光,再抬头看世界时依旧眼神清亮,信心满满,这就够了。

寒暑假也是我非常重视的时间,甚至认为一年中长达三个月左右的寒暑假是人与人拉开差异和差距的黄金时段。寒暑假中,一家人总会挑一段时间去旅行。无形中,可能老祖宗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了我们家潜移默化的生活方式。例如今年寒假,半个月来,她漫步在夏威夷的最美海滩,倾听珍珠港的故事,游走在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渔人码头和硅谷,观看好莱坞的环球影城和星光大道,玩乐于迪士尼乐园,参观最美校园斯坦福和加州洛杉矶分校,和美国寄宿家庭生活五天,参加美国中学课堂五天……孩子爸说游学太贵,我却不这么想,我想是用金钱才能让你有见识美国学校和家庭的机会,而这是我们单独自由行无法做到的。想当初,我一年来在美国课堂都没有发过言,而十几岁的她已经可以勇敢地在众多美国人面前发表演讲。我是骄傲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就是这样每天、每周、每年的陪伴,我相信她的未来。父母的有效期大概只有十年,上了初中后,更能影响她的应该是学校、老师和同学了。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网上看到有一位年轻的妈妈请教沉寂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也不爱学习,怎么办?”法师反问:“你复印过文件吗?如果复印件上面有错字,是改复印件还是原件?”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看着孩子就知道父母会是什么样,看着父母就知道孩子会是什么样。因为道理很简单,原件什么样,复印件就什么样。

这个道理在孩子小的时候显现得并不明显,但孩子十多岁时,再回头看,原件和复印件都已经很是明晰。拿着这个理论去观察别人家的孩子和父母,也非常准。是啊,人的成长是一步一步显现的,甚至需要往回看,才能清晰地看出一个人那条隐性的成长路线。

我一直觉得孩子幸福的底色无非两个要素:爱与安全感。这两个底色的奠定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之后一家人在一起吃很多次饭,说很多话,拥抱很多次,玩很多次,旅行很多次。这很多次的在一起,就给了孩子幸福需要的爱和安全感。爱的能力的形成就是知道爸爸爱我,妈妈爱我,这对于一个孩子简直等于全世界都爱他。他就不会患得患失,焦虑不安,童年时流进很多爱,将来也会流出很多爱。

作为原件,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优秀?那请输入优秀的自己。自律?那请输入自律的自己。努力?那请输入努力的自己。一对懒惰的父母,邋遢的房间,病色的面貌,和一对忙碌高效自律的父母,给孩子的是不一样的世界和世界观,不一样的价值和价值观。一对父母的习惯和思维,很有可能就是孩子的习惯和思维。一直相信父母的以身作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事实上,这世界根本没有什么起跑线,每对父母就是自己孩子的起跑线。一对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榜样就是每日勤奋的背影,工作时积极努力的状态,一直不断向前向上的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