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到外地上大学,你会想念他(她)吗

 郑非梦妙文 2019-09-15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子连心,父子连心。看到这个话题就会想起这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觉得这首诗把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在父母呵护的安乐窝里成长起来的,哪怕到了十七八岁的年龄也从未离开过父母的视线,在父母眼里依然感觉还是个幼稚的孩子,还是需要父母羽翼的保护。

孩子上外地上大学,起码在离开后的一段时期内那种思念肯定是刻骨铭心的,尤其作为母亲眼泪是少流不了的。逐渐的父母和孩子之间会渐渐适应这种分离的状态。这对孩子来讲其实是一件好事,可以更快的成熟,更快的学会独立,可以尽快提高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毕竟孩子不能永远做温室里的花朵,需要到外面广阔的世界里去见世面长知识。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作为学子要有“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的勇气和魄力。要用实际行动和表现来减少父母对自己的牵挂。

不过现在通讯网络发达,如果家长想孩子了完全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的方式来互相慰藉彼此的思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