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旁若无人唯燕子,不知有汉是桃花

 文山书院 2019-09-15

1108

旁若无人唯燕子

不知有汉是桃花

                                                刘正平/文           

       前几天本博客介绍过高拜石篆书七言联“闲拈蕉叶书唐句;偶傍梅花诵楚辞”,并总结过:总体来讲,其篆书圆润流畅,结体自然得当,与同时期大陆诸书家作品相比,有安详沉静之态,无哗众取宠之躁,兼得小篆与金文之美,这正是书家学养使然。今天又看到一幅高氏作品,简单说一下。

      高拜石金文七言联,拍品见香港中环拍卖有限公司2019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书画专场。

       款识:冒辟疆赠邓肯堂句,秋窗无俚,集金文书之。嬾云高拜石辛卯中秋作于台北。钤印“高拜石印”等。

        此联看去比较陈旧,所署辛卯当在1951年,也未见释文,好像很神秘,本博客认为,此作应该是赝品。不信我们再看下一幅高氏作品。

      见于台湾富德 2015年春季拍卖会“ 春意耀彩”专场的高拜石、匡仲英“金文对联、雪梅翠竹”:

       拍卖公司说明:高拜石、匡仲英“金文对联、雪梅翠竹”:立轴,纸本。尺寸:137×33.5cm×2;97×35cm。

      钤印:1.拜石长寿(朱)、懒云(白)、古春风楼(朱)、自作工而学字(白)、高氏曰利(白)、肖形印(白)2.匡时之印(白)、仲英大利(朱)、乐安后人(朱)。

      款识:

      1.邓肯堂赠冒辟疆句集,古今文字为之。懒云高拜石,辛丑(1961年)五月。

      2.太平鼓角静无哗,直北旌霓望眼赊。无补时艰深愧我,一腔心事托梅花。荆园植梅为添翠竹并拈刚直公诗书于其上。七十一年(1982年)七月,自美归国日,在凤山,仲英匡时。

        “有图有真相”会不会是高氏写了两幅呢?本博客存疑。其中用印也不同。前一幅作品用笔有些迟疑,结体也不如下面一幅空灵。而有些地方又有刻意模仿的痕迹。又如“人”、“知”、“汉”几个字的细微处。

         说说此联的出处。此联出自冒襄《赠如皋冒征君》诗冒襄(1611年4月27日-1693年12月31日)

旁若无人惟燕子,不知有汉是桃花

绝少人处山偏好,每到花时酒正香。

        冒襄(1611-1693),《清史稿·冒襄传》:

       冒襄,字辟疆,别号巢民,如皋人。父起宗,明副使。襄十岁能诗,董其昌为作序。崇祯壬午副榜贡生,当授推官,会乱作,遂不出。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并称'四公子'。襄少年负盛气,才特高,尤能倾动人。

        上面“才特高,尤能倾动人”说得特别简略,冒氏在明末清初,与陈圆圆、董小宛在秦淮河演绎了才子佳人的故事。“”篆可作“唯”或“隹”。高联作“唯”。《说文》:惟,凡思也。方言曰。惟、思也。这个意思现在用“维”。“维”、“惟”、“唯”金文中均可作“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