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衣、食、住、行40年(彩色年代)

 zzm1008图书馆 2019-09-15
快门声声
关注

衣、食、住、行40年(彩色年代)

2019-01-19 阅读2544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承接


上篇《衣、食、住、行40年》黑白年代很受欢迎,诚心答谢读者再发中篇《衣、食、住、行40年》彩色年代

黑白胶卷、彩色胶卷、数码相机,摄影记录方式的演变恰与改革开放40年同行。此篇“彩色年代”全部是用彩色胶卷记录,通过底片扫描仪呈现给大家。

彩色年代的时间跨度大概为1987年-----2013年。

  每一张胶片都是心血;每一声快门都是心跳。

扔掉了一面袋儿彩色负片底片,留下了百十来张照片。都说摄影容易,可那是日日夜夜的等待、酷暑寒冬的坚守,它是岁月的积累,时光的定格,每一卷胶片都像自己的孩子,然而对子女的终极爱护就是放飞,实现它的价值=交流。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88年北京宣武门上斜街,墙上雷锋的色彩与光芒还没有褪去……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90年代二环路上红夏利唱了主角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天安门西侧的南池子大街也被红夏利妆点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老人们在长安街红墙下晒着暖暖的太阳。当时的物质生活还不够丰富,老人也还不算多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清晨五点前,颐和园公交总站内头班车的司售人员开始为车辆加注热水。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3年我在古观象台上拍摄建国门立交桥上的公交车,外交公寓是当时最现代化的背景。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那是北京前门箭楼下是一个很大的公交总站和停车场。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87年在第三届北京春节龙潭湖庙会上,我开始用彩色胶卷拍照。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白塔寺是老北京的一个标志。1998年,当时的情景刻在了记忆中。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1年宣武门大街,现在感觉那是一种和谐与幸福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0年菜市口,大雪中卖烤红薯的外来人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90年代西单商场,男人穿花衬衣还是件很雷的事情,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4年我在紫禁城护城河旁碰到一位老人钓到了”大白条“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广安门内大街拆迁前的婚纱照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90年代私营餐馆陆续改造升级, 西单辟才胡同口的“忆苦思甜大杂院”在那时可谓别出心裁。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北新华街北口红火的“天天过年”个体餐馆是北京较早的个体餐馆之一。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3年北京市五环内开始实行禁放。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一位中学生在中国科技馆观看集成电路,电脑走入家庭。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电脑286、486开始淘汰,电脑进入奔腾时代。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北京最有名的露天冰场什刹海,许多滑冰人都是租冰鞋的。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雪后的什刹海总是那样诱人,现在等场雪很难了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7年,北京郭沫若故居前,外国游客在三轮车中等待胡同游出发。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5年,北京宣武公园一对老人在悠闲的搭讪……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5年,北京天宁寺立交桥下。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西琉璃厂路口,90年代中期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8年,北京南池子大街。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5年,北京宣武区绒线胡同。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4年,北京宣武区平坦胡同。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8年,北京琉璃厂西口。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北京崇文区蒲黄榆过街桥下。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8年,故宫东侧一位女子对着高墙在练习网球,那时的游人还不多。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高墙的另一侧京胡弦起《锁麟囊 》由远而近。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每逢年节“磨剪子抢菜刀”的吆喝声便在胡同响起。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冬储大白菜渐行渐远,但到了季节人们还是习惯买上一些。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曾几何时电话亭还是摄影的时髦道具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90年代西单电信营业大厅。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各种样式的电话亭一度遍布街头。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新千年到来,人们在王府井大街电话亭道一声祝福。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移动电话开始走进市民生活。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在新发地一位菜农老板用手机报送成交的喜讯。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9年,宣武区菜市口胡同,那时的孩子还没有当下的学习压力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90年代初的北京潘家园市场。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2001年北京厂甸庙会开始恢复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春节庙会也是老北京的回忆。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眼疾挡不住麦当劳的诱惑,洋快餐一度颇受追捧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7年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前。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90年代北京的那几场雪……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长安街,北京市第一条公交专用道开通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前门游1路旧址,北京土著和外地游客都熟悉的地方。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国庆50周年大庆,北京红线胡同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8年,北京西单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庙会茶馆来了“老外“,茶官儿还是那么传统,一旁喝茶的是翻译……?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下岗再就业,改革开放中抹不去的记忆。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历史革命博物馆前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老一辈人对人民代表的选举还记忆犹新……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e国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接下来就是顺丰、京东、圆通……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一对年轻人在北京和平门地铁观看当天的报纸,时光迈进20世纪。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人民摄影 报的头版是春运的大照片。春运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与集中表现,多少人的抛家舍业背井离乡,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一代人辛勤的付出,成就了GDP高速增长。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一位年轻人走过天桥剧场,因非典肆虐《猫》停演了,但生活还在继续。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器材:Plustek OpticFilm 8100

  北京翠微商场,大红的绸缎被面印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

胶片之后


在我国彩色胶卷主宰摄影市场十余年后渐渐退出,它记录了这段不可复制的《彩色年代》,向彩卷

在整理胶片的同时也在回忆过往,反思我的摄影历程。我可以拍些什么?我应该拍些什么?我拍了些什么?有欣慰、有后悔。

扔掉了 1000余卷彩色胶片,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是十余年的生命,在当时也是分量很足的银两。

凤凰涅磐,新媒体、美篇让沉睡的胶片出现在千万手机屏端,让照片发出我微弱的声音。摄影不可以沉溺于娱乐消遣,无声便是死亡。

整理记忆、回望过往,重整行装再起航。

下篇预告:《数码时代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