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时敦煌的那些熊孩子——抄书喝酒还收费、课余时常想菇凉

 zpin 2019-09-15

敦煌文献中有不少反映敦煌地区学生生活的资料,

李正宇先生的《敦煌学郎题记辑注)一文中,

汇集了144条唐宋时期的学郎题记,

通过那些题记,

我们可以一窥唐宋时期敦煌学生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

注:文中引用文献P.表示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所藏敦煌文献伯希和编号,S.表示伦敦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文献斯坦因编号,“北图”表示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文献编号,“散”表示王重民编《敦煌遗书散录》所收敦煌文献编号。

唐宋时敦煌的那些熊孩子——抄书喝酒还收费、课余时常想菇凉

莫高窟第148窟-童子嬉水-盛唐

摄影:樊雪崧

习字日常功课

学生入学,首从识字、习字开始。习字一是巩固所识之字,一是练习书法。唐宋时期,纸张缺乏,学童习字大多利用废弃的官私文书的背面,因而不少敦煌文献的背面,都有学生习字。习字的底本有《千字文》、《百家姓》、“上大夫”等。

P.3145有:

上大夫,丘乙己,化三千,七十二,女小生,八九子,牛羊万……

P.3806有:

上大夫,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二小生,八九子,可知其礼也。

这些字笔画简单,易记易学,又能练习基本的文字笔法,为唐宋时期敦煌地区流行的习字方法之一。不仅敦煌如此,其他地区也是如此。

唐宋时敦煌的那些熊孩子——抄书喝酒还收费、课余时常想菇凉

P.3145-2上大夫丘乙己

S.2703正面为唐代官府文书,有天宝八年(749)及乾元元年(781)款署,卷背习字,其中某童所写者1291字,某老师所写者157字(包括老师所书范字、日期及批语)。习字底本为梁周兴嗣《千字文》。今残存“光、菓、珍、柰、李、菜、重、芥、曹、海、酸、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崐、岗”等26字。

通过此卷分析,可知唐代学童习字大致过程。唐代学童习字,基本是每日必修,日日不间断。每日写3-5字,每字反复练习30到10遍。其方法是,先由老师写出日课范字,范字一般写3-5字,每行顶端和中段各安排一个范字,每一范字下留出一定空白,供学生摹写。每日练字完后,交由老师批阅。老师在在日课作业末尾写一“休”字,和今日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时写一“阅”字大体相类。有时老师还对学生的习字加批语,如本卷就有老师批语“渐有少能,亦合甄赏”,意思是“逐渐有了进步,应当给予奖励”。

唐宋时敦煌的那些熊孩子——抄书喝酒还收费、课余时常想菇凉

为什么被先生打屁屁啊?莫高窟第468窟-北壁东侧-九横死部分-五代

摄影:孙志军

抄书喝酒还收费

唐五代时期,虽然印刷术已问世,但并未普及,学生所用课本仍然主要靠抄写。

一种是自己抄,抄完在后面写一题记,这种题记有多则,如:散665《论语集解卷第一》末题:

大中五年(851)五月一日,学生阴惠达受持诵读,书记

S.707《孝经》末题:

同光三年(925)乙酉岁十一月八日三界寺学仕郎,郎君曹元深。

这个曹元深成年后任敦煌曹氏归义军第三任节度使。

P.3886有:

维大周显德七年(960)岁次庚申七月一日大云寺学郎邓清子自手记。

另一种是为别人抄,要收费,收多少,已无材料佐证。P.2825《太公家教》末题:

大中四年(850)正月十五日,学生宋文显读,安文德写。

S.705《开蒙要训》末题:

大中五年辛未三月廿三日,学生宋文献(疑即宋文显)诵,安文德写。

唐宋时敦煌的那些熊孩子——抄书喝酒还收费、课余时常想菇凉

莫高窟第79窟--窟顶东披-习武童子-盛唐

摄影:孙志军

S.2614《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并图一卷》末题:

贞明七年(921)辛巳岁四月十六日,净土寺学郎薛安俊写张保达文书。

抄写课本是一件极为枯燥的事,因而在抄写之余,难免要发发牢骚。有抱怨别人拖欠抄写费:S.692《秦妇咏》末题:

贞明五年(919)已卯四月十一日燉煌郡金光明寺学生安友盛写记

今日书写了,合有五斗米,

高代(贷)不可得,环(还)是自身灾。

北图宿字99(8374)《五言诗一首 赠上》:

写书今日了,因何不送钱?

谁家无赖汉,回面不相看。

有人则因为没有酒喝,就不愿认真抄写,敷衍了事,出错也不愿纠正:P.2621《事森》末题:

写书不饮酒,恒日笔头乾(干),

且作随疑过,即与后人看。

唐宋时敦煌的那些熊孩子——抄书喝酒还收费、课余时常想菇凉

P.2621-8写书不饮酒

P.3305《论语序》下题:

今朝闷会会(愦愦),更将愁来对。

好酒沽五升,送愁千里外。

学生李文段书一卷。

写书不饮酒,恒日笔头干;

且德(得)随意过,有错没看。

北位68(8442)《百行章》一卷尾题:

写书不饮酒,恒日笔头干,

且作随宜过,即与后人看。

当然,也有学郎比较谦虚,抄写完了还写几句自谦之词。

P.332《卜筮书》末有庚辰年(860)正月十七日学生张大庆题记:

首(手)恶笔若(弱),多有厥错,明师见者,即以却□。

唐宋时敦煌的那些熊孩子——抄书喝酒还收费、课余时常想菇凉

莫高窟第79窟--窟顶东披-顶巾童子-盛唐

摄影:孙志军

P.3780《秦妇咏》卷末显德四年(957)学士郎马富德题记:

手若(弱)笔恶,多有厥错,明书(师)见者,决丈五索。

也有雄心壮志

敦煌学郎题记中有不少立志读书的自勉诗。

如天复二年(902)敦煌州学学生翟奉达就写下如下诗句:

三端俱全大丈夫,六艺堂堂世上无。

男儿不学读诗书,恰似肥菜根尽枯。

P.2498《李陵苏武往还书》末亦有天成三年(928)学郎李幸思的题记:

幸思比是老生儿,投师习业弃无知。

父母偏怜昔(惜)爱子,日讽万幸(行)不滞迟。

唐宋时敦煌的那些熊孩子——抄书喝酒还收费、课余时常想菇凉

P.2498-4学郎李幸思抄李陵与苏武书

唐宋时敦煌的那些熊孩子——抄书喝酒还收费、课余时常想菇凉

P.2498-6天成二年学郎李幸思抄完李陵与苏武书后写了一首诗

38年后,《宋乾德四年(966)曹元忠及夫人修北大像记》中记录,这个李幸思已经任“都头知弟子虞侯”了,可谓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北图生字26号(8347)有五言诗一首曰:

清清河边草,游(若水中)鱼,

男儿不学问,如若壹头驴。

指责那些无所事事,不好好学习的学生。

勤学在于惜时,P.T27背有四首学郎诗,其中一首言道:

人生一世只为逢,昨朝今日事不同。

但看后园桃柳树,花开能得几时红。

读书的目的在于立身成名,实现自我价值。

P.2746《孝经》末题(860年)翟脆飒诗:

读诵须勤苦;成就如似虎。

不词(辞)杖捶体,愿赐荣驱路。

唐宋时敦煌的那些熊孩子——抄书喝酒还收费、课余时常想菇凉

P.2746-1读诵须勤苦,成就如似虎,不词杖捶体,愿赐荣躯路

清楚表明学生读书的最终目的。翟奉达的诗中也写道:

躯体堂堂六尺余,走笔横波纸上飞。

执笔题篇须意用,后任将身选文知。

翟奉达后来成为归义军时期的历学专家,任归义军随军参谋兼州学博士。S.614《兔园策府第一》末题:

巳年四月六日学生索广翼写了

高门出贵子,好木出良才……

在吐鲁番阿斯塔那363号墓出土文书中,有唐景龙四年(710)学生卜天寿写卷抄有五言诗,其中一首写道:

高门出己子,好木出良才。

交□学敏(问)去,三公河(何)处来。

北图藏玉字91号(8317)《七阶礼佛名经》背亦见到同样内容的诗:

高门出贵子,存(好)木出良在(才),

丈夫不学闻(问),觀(官)从何处来?

看来,这首诗在唐宋时期,至少在西北地区广为流传,成为鞭策、激励学生的一首通俗诗。玉字91号背还抄有另一首五言诗,诗曰:

孔子高山坐,若水不欲(流?),

之(诸)男在(不)学闻(问),觀(官)从何处来。

唐宋时敦煌的那些熊孩子——抄书喝酒还收费、课余时常想菇凉

莫高窟第79窟--窟顶北披-倒立童子-盛唐

摄影:孙志军

北图位68(8442)(百行章》一卷尾题:

学使郎身姓(性),长大要人求,

堆亏急学得,成人作都头。

赤裸裸表明学生读书目的就是步入仕途。读书与入仕,象两根红线,牵动着每一个学子的心,读书是手段,入仕才是目的,只有入仕,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途径。

如果说上述学郎诗过于直露,表现出学生的稚嫩。那么S.6204所抄薛彦俊诗却含蓄地表达了那一代学生的情怀,其诗如下:

童儿学业切殷勤,累习诚望德(得)人钦。

但似如今常寻诵,意智(?)逸出盈金银。

不乐利闰(润)愿成道,君子烦道不忧贫。

数年读诵何得晓,孝养师父求立身。

勤苦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出人头地(得人钦),立身扬名。学好了进士及第,就成为姑娘们心中的白马王子,《下女夫词》是唐代敦煌地方举行婚礼仪式上的歌词,其前半部分是男方到女家迎亲时的问答,P.3350《下女夫词》中就有如下问答:

女答:本是何方君子,何处英才?精神磊朗,因何到来?

儿答:本是长安君子,进士出身。选得刹史,故至高门。

唐宋时敦煌的那些熊孩子——抄书喝酒还收费、课余时常想菇凉

莫高窟第329窟-西龛外北侧-化生童子-初唐

摄影:孙志军

课余时常想菇凉

当然,及第之前只有想姑娘的份了。年龄渐长心理成熟,敦煌那些在学校里潜心读书的莘莘学子,也按捺不住春情萌动,P.262《吉凶书仪》末有题:

寸步难相见,同街似隔山,

苑(怨)天作河(何)罪,交(教)见不交(教)连(怜)。

此诗抄写于唐大中三年(859),没有抄写人署名,或许写诗人实有恋爱对象,或许仅为抒发个人情怀,但这短短的四句五言诗,却将一个学生思念恋人又见不到恋人那种落莫愁怅,若有所失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北图玉91(8317)《七阶礼佛名经》背亦有诗:

那日(?)头见,当初便有心。

数度门前过,何曾见一人。

P.3305《论语序》下也有五言诗:

可连(怜)学生郎,其(骑)马上天唐(堂),

谁家有好女,嫁以(与)学生郎。

这两首诗将学郎们对爱情婚姻的向往表白得更加直露。类似这种由学生自己创作的爱情诗,在敦煌学郎题记中虽然不多见,但毕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情窦初开的学郎们,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躁动和不安。

唐宋时敦煌的那些熊孩子——抄书喝酒还收费、课余时常想菇凉

莫高窟第220窟-南壁-化生童子四身-初唐

摄影:孙志军

无聊讽师戏同窗

学生毕竟是学生,在学习之余,他们也常常搞些恶作剧,或嘲讽老师,或戏谑同学,天真顽皮,跃然纸上。唐政府规定,学校每十天为一旬假,估计敦煌地区学校也大体如此。因而学生们在紧张、繁重的学习之余,希望早日放假,以便轻松轻松,缓解一下紧张的学习情绪。

P.2622《吉凶书仪》末题:

竹林清郁郁,伯(百)鸟取(趋)天飞,

今照(朝)是我日,且放学生郎归。

有意思的是,在吐鲁番出土阿斯塔那363号墓文书中,也有类似诗句。唐景龙四年(710)卜天寿写卷抄有五绝一首:

书写今日了,先生莫咸池(嫌迟)。

明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

可见,希望早日放假,犹如今日学生期盼早过周末,成为古今学生的共同心理。

P.T27卷背抄有两首学郎诗,则是学生嘲讽老师之作:

阿师本是阎家儿,解甚不知得处书(诗),

今朝遣人轻轻问,后问之时心莫疑。

先生本是□□歌,逐日书字甚要他。

写经早粆不得吃,三时趁时费鞋靴。

看来这位阎先生不是教学方法不得当,就是学识真有问题,否则,学生不会如此嘲讽他。

学生一边嘲讽老师,一边又在同学中以自己读书多作炫耀,

P.3486《开蒙要训》背题:

须(谁)人读自书,奉上百疋罗。

来人读不得,回头便唱歌。

S.728《社司转帖》有另一位学生李再昌夸奖学郎张富千的聪明用功的诗:

学郎大歌张富千,一下趁到《孝经》边,

《太公家教》多不残,貗猡□儿实乡(相)偏。

唐宋时敦煌的那些熊孩子——抄书喝酒还收费、课余时常想菇凉

莫高窟第85窟-窟顶东壁-橦伎-晚唐

摄影:孙志军

还有学生趁同学不注意,便在他的课本上写上几句诗,搞恶作剧:

今日书他智(字),他来定是嗔。

我今归舍去,将作是何人?

明知同学知道后要生气,却又装作一本正经。

也有学生拿同学开玩笑。P.T27卷背有:

学郎汉,郭会昌,看看一似憨头狼。

世间薄酒总饮尽,一朝出来褥(辱)城隍。

这些即兴之作,散发出浓浓的学生味,天真朴实,淘气顽皮一展无余。

学郎们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虽然充满激情,但仍显得单纯、幼稚。敦煌归义军时期的历法专家翟奉达,晚年读到自己学生时期的诗作,感慨地写到:“幼年之作,多不当路,今笑今笑,已前,达走笔题撰耳,年廿作。今年迈此诗,羞煞人,羞煞人。”

文 | 杨秀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