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化课外阅读贴切地感受文字的意涵和文化的魅力

 昵称32937624 2019-09-15

以今年秋季开学使用的高一年级语文教材为例,上海被列为教育部划定的首批参与使用新教材的城市。新编的高一年级语文教材除了精选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名篇,注重题材的多样性和体裁的覆盖面(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首次将课外阅读单独编列成一个单元,用教育行家的话说:“跳出课本多读书”。

在我看来,强化课外阅读益处多。那句“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多少反映了时下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逆反心理。按理说,相比其他学科,语文更具社会性、想像力、包容度,与学生成长期的生性好奇、理想追求、思维活跃是相吻合的。学生的那种逆反心理源自多年一贯的应试教育,它使语文教学淡化乃至放弃了对教材中经典作品的人文性、审美性阐释,犹如七宝楼台,由篇章、段落、词句一路碎拆,不成片断,价值式微。原本传世杰作竟变得面目可憎,味同嚼蜡,实难唤起中小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学习母语的激情。

倘要让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在新生代中培元固本,语文教学无疑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这项基础性的工作,彻底改变应试教育自不待言,同时还亟需名副其实地“减负”,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课外多读点古今中外经典作品,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篇一篇课文地讲解。以往的教材中,除了古诗词,每一课通常只有一篇课文,而新编的高一年级语文教材中,每一课则有对应相关好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在写作主题、手法上都有内在联系。一俟“跳出课本”,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无疑能够更多、更贴切地感受文字的意涵和文化的魅力。

从教育的架构来说,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并不存有鸿沟,相反,两者可以有机衔接,互为互补。在讲解经典作品时,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课外读点其他相关的作品,这不止是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还能使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和整合,对经典作品及其作者的把握更为全面、客观、准确。例如选入高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的鲁迅《祝福》,按规定的教学目标:理解文章的情节结构;重点分析祥林嫂的人物性格及其命运;把握社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倘若在教学中再引入沈从文《边城》、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等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乡村故事的不同风格写作背后,作家的思考点在哪里?爱心在哪里?批判性在哪里?名篇风格各异而内涵流贯的文字是如何彰显出一个完整的乡村社会的?这对高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拓展了视野,丰富了认知,更高层次上体现了学识。

按教育的阶位论,高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教育阶段。步入高中,意味着该学生已积累了小学、初中的知识,他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在高中阶段除了接受课本规定的教学内容,散发性地课外阅读,多层面地掌握古今中外的人文知识,将会为日后的大学生涯夯实基础。201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高中语文学习分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外国经典作家作品研习”等18个学习任务群,这些无一例外地与课外阅读相关。今年秋季高一年级新生使用的新编语文课本,正是沿袭这一思路的产物。德国著名学者雅斯贝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过:“决定教育成功的因素,不在于语言的天才、数学的头脑或者实用的本领,而在于具备精神受震撼的内在准备。”我想,有了丰富多彩的以古今中外经典为主的课外阅读内容,学生自然会日渐“具备精神受震撼的内在准备”,在人文基础知识方面有一个突飞猛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