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名方名称的来历(三)

 老阿更 2019-09-16

理法方药---中医学四大架构

古人讲,名不正则言不顺,想要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医经典名方的内涵,必须要从名称入手,了解古人创立这个方子的时代背景,相关系列方子之间的联系,才能从全景整体的高度,来掌握中医名方,在临床下笔开方时,做到“心中无杂念,下笔皆良方”的境界。

目前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大约200多张,前二讲给大家讲了数字命名法,六味地黄丸,八珍汤,十全大补汤,还有道家动物命名法的的大小青龙汤、白虎汤、朱雀汤、玄武汤,等等,今天继续给大家讲八卦命名的古方。让我们体会古人的智慧,中医体系的博大精深。

以中医术语命名的名方

大部分是描述药物的功效,它的含有都是从传统中医理论而来。

戊已丸:天干地支与五行

戊已代表土,也就是肠胃,以戊已命名即说明这张方子,具健脾和胃、止泻痢的功效。

泻白散:中医五行理论

中医认为肺属金,色白。这张方子有清泻肺热的作用,所以得名泻白散。

导赤丹:中医五行理论

中医认为心在五行属火,颜色是红色,古代称为赤色,这张方子的功效,就是引导心火从小便而去,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关系,所以命名导赤散。

耳聋左慈丸:面南背北,左升右降

人面南背北,左手的方位,就是东方,右手边是西方,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左升右降,左代表肾阴,右代表肾阳,中医讲左升右讲,左慈有滋补涵养肾阴的含有,肾开窍于耳,听力下降跟肾脏有关,所以命名为耳聋左慈丸。

左金丹:面南背北,左升右降

跟左慈丸相近,汪昂在《医方集解》这本书里讲,左金者,谓使金令得行于左而平肝也。故本方名称,是取泻火保金,强金制木,肝平则胃和之义。

左归丸:面南背北,左升右降

中医理论认为,肾有两脏,左者属水,右者属火,又称“命门”。而本方能滋养肾水阴精,故名“左归丸”。

温补命门之火----右归丸

右归丸:面南背北,左升右降

中医理论认为,肾有两脏,左肾属水也叫肾阴,右边肾属火叫肾阳或者命门。本方的主要功效,能温阳补人体的命门之火,所以命名为右归丸。

健步虎潜丸:动物取类比象法,五行相克

此方可使筋骨痿软的人健步行走,故名健步。古人认为“虎从风,都是下山猛虎,老虎有肃杀之气,老虎五行属金,五行中金克木,这张方子有治疗风湿骨病的作用,说明命名为健步虎潜丸。

泰卦阴在上,阳在下,阴阳交通,

交泰丸:易经八卦

本品可交通心肾,使心火能够下行温煦肾水,防止肾水过度寒凉,肾水能够上升,滋养心火,防止心火过旺。心肾交通安泰,故名取名交泰丸。

金匮肾气丸:书名出方

中医能补肾气的方子很多,本方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所以命名为金匮肾气丸。

九气拈痛丸:七情加寒热

九气指的是中医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以及寒热之气,7 2正好是9个,这九种邪气都会导致胃痛,所以命名九气拈痛丸。

坎卦代表肾水,离卦代表心火

坎离砂:易经八卦

本药系将铁落煅红,倾入各药煎汁中冷却制成。坎离在八卦中分别代表水火,表明本药可生火热、袪水湿风寒。本药外形似砂,所以命名坎离砂。

两仪膏:

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相,四相演八卦。

两仪系指阴阳,气属阳,血属阴。本方能双补气血,命名为两仪膏或两宜膏。

七宝美髯丹:

髯”指男子的须发。本药能补肝肾,乌须发,由七味药组成,故名宝美髯丹。

清金止嗽化痰丸:五行命名 肺脏属金

中医理论认为肺属五行之“金”。“清金”即清肺热之意,故名清金止嗽化痰丸。

金水宝:五行命名 肺脏属金

肺在中医脉象理论中属金,肾属水,故名。

五、以典故传说或成方的创始人命名

这类方子很多,每一个方子背后都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冯了性药酒、史国公药酒、雷允上六神丸、都梁丸等,马应龙痔疮膏、马应龙八宝眼膏、王回回狗皮膏、白敬宇眼药、梁财信跌打丸。季德胜蛇药片等。

六、根据君药的产地命名

如云南白药、泉州茶饼、绍兴大补酒、罗浮山凉茶颗粒等。

七、以成药性状命名

辟瘟解毒、消肿止痛的紫金锭,为固体纺锤形制剂,称为'锭剂',含雄黄、朱砂,色呈橙红,故名'紫金锭'。其他有:云南白药、紫雪散、红丸药、小金丹、一捻金、桃花散、碧玉散、碧云散、红棉散、红灵散、黑神丸、絳矾丸等。

八、以病名命名

以治疗疾病的名称来命名,可以让患者一目了然,就明白医生开方的意图。

如疟疾饮,主要用于疟疾的治疗。黄病丸,主要用于治疗血气不足之黄胖病。腹水丸,方中用药多有逐水泻下的作用,基本上是治疗腹水之专方。类似的还有迁肝片、流感茶、百日咳片、白带丸、鼻炎片、鹭鸶咳丸、羊痫疯丸、久痢丸、烂积片等。

九、以服用方法、剂量、时间命名

布袋丸:

将所用药物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二两,和药一起煮,侯肉熟,经于当风处悬挂,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之,所悬之药,第二日仍前法煮食,只待药尽为度。

川芎茶调散:用清茶送服,君药为川穹,主要功效为治疗多种原因导致的头痛。

牛黄噙化丸:含于口中慢慢融化咽下。

梅花点舌丹:原方中有白梅花,有开郁、和中、生津、解毒之效。使用本品时,多点舌噙服,故名。

榄葱茶:甘露茶:均用开水泡服。

九分散:本药含马钱子,有剧毒。服时不宜超过九分(一包量),故名。

七厘散:本药因药力较强,剂量不宜过大,一般用七厘冲服,故名。

八厘丸:每丸湿重1分,干重8厘。消瘀散毒。

一粒金丹:主治腰膝走注疼痛如虎啮。一粒服下,立验。

一粒珠:本药一次服一粒,故称之。同时又有喻速效之意,“一粒”即可。

午时茶:因习惯在端午日正午泡饮,故名。

鸡鸣散:本药因强调“黎明时服”,故名。

儿科专用成药

保幼化风丸、肥儿丸、牛黄保婴丸、小儿百寿丹、小儿肺闭宁、小儿化滞丸、小儿回春丹、小儿解热丸、小儿金丹片、小儿久漱丸、小儿康。小儿磨积散、小儿牛黄散、小儿四症丸、小儿香橘丹、小儿止嗽金丹、小儿至宝丹、小儿至宝锭、小儿紫草丸、婴儿保肺宁、婴儿平、婴儿消食散、育婴金丹。

妇科专用成药

安坤赞育丹、八珍益母丸、保胎丸、产后药、得生丹、调经丸、定坤丹、妇康宁、妇科金丹、妇科十味片、妇科五淋丸、妇女痛经丸、济坤丸、坤顺丸、女金丹、胎产金丹、通经甘露丸、痛经丸、益母丸、孕妇金花丸、止带丸。

中医讲四诊合参,望闻问切,讲八纲辨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讲理法方药,医理,治法,方剂,用药。这些都是一个合格中医必须掌握的,及每天都要用到的知识和技能。老百姓关心的如何让病没,靠的就是一张张方子。方子对了,病就没了。


懂中医,学中医,爱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