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疯狂的石头”——田黄。

 自华居 2019-09-16

《玉雕迷》一个有话题、有温度的和田玉爱好者交流平台

时光荏苒,蹉跎了谁的年华


寿山石是中华瑰宝,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
 


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田黄是寿山石中最名贵的一种,被誉为“石中王”或“石帝”。
 


自清朝以来,田黄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至宝,其价值非凡,在民国时期,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如今一块普通的田黄的价格也要几万元,精品的价格更是惊人,每克竟可达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

中国嘉德2013年春拍
寿山田黄石方章
3×3×5.5cm,重131克
成交价:RMB 13,225,000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寿山田黄石“九龙戏珠”钮玺
9.3×9.3×11cm;重1709.5g
成交价:RMB  109,250,000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董沧门刻恭亲王龙凤田黄对章
龙章3.3×3.3×8.6cm;
凤章3.3×3.3×8.8cm
成交价:RMB  71,431,120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清康熙 田黄冻双凤钮大方章

4×4×7.8cm
成交价:RMB  16,100,000

田黄螭龙钮印章
H:4.4cm W:22g
估价:260万
印文:仁者寿

田黄古兽钮印章
H:4.8cm W:33g
估价:380万
印文:华封老人

如何鉴别田黄

1 石形
田黄为河卵石。田黄从原生矿中剥离,被洪水冲击滚到河流中,受到河水冲刷与沙砾碰撞磨蚀,其棱角逐渐圆化,形态大多为次圆状,这与棱角状的山料以及次棱角状的残破积料(掘性石)有明显的区别。


2 石皮
田黄由于长期埋藏在水田中,经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其外表通常会形成厚薄不同、颜色不同的皮层,“无皮不成田”即指此种情况。


3 红格
田黄由于在河水中长期不断地运移,与基岩或其他各种砾石相互碰撞,普遍会形成一些裂缝,经三价铁离子渗透充填,则形成或深或浅的红色脉络即红格。通常所说的“无格不成田”即指此种现象。若山料暴露到地表,受地壳运动影响也可形成一些裂缝以及三价铁离子的充填,但数量很少。


4 次生色
田黄的原生色有黄、红、白、黑、灰、绿等,俗称黄田、红田、白田、黑田、灰田和绿田等,次生色有黄、白、黑等,以黄为主,这是由埋藏环境不同而决定的。


虽然次生色和原生色的色调有相同之处,但原生色里外一致,而次生色由外向内由浓变淡,集中于外层,特别是同一块田黄其原生色和次生色不同时,很容易区别,如“银包金”和“金包银”等。此外由于三价铁离子浸染普遍,无论什么颜色的田黄都带有程度不同的黄色(俗称黄味)。


5 风化黄铁矿
原生寿山石是火山热液作用形成的矿石,往往含有分布普遍的微量星点状亮黄色黄铁矿(FeS2),当其滚到河流并埋藏于水田中,受到长期风化作用,黄铁矿极易发生分解,最终变成褐铁矿(Fe2O3?nH2O),颜色由亮黄色变为黑褐色,该特征非常明显,可以作为鉴定田黄的重要依据之一。尤其是识别用山料磨制仿造的假田黄,甚为有效,但不一定每块田黄都能看到黄铁矿。


至于田黄的原生特征,如矿物成分主要为迪开石和珍珠石;质地比较好,有“温、润、细、洁、凝、腻”六德之说;萝卜丝纹发育,有“无纹不成田”之说。


但这些原生特征是其相应的山料所固有的,两者是一致的,没有区别,所以对用山料磨制作伪而成的假田黄,这些特征是无鉴定意义的。有人用大型仪器鉴定成分为迪开石或一见有萝卜丝纹就定田黄这是非常危险的。但这些原生特征对鉴别非田黄相似石是有用的,如叶蜡石、高岭石、滑石、绿泥石等。


总而言之,田黄的鉴定是比较复杂的,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分析,但关键是要抓次生特征,以便能准确地与当前大量的用相应的山料(主要是迪开石)磨制作伪的假田黄相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