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肤瘙痒发汗而解理论浅析

 中医药方便 2019-09-16

第 1213 期

作者 / 邹国明 江西中医药大学

编辑 / 许奇 ⊙ 校对 / 段瑞

皮肤瘙痒发汗而解理论浅析

作者 / 邹国明 

江西中医药大学 

皮肤瘙痒是一种无其他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皮肤瘙痒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感觉神经功能异常,临床上常分为局限性皮肤瘙痒和泛发性皮肤瘙痒。皮肤瘙痒症属中医“风瘙痒”,病名见于《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瘙痒候》,即:“风瘙痒,此由游风在于皮肤,逢寒则身体疼痛,遇热则瘙痒。”

1 中医发病机理探源

祖国医学对风骚痒发病病因和发病机理论述较多,大多认为发病病因由风邪所致。《内经》有“诸痛疮痒,皆属于心”“诸痛为实,诸痒为虚”的记载。《千金方》中对风骚痒病因病机进行了论述:“痒症不一,血虚皮肤燥痒乾,宜四物汤加防风……妇人血虚,或通身痒,或面痒,如虫行皮中……有脾虚身痒,本无疥癣,素非产褥,洁然一身,痒不可任,此乃脾虚所困”。《外科大成·诸痒》中痒分两类,如“诸疮痛痒,皆属于火”“又云风盛则痒……若风热内淫血虚作痒者,又当凉血润澡”。《伤寒论》中有三处提到瘙痒,但机理有所不同,但为我们通过汗法治疗瘙痒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一“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其二是《伤寒论》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其三是《伤寒论》第196条:“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综上所述,《伤寒论》中论痒三条,证机不同,但均为“不得汗”。

2 汗法在中医临床的运用

汗法是通过发汗辛透药物来疏解肌肤腠理、宣通肺卫之气、驱邪外出的一种治疗方法,属八法之一。汗法治病,古而有之,《史记》云:“疾之在股理也,汤熨之所及也。”《五十二病方》有治“伤痉”,时用“熬盐熨”使“寒汗出”的记载,汗法已多在临床上使用。将发汗作为治疗大法上升为理论,见于《黄帝内经》,它为汗法的形成、运用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如“汗之则疮已”“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邪可随汗解。”又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至于汗出机理,《素问》云:“阳加于阴谓之汗”。在汗法的使用时机上,云:“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

3 表证理论和汗法结合治疗皮肤瘙痒的机理

汗法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的因势利导治则的具体应用,姚梅龄老师根据瘙痒的病因病机,治时常以开腠解郁为第一要务,通过汗法使肌表彻底的持续的通畅,方能尽逐外邪。此外,尚需辨风寒暑湿燥火热等不同外邪,关键病机、症结病所,同时兼顾扶阳气益阴血等选方遣药,以达开腠理祛邪气,正气足邪自去之目的。临床常用辛温发汗之麻黄汤、桂枝汤,辛凉解表之银翘散、升降散,除湿发汗之麻黄加术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扶阳发汗之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养阴发汗之当归四逆汤、荆防四物汤等。凡瘙痒症伴有风寒、风热、燥邪、挟湿等表证,均可使用汗法,然而本法不是单独使用,往往需根据病情,结合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滋阴润燥、温经通络、健脾祛湿等方法,方能达到治疗目的。

4 病案举偶

患者吴某某,女,26岁。诉胸背部皮肤瘙痒反复发作3年加重半月,瘙痒在冬季明显加重,曾多次中西药口服、外搽治疗,疗效不佳,症状时轻时重。半月前,天气变凉,进而出现胸背部皮肤瘙痒。现症见:全身皮肤瘙痒,胸背部明显,局部皮肤干燥,见数条抓痕,局部见皮肤粗糙及色素沉着,遇冷加重,稍感恶风,恶寒发热不明显,稍口干、咽喉无明显不适,大便平,小便清,舌质淡,苔薄白,脉浮。中医诊断:风瘙痒,辨证为风邪外扰、营卫不和,治法:祛风止痒、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加减。组方:荆芥10g、防风10g、蝉蜕10g、桂枝8g、芍药10g、白蒺藜10g、地肤子10g、甘草6g,7剂,1日1剂,1日2次,水煎开30min。服药后瘙痒明显减轻。守上方加归尾10g,赤芍6g,再服10剂,煎服法同前。服药后瘙痒症痊愈,皮肤粗糙大减,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风瘙痒是中医外科常见的多发病,病因多变,但多因风邪外犯所致。本病病机为卫外不固,营卫失和,经络阻滞,肌肤失养。选方桂枝汤加减,用荆芥、防风、蝉蜕解表、疏风、止痒,桂枝、芍药调和营卫,白蒺藜活血祛风行气,地肤子清热利湿。诸药配伍,祛风解表,营卫调和,气血通达,肌肤得养,药对其证,故而获效。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江西中医药》2018年第4期第21-22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