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安徽的状元,光绪帝师,还是北大第一任校长,连陈独秀都是他的学生

 陈老虎5kkpvpu2 2019-09-16

提到北大校长,大家一定会想到蔡元培,胡适、蒋梦麟、马寅初等人,却少有人知道他,北大第一任校长——孙家鼐。

他是清朝咸丰九年的状元,光绪皇帝的老师,晚清的四朝元老,还是创办、保护京师大学堂的功臣,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育部长。

是他,第一个提出“盖学问乃天下万世之公理,必不可以一家之学而范围天下”的教育思想,打破了当时“独尊儒术”的思想禁锢,为后来蔡元培校长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开辟了道路。

他是满清状元,北大的第一任校长

1827年,孙家鼐出生于安徽寿州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的曾祖是乾隆年间的刑部郎中,祖父是贡生,父亲孙崇祖是地方上的教谕。

孙家对教育十分重视,孙家鼐6岁进入私塾读书,16岁入府庠,23岁成为拔贡,25岁中了举人。

不料,中举之后,一连几次会试,孙家鼐都名落孙山。

一直到1859年,33岁的孙家鼐终于在殿试中一举夺魁,成了咸丰帝钦点的状元。

关于孙家鼐中状元的事,还有点传奇色彩。话说,那一年,他进京赶考,殿试结束后,咸丰皇帝召见前十名考生,给他们出了一题:以大清立朝以来的兴盛为题,现场写一副对联。

孙家鼐略一思考,写道:

“亿万年济济绳绳,顺天心,康民意,雍和其体,乾见其行,嘉气遍九州,道统继羲皇舜尧;

二百载绵绵奕奕,治绩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飞五色,光华照日月星辰。”

一副对联,既歌颂了清王朝的丰功伟业,又把大清历代皇帝十分巧妙地嵌于对联之中,对仗严密贴切,自然浑成。

咸丰帝看后,频频点首,赞口不绝!惊呼:“妙!妙!妙!”

于是,朱笔一批,钦点孙家鼐为头名状元。

孙家鼐(中)

中了状元后,孙家鼐的仕途之路开始顺风顺水,1878年担任起光绪皇帝的老师,并长期执柄晚清文事,被誉为晚清文衡、一代帝师。

在“百日维新”中,孙家鼐作为保守派还被人批判诽谤过,但实际上,他却是旧时代改革家的楷模,是维新变法的参与者,是提出向欧美学习教育体制,以教育改革培养科技人才的第一人。

1895年战争结束,光绪皇帝开始通过教育试行改革。

次年,孙家鼐奉命筹建政府出版机构,其中包括一个图书馆,一个印刷厂以及一所学堂。这所学堂就是“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但是筹建后,由于守旧派,两年未能开课。

“京师大学堂”开课后,孙家鼐担任第一任管学大臣,被聘为总教习,可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北大的第一任校长,是他开启了中国新式教育的序幕。

孙家鼐提出“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兴旺,首先要开办学堂”,他是创办并保护京师大学堂的第一功臣,还是中国师范、医学、政法教育的倡导者。

在京师大学堂,他强调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著名公式,并定为立学宗旨。

正是有了孙家鼐的京师大学堂,才有了北京大学,才派生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名牌高校。

如此看来,孙家鼐是当之无愧的“北大前身奠基人”!

安徽寿县教育的创始者

除了在北京筹建学堂,进行教育改革外,孙家鼐还十分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

1898年,他让侄孙孙多森回乡创办了阜财学堂。1899年,侄孙孙毓筠又投资创办了蒙养学堂。

1901年,孙家鼐与侄子孙传檙等捐资创办了寿州公学(是安徽最早的现代中等学校之一,孙家鼐一次就捐资1000两白银)。

在孙家鼐的号召和孙氏家族的带动下,寿州的近代学堂像雨后春笋般涌现,羹美学堂、芍西学堂、瀹智学堂以及务本小学、民生求是小学、育稚小学、言雅小学等相继成立,遍及城乡。

因为他,寿州也成为当时安徽乃至全国近代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孙家鼐坚信,只有英才济济,才能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

孙氏家风:近代中国的家族缩影

寿州孙氏后人可谓人才济济,并在官场、商场、文化领域多有建树。

细细研究,你会发现孙家的成功和家教家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其中,孙家鼐亲自严定家规,不许后代奢侈胡来:

16岁之前不许穿丝绸,不许穿皮毛;举止须以《礼记》为准则;如有偷、抢、奸等行为,族长有权给予严惩等等。

所以到了民国年间,寿州乡下孙家一位老母亲,亲自叫族人把亲生儿子勒死了,因他抢人家东西。

还有一位当乡长的哥哥,亲自把干坏事的亲弟弟枪毙了,说是杀鸡给猴看。

直到今天,寿县城里孙家加上乡下孙家共计约有30万人,却没有敢为非作歹者,大概是传统的家规仍在无形中起着制约的作用吧。

孙家本身就是书香世家,在其母的严厉管教下,五个兄弟,四个登科,三个中了进士,所以孙家鼐对家庭教育之风修身齐家十分看重。

孙家鼐回乡省亲,曾微服回访长辈。出城门迎面碰上一个挑粪担的壮汉,壮汉走得急,把粪水溅在了他的衣服上。

孙只是看了他一眼,并未出声,那壮汉居然大声呵斥他说:“我是状元家种田的,溅脏了你的衣服,你敢把我怎么样!”

孙家鼐一字一板地说:“状元家种田的也要讲道理,不能仗势欺人啊!”

后来人们告诉那壮汉,你碰到的那个人就是孙状元啊。壮汉的气焰顿时消了,而且懊悔不迭。

几天后,此事四邻八乡无人不晓了。

然而由于寿县向来是中原地带,兵家必争之地,年年动乱,孙家在孙家鼐死后四处飘零,寿州孙氏已经把原来在孙家厂的祠堂重新建立起来了,族谱也重新修订。

而从逐渐聚齐的族人看,寿县、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川都有孙家的踪迹,而这些后代也均是恪守本分、安分守己,从事商业、政治、文化等行业者更是多有建树。

这也印证了一句话:修身齐家平国治天下。修身齐家,注重个人修养,管理好家庭也方能治国平天下。

古往今来,多少望族销声匿迹,再无后人,与家庭之风不无关系。从这里也能看到作为教育改革的先驱,在国家教育上大刀阔斧,在自己的家族中也是身体力行。

作为晚清的教育改革家,孙家鼐想不到,他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却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

辛亥元勋孙毓筠、柏文蔚,中共创始人陈独秀,这些学生,最终成了改变中国的先行者。

虽然时代局限了孙家鼐的眼界,但进步的科教兴国思想,却成就了他一生功业。

他的教育改革,为下一代中国人摸索了新的出路。

在那个时代,他的改革比洋务派要更先进,比起维新派更为稳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