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其归于天赋,不如归于勤奋—“诗鬼”李贺

 人之意 2019-09-16

自古以来,幼时聪颖的人不在少数,但长大以后能有所成就的却是少数,北宋方仲永就是这其中不幸的一个例子。与方仲永相比,拥有“诗鬼”雅号的唐代大诗人李贺却是幸运的少数者。

据《唐摭言》记载,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滉始闻未信。过其家,使 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这可以说明李贺的童年表现,与方仲永相差无几,同样是由当时的名士硕学因好奇而前来一探究竟,而当事人都是在年级小小的时候就展露了极高的天赋。不同的是,长大成 年的方仲永变得默默无闻了,而李贺却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大诗人,且留名于青史。且不论方仲永为何泯然众人,

试看李贺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呢?有文字为证:

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 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 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 此,过亦不复省。

—(唐)李商隐《樊南文集》

这是唐代另一位大诗人李商隐在《樊南文集》中为李贺所作小传一《李长吉小传》中的一段文字,大概意思说的是:李贺经常在书童的陪伴下,骑着一头驴,背着一个破布袋子四处游览,在游览时遇到有感慨的事物,便立即写下来放入布袋中。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李贺的母亲让婢女把李贺袋子里写的东西拿出来,看到写的那么多便允、疼地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说完便点上灯,出去拿饭给李贺吃。而这时李贺便让婢女把白天所写的东西拿来,研墨拿 纸把它补充为一首诗,然后再放到其他的袋子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有在“大醉”或是“吊丧”的时候,才停止这样的活动。

李贺的很多美丽动人的诗歌都是这样创作的。

据说有一次李贺傍晚回家, 恰逢天下着毛毛雨,他看到一位玉石老匠人饿得在山冈上找榛子充饥,很有感触 的他当时就拿出纸条写了“夜雨冈头食榛子,杜鹃口血老人泪”两句诗,回到家便拿出纸条,将诗句补充完整,写出了著名的《老夫釆玉歌》:

采玉釆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蒸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杉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这就是李贺学习时的生动写照,他从来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现在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李贺没有像方仲永那样,成年后泯然众人,这是由于李贺自身的不断努力,常年累月的不停练习,造就了他创作诗歌的杰出能力,从而在中国诗坛奠定了不朽的地位。

年幼时就表现出极高天赋,却仍然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这就是李贺。李贺一生虽然极其短暂,只活了 27岁,但他的作品传诵至今,享有与李白“诗仙”之称相对的“诗鬼”之名,绝非偶然。李贺用他不到古代常人一半的生命,达成他人终身难以取得的成就,可以想象李贺在其有限的生命中是何等的努力!

人们总喜欢去探求那些拥有杰出成就的人成功的秘诀,不少人将之归结为“他是个天才”,并在确定自己并非天才的前提下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却不知道,所谓的天才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语)。假如 李贺与方仲永一样,凭借幼时的聪颖因而不再努力学习,那么历史上也就没有赫赫有名的“诗鬼”李贺,可能在人们心中也就少了个“天才”。

不可否认,一些人确实因遗传而表现出天赋异禀,但这只是先天的条件,并不足以构成未来的成功。我们不能奢望麻雀翱翔在万里高空,但即使是大鹏,没有出生后常年的飞翔训练,也只能起落于蓬蒿之间。大鹏之所以为搏击万里长空的天之娇儿,不仅是因为它们天生优于麻雀的生理条件,更在于它们幼雏之际 即挑战悬崖碧空的振翅飞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