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成熟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昵称44383722 2019-09-16

法治社会强调人人都要有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这把法律武器却并不是人人都会用的!

人们常说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潜意识里是告诉自己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这种想法仍停留在如何用法律武器来挽救自己的损失,法律只不过是自己亡羊补牢的工具而已。

中国法治进程未能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人们的法治意识仍停留在对法律的低层次需求,仍有很多人未意识到如何避免法律纠纷的产生?更不用说有全方位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了,其自身明显缺乏成熟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买卖合同纠纷中,无论是卖家或买家,都需要根据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对方违约情形预先在合同条款中约定违约方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对一些可能出现模糊或很难界定的违约事实加以明确,这只是尽量将合同条款完善的举措,真正遇到要打官司时,还需要考虑打官司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及最终能否通过打赢官司让对方弥补自己的损失或让对方承担较大的违约成本,这才是应全方位考虑的东西。

司法实践中,经常有打赢官司仍拿不到钱的情形的发生,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对方没有经济给付能力,针对这一点,法律上可以通过要求对方提供担保来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这样一来,打官司时,可以将担保人一并列为被告,并在执行时,将担保物拍卖、变现,通过这几种方式,将大大增强对方填补自己损失的能力。

以上谈论的问题点,将以生活中大家都要遇到的借条来作为例子简要说明,若遇到重要的合同,仍需找专业的律师起草、审查,才能真正做到提前预防,将交易风险点锁定并完全防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