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百巷(25)王洗马巷

 吴越尽说 2019-09-16

    苏州街巷的名字大多都不是随随便便取的,有的巷名可能是取自民间、神话故事,有的可能是以附近的桥梁、河道等命名,还有的巷子会直接冠以历史人物的官衔和荣誉,像朱进士巷、富郎中巷、苏公弄……


带城桥下塘

    小i本周带大家走的就是一条以官衔命名的巷子——王洗马巷。你们一定会问了,只听说过“弼马温”,“洗马”又是个什么官职,难道是孙悟空的同僚?

    大家可不要望文生义,“洗马”不是真的洗马。“洗马”本来叫“先马”,据古代职官记载,汉时为东宫属官,太子出行,有先马作前导,晋代以后,洗马兼掌图籍,称为“司马局洗马”,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所以推测下来,这条巷子里以前应该是住过一位“洗马”官员。

    王洗马巷位于西百花巷北,东出中街路,西至汤家巷。从中街路进入小巷,会看到巷口有一座亭子和一小段藤架,被厚厚的绿叶遮蔽着。正值春夏时节,每片叶子都青翠欲滴,焕发着浓浓生机,皮肤略白点的人站在藤架下,都能从手上看到阳光下的绿色光影呢。

    再进去是一处门楼,门楼上有三座雕像,年岁久了,有些损坏,看着像是“福禄寿”三神像。

    一进巷子,就能感受到王洗马巷的绿植很多,有叫得上名的,也有不知名的,有修剪得齐整的,也有张牙舞爪地攀援在屋顶上、墙壁上,或者遮挡在巷子上空的,白墙黑瓦绿叶三种颜色交织,偶尔出现几朵红色的花儿点缀。像是给巷子上了底色,生机勃勃又和谐丰富。


    王洗马巷也很热闹,来来往往许多人,骑着小电驴路过的,抱着孩子出门溜达的,刚买完早饭晃晃悠悠回家的,凑在一起聊八卦的。

    除了随处都能感受到的浓厚的烟火气息,王洗马巷还有这三处也值得瞧一瞧……


任道镕旧居








    大家不知道的是,王洗马巷里可不止住过一位“洗马”。巷子里的7号蔼庆堂曾是光绪年间山东河道总督任道镕的旧居,始建于清末。

    光绪二十七年,任道镕退休后在这里定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搬去了铁瓶巷。民国时,旧居被洞庭东山的万氏富商购得,所以现在大家都称它为“万氏花园”。

    据资料记载,宅子现存中、西落五开间楼房各一座和东部园池的花厅、水榭等。宅园东南一隅有一书斋庭园,环境僻静,设有格扇和槛窗,可四面赏景,面积虽然不大,但是纡曲有层次,配置相宜,比例恰当,称得上是苏州书斋庭园的佳作。

    如今已是私宅,红色的大门紧闭着,无端生出一种气势,只是两侧贴上的“福”字给这座古宅院落添上了一笔生活气息。

    小i敲了半天门,不见有人响应,只隐隐约约听见门内好像有切菜的声音,只好作罢,不能有幸一观,是否真如资料记载的一样精巧漂亮。


春申君庙

    巷子16号是春申君庙,祀楚国春申君黄歇。

    春申君黄歇,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曾任楚相。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黄歇精于治水,在吴地开河修渠,兴利除患,对江南的开发与发展贡献巨大,所以吴地人为纪念他的功迹,多建祠庙供奉。

    巷子里的这座春申君庙,始建于明初,单从门楼来看,就会发现雕工十分精美。资料记载庙内大殿为三开间,门悬“春申君庙”红底白字匾额。殿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殿内色彩缤纷的五尊龙牌上,高悬“天颜咫尺”横匾。

    据巷子里的老人说,庙内之前曾住过一个和尚,但现在庙门总是关着。

    庙对面有两棵古银杏,一棵约有240年,一棵约160年,像是庙宇的守护神一般,一左一右地矗立在那里。
















汪鸣銮故居






    26、28、30号是清朝吏部侍郎汪鸣銮的故居。说起汪鸣銮你可能不认识,但是他的女婿曾朴大家一定听说过,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孽海花》的作者。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时,汪鸣銮力陈不可,并且主张光绪皇帝亲政,被慈禧革职,永不叙用。罢官后,他便来到了王洗马巷定居。

    穿过长长的备弄,便可以看见故居的门楼了,大门虚掩着,不同于春申君庙的落寞,里面还时不时传出来孩子的笑声和大人的呵斥声。

    是不是没想到,这短短的一条巷子,还曾藏着三所大宅院呢,挑个闲暇时间,来这里逛一逛,或许要比小i幸运,能入门一观呢!



王洗马巷:

●苏州市姑苏区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