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冲牙、玉发具、玉器皿

 千冰室 2019-09-16

玉冲牙的识别,受古人喜尚的玉冲牙

冲牙是腰部以下佩饰的玉器,形状近似长牙,一些考古学者把战国至汉代人身组佩中一种片状,弧形、下部略尖的玉器称为冲牙。一般冲牙都成双成对,一对冲牙的造型、纹饰常常大体相同。冲牙配在人身上,同其他佩玉相撞,能发出悦耳的撞击声。目前见到的玉冲牙,多为汉以前的玉器,其中有三种最值得称道:一种是龙形冲牙,为形片状,龙为兽身,一足踏于尾,张嘴,尾似长牙,尖耳下垂;第二种是夔凤形冲牙,外形为片状夔凤,身为弓形,张嘴,颈羽向器勾卷,一足踏于尾,尾端似长牙;第三种似玉璜,一端为尖状,外侧带有复杂的镂雕装饰纹。

玉发具主要指什么?不同时期的特点

玉发具主要有簪、发冠、钗、梳子等。玉发具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制作,至唐代十分盛行。在新石器时代的山东龙山文化,曾发现一枚有榫卯结合的精美玉簪,商代妇好墓曾出土过玉梳子,流行于商周之时的扁条状“柄形器”,即是束发用的一种发簪,现在有学者称其为“琴拨”,它和唐宋以后的宽柄形簪的形状几乎相同,应是当时的玉簪。

汉代玉发具

汉代时,男性束发常用发冠,玉发冠便应运而生,而且从皇帝以下诸官,规定了发冠的品级、制式。宋代龙大渊在其《古玉图谱》中曾引用《章服志》:“汉代天子玉冠九梁、王公玉冠八梁、候伯驸马及一品王冠七梁、二品六梁、三品金冠或苍玉冠五梁、四品五品犀角象牙冠三梁、六品七品铜冠二梁”。可见玉冠在封建社会是身份等级的一种象征。

东周至南北朝时期玉发具

东周至南北朝时期尚有手串、手镯、扳指、项饰、飞天、文字佩、琚(弓字佩)、玉牌等众多佩饰。玉发具在唐代十分盛行。因为唐代社会崇尚自由,社会风气极为开放,妇女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修饰、化妆成为妇女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致使唐代玉发具十分流行。其中以簪、笄、钗最为多见,簪头多琢有花鸟纹图案。唐代的玉梳最为独特,也最为美观、实用,形式十分接近现代玉梳,与汉代玉梳略有差异。此时的玉梳一改过去的直板式,而成半月形,梳子齿疏密得当,梳背通常雕以花纹、图案等,也有镂雕半圈花卉纹饰的,非常美观。

唐、宋、元时期玉发具

唐、宋、元时期尚有玉发冠、玉金步摇等物,所谓玉金步摇,即以一金属针状体系上玉坠、玉花饰,插在头发上作装饰用。

明清时期玉发具

明清时期,玉头饰几乎饰各类玉器中最多的玉器品种,至今发现的清代发簪数量非常多,可见明清玉头饰的兴盛。明清的玉发簪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一端卷起的宽扁条状,另一种为圆柱体的锥状。另外还有绳纹状、花卉形等多种。宽扁条状玉发簪上常琢有花卉纹饰、动物、瓜果图案等。有的金银发簪的一端常镶嵌有花鸟、瓜果等图案的玉饰件。这时期的玉头饰雕琢小巧精致,大多数玉头饰上面饰刻有“比翼双飞”、“万寿无疆”、“玉堂富贵”等吉祥文字。明人冠冕、发髻的正前面,往往有饰件,《大明会典》所绘朝冠,正中前方有饰件。佚名明代作品《冬景货郎图》绘残冬早春,货郎挑担入私家庭院场景。一妇女携童问货,妇人头饰多重,前方正中为一半浮雕花形饰件,最长不过六七厘米。可见用玉花片饰于额前应是明代较为流行的装饰。明清玉头饰用料多为白玉及青白玉,做工也较精良。

古代玉器皿分类

中国古代玉器皿分为:传统器皿,有瓶、炉、熏、尊、簋等;实用器皿,有酒具、茶具、餐具、烟具、杯、碗、壶、盏等;兽形器皿,如羊尊、鸭罐、兔尊、凤瓶、鸳鸯盒等。

玉器皿在商周时就有。由于玉料要求较高。琢制难度大,隋唐以前一直较为少见。宋元时期数量有所增加。及至明代,玉器皿才大量出现,品种繁多,雕琢细致,成为明代玉器中的代表性器物。明代玉器皿古色古香,极富特色,种类有玉杯、壶、盒、樽等。其中以形制各异、造型奇特的玉杯最具特色。到了清代,玉器皿的品种、数量和技巧都达到鼎盛。

辨识西峡玉

西峡玉饰一种蚀变超基性岩,主要分布于河南省西峡县,西峡玉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才有少量开采,现在年产量已达几万吨,主要销往北京、广东、河南、辽宁等地。西峡玉主要矿物成分蛇纹石占80%~95%,其次为磁铁矿、透闪石、阳起石及少量方解石。质地细腻,致密坚硬,摩氏硬度为5~6,微透明至半透明,乳白色,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相对密度2.7左右,裂纹少,玉石外有黄色、褐色、红色的石皮。目前在古玩市场上,西峡玉经常用来冒充新疆和田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