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庆油田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东方文捷 2019-09-16

  2009年04月28日 14:10  

  在大庆油田,与采油厂、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促膝而谈。人们不约而同地聊到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庆油田科技创新的辉煌历史,情不自禁地谈起大庆油田建设百年油田、实现稳产4000万吨的科技基础。人们的眼里闪动着激情、跃动着期盼、透彻出希望。从中可以看到,大庆油田以技术换资源、以技术换市场、以技术谋发展的意志,坚如磐石。

  然而,当问起在大庆油田,什么样的技术是老技术,什么样的技术是新技术,人们似乎有些迟疑。原来,人们习惯于用“成熟技术”和“超前技术”来概括不同时期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不过有一点非常明确:大庆油田坚持以“三个超前”即超前15年研究、超前10年试验、超前5年配套的研发战略,使大庆油田做到了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创造了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的世界奇迹,并将以此再创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奇迹!

  让我们先走进大庆油田科技进步的历史长廊。

  大庆油田科技创新的脚步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创立了“早期内部切割注水,保持压力开采”的开发方针;探索出分层开采的方法,研发了“六分四清”的分层开采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非均质性严重、单层突进严重、层间干扰大等矛盾。上个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油田含水上升,产量下降,大庆油田通过自喷转抽、细分层系,实现了5000万吨以上连续稳产;实施“稳油控水”开发模式,保持了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

  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备资源不足。大庆油田加快外围油田增储上产,应用聚合物驱油技术,实现了“硬稳定”。2004年,油田储采失衡矛盾进一步加剧,大庆油田及时提出了“11599”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五”期间,大庆油田坚持“超前研究、超前试验、超前配套”的思路,启动实施了“两三结合”优化部署、三元复合驱技术等10项重大现场试验,推进了勘探开发主导技术攻关。

  一位科研人员作了个形象的比喻,大庆油田水淹油层,先是“过脚背”、“过腰间”,现在几乎淹到了“脖颈”。怎么办?喊“救命”是没用的,出路只有一条:把游泳的技术练好!就是依靠高科技,点燃大庆油田发展的新希望(18.450,0.13,0.71%)!

  2008年,为了打好新时期新会战,勘探上,大庆油田提出要实现两个目标:一个目标,按照“国际先进”标准,把勘探队伍打造成“自主创新、自我完善、高效运行”的有机整体;另一个目标,实现“储量上亿再十年,持续增长到百年”。

  开发上,大庆油田认为,实现稳产有三个潜力:一是大庆探区有待探明储量的潜力,二是已探明未开发储量动用的潜力,三是已开发油田增储潜力。然而,大庆油田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大庆人该如何破解这一个个难题?

  大庆油田党委书记王永春说,大庆油田落实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目标,就是要在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在技术进步上下功夫。

  利剑在手,无所惧。经过多年的探索,大庆油田已经发展形成了三大技术系列,研究形成了四项自主创新技术,建立了多学科一体化的油藏研究工作平台。近年来,大庆油田在创新发展水驱、聚驱、三元复合驱、“三低”油藏有效开发等技术的同时,大力加强向斜区岩性油藏分布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切实加快泡沫复合驱、微生物驱等重大接替技术攻关,促进油田科技全面均衡快速发展。为实现原油稳产4000万吨,大庆油田制定了分阶段开发技术措施,在2017年前,逐步应用复合驱等10项配套技术、新型表活剂等10项攻关技术、泡沫复合驱驱油等4项技术以及10项重大现场试验技术。

  在创新油田工程技术上,大庆油田极富远见。油田按照“超前、配套、实用、高效”的方针,发展形成了以复杂勘探目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以特低丰度油藏水平井等为代表的钻井完井技术,以高分辨率水淹层测井等为代表的测井测试技术,以双相不锈钢高压集气管施工等为代表的工程建设配套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油田勘探开发业务的发展。在刚刚组建的大庆钻探工程公司,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公司完成调整井960口,平均机械钻速比上一年提高了9%。

  古代有一个叫洪迈的人,他说了一句话:圣人不畏多难而畏无难。意思不难理解,就是真正的英雄是不怕路途险峻的,困难与挑战往往是连接胜利的通途。有专家指出,大庆油田克服困难实现如下目标,那将创造新的奇迹:如果大庆油田的采收率提高1%,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玉门油田;如果,大庆油田的采收率提高5%,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克拉玛依油田;如果能在室内研究中找到一种采收率提高10%的方法,其效应将是石破天惊的。

  大庆油田公司总经理王玉普说,大庆油田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是的,大庆油田,在篝火照彻的荒原上毅然崛起,历经岁月沧桑,始终保持着勃勃的发展生机和不竭的创新动力;大庆人,从五湖四海汇聚到希望的沃土,在苍茫的盆地建设石油家园,形成强大的精神伟力;大庆人,高举科技进步的旗帜,在实现原油4000万吨稳产的征程中再续辉煌,形成巨大的发展潜力。

  老技术与新技术,成熟技术与超前技术,共同支撑起大庆油田美好的明天。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史,就是科技进步史,就是不断向低深难进军的历史。在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巨大雕像高高矗立在铁人广场。他昂首挺胸、步伐坚定、目视远方、凛凛生风。那顶天立地的气魄、一往无前的气势,不正代表着大庆油田光辉灿烂的未来,不正代表着大庆油田以科技进步推动油田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

大庆油田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9日 15:08  新浪财经

  近几个月来,大庆油田腹地长垣油田采油一厂的员工们紧盯着原油1000万吨的年产量目标,定方案、上措施,一刻也不敢放松。而大庆外围的头台油田员工同样在为30多万吨的年计划而奔忙。

  千万吨之于几十万吨,一大一小。可是,对于大庆油田原油产量稳产4000万吨的重任都很重要。长垣这样的大油田有大油田的担当,头台等小油田有小油田的奉献,稳定中心大油田,进攻外围小油田,共同构建起4000万吨稳产的新希望(18.450,0.13,0.71%)。

  不到大庆油田,就感受不到实现原油稳产4000万吨到底有多难!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油田青春期往往只有短短30年,然后就迅速衰竭。而要让已开发50年的大庆油田在4000万吨的“重量级”上再稳产一段时间,所有了解大庆油田的人都慨叹,这是世界级的难题!

  而从大庆油田的具体实际来看,占大庆油田总产量83%的长垣油田是典型的高含水、高采出程度老油田,目前综合含水高达90%以上,井井高含水,层层高含水,其中主力油田采收率也已达到50%,这是当今世界同类油田最高水平,挖潜困难。现在主要是运用水驱挖潜和三次采油技术。而长垣外围的龙虎泡、敖南等小油田大多都是低丰度、低渗透、低产量的油藏,有的井日产量只有0.3吨,开发难度同样极大。

  非常任务需要非常手段。要完成这一既定目标,中央领导高屋建瓴地指出:高科技是大庆油田的新希望,要用高科技打好新时期的新会战。

  那么稳产的着力点在哪里?毫无疑问,长垣这样的大油田是中流砥柱,必须靠科技的力量,进一步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

  科技创新无止境,老油田挖潜不停步,大庆油田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上世纪80年代,面对含水已近80%的状况,有悲观主义者就说大庆油田已是夕阳在即。而大庆油田就在这时开始了聚驱技术研究,当时正值国外三次采油技术探索受挫,纷纷下马。因此,有国外专家不以为然地说:“要突破我们未突破的技术,那是不可能的。”

  大庆油田科研人员却毫不动摇。多年奋战,终于攻破“堡垒”:特高含水期注聚合物,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打破了国外专家认为聚驱只能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至5个百分点,油田特高含水期不能注聚合物的断言。如今,大庆油田三次采油配套技术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复合驱油技术获得美国、俄罗斯、英国等6个国家专利授权。今天的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

  50%的采收率,面对这一世界奇迹,似乎是已经没有任何挖潜的空间了。可是自信的大庆人却喊出了“资源有限,科技无限”的口号,他们又向技术含量更高、驱油能力更强的三元复合驱技术进发,试图攀登更高的山峰。

  历经20多年求索,他们的梦想再次成真,三元复合驱技术终获成功,它比水驱多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让世界惊叹。目前,三元复合驱技术已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即将成为“十一五”和“十二五”大庆油田三次采油的主导技术。

  除此之外,在“两高”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面,大庆油田正在研究的泡沫复合驱油、微生物驱油、二氧化碳驱油等处于世界前沿的采油技术,而且均已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泡沫复合驱油采油三厂试验区已把综合采收率提高至60%以上,让国外专家瞠目结舌,被誉为“世界最前沿的驱油技术”。

  原油稳产4000万吨,纵然需要大油田发挥支柱作用,但是也离不开头台、榆树林等小油田的贡献。它们年产不足百万吨,可也是实现4000万吨稳产的有力保障。

  长垣外围小油田储层孔隙度小,特别致密,渗透率都在1个毫达西以下,而且储层分布零散。有专家说,长庆油田的“三低”油藏开发已属于世界级课题,可是长庆的油层砂体连片,如果说它是一个个“土豆”,大庆外围则是撒了一地的“芝麻”。在大庆开采低渗透油藏,就好比在千米地层下拣“芝麻”。有人说,主力长垣油田的油井产量是以吨计量的,而外围小油田的产量是以斤计量的。

  可是大庆技术人员发扬攻坚啃硬的精神,持续攻关,采用压裂等储层改造技术、水平井技术、稠油热采等技术开发外围“三低”小油田,取得了明显效果。特别是运用水平井技术开发薄油层,平均单井日产达到8吨以上,是直井的3到6倍。而在海拉尔油田,由于压裂技术的进步,增储上产形势喜人,近两年探明储量超过两亿吨,形成了每年近百万吨的产能。

  正是由于技术的不断突破,外围“三低”油田开发不断取得进展,使管辖着几十个小油田的采油九厂产量在几十万吨徘徊多年后,欲重上百万吨。

  “两论”起家的大庆人最讲哲学。大油田与小油田不是简单的相加,注重大油田的开发,不断深化对小油田的认识,符合大庆一贯的找油思路。这种抓大不放小的战略思想,正体现了大庆油田实现原油持续稳产4000万吨的信心与决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