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你手机滤镜玩得溜,只因当年上海人不怕“穷三代”?!

 zdjphoto 2019-09-17

1844年,在一艘到达中国的法国巡洋舰上,有一位懂摄影术的法国船员,伊拍摄了一些中国照片,当时被看作是相当神奇的宝贝,这就是摄影技术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

今朝,当阿拉白相智能手机、卡片机、微单、单反照相机的辰光,再去收藏老底子这些老照片,这或许已成为最时髦的事体,同时,当阿拉回顾照相机帮摄影技术慢慢地进入上海的过程,这也是一件相当有意思的事体了……

无轨电车开起来,谈山海经上海滩,看看啥宁最来赛!

大家好!我就是欢喜拍照片的叶波,也有朋友打朋讲我是混迹于广播人队伍中的摄影老法师,哈哈,惭愧惭愧,摄影大师不敢当,今朝帮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关于老上海白相照相机的故事,阿拉还是蛮扎劲的哈哈!

在开始阿拉今朝的故事之前,阿拉先要帮大家像老底子小学里语文老师一样分二个段落,闹,阿拉老上海照相机的第一阶段,伊就要叫做——湿版摄影时代!

老底子,在摄影术还未发明之前,大家要保留自己的形象,只能依靠绘画。阿拉曾经帮大家讲过,老早在上海有不少职业画师开设“影像铺”,专为市民画像。保存今日的《万人谱》和大户人家先祖画像(就是几代人画在一起的),就是当时的作品。

后来,当摄影术在上海出现后,许多画师发现,传统绘画只能依靠经验和技法来描摹一个人的相貌,有时还要夹杂其他因素,不确定性很大,帝王画像更是如此。所以,画师们看到了摄影发展的趋势,于是改业学习摄影技术,在中国第一代照相馆的摄影师中,不少就是由画师转业而来。

1850年,同治年间,上海出现了国内最早的“公泰”“苏三兴”“丽珠”“宝记”等一批照相馆,主要从事人物肖像照。

当时的照相机结构相当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类似于摄影术发明者达盖尔制造的银版照相机。

伊由两个木箱组成暗箱,摄影师拿一个较小的木箱插入另一个较大的木箱中进行对焦,暗箱前装有镜头,镜头结构极其简单,中间配有一块带小孔的铜质插片,相当于现今F6.3 光圈的恒定镜头,用镜头盖作为快门。

曝光速度由摄影师根据现场环境凭经验控制,早期照相馆的摄影室没有灯光或其他人造光,完全依靠日光,所以经常在采光较好的楼上,搭玻璃棚顶,日光强就在棚顶上拉起白布遮挡直射光,光弱则用反光板帮助补光,久而久之,大家就把上海这些开在楼上的照相馆称为“照相楼”!
当时的感光材料主要以火棉胶溶剂涂在干净的玻璃上,再放入硝酸银,取出来,趁湿的辰光进行拍摄,然后显影、定影,这种底片需要现场制作,而且感光时间较长。

拍照辰光,摄影师敲一下木板子(据说“拍照”二字由此而来的哈哈),伊大喊一声打开镜头盖,然后“一、二、三、四、五、六……”数下去,一般要拍2~6 秒,有时碰到阴天等光线较暗的情况,甚至需要感光20秒,才算大功告成。
而且,当时好白相了,摄影师喊的辰光总归是厉声厉气、情景吓人的,那辰光因为不少老百姓不太懂的科学,往往有封建迷信思想,认为照相会把人的魂灵头吸去,有些胆小的人或者小囡,照相时受了惊吓,回去就胡言乱语了,做姆妈的就跑到照相馆来“叫魂”,上海人当时称为“叫喜”,照相馆经常会有,这种“叫喜”的人来骚扰或者“讨掰帐”,现在想想真是太愚昧可笑了!

好,不知不觉,阿拉带侬进入第二阶段——干板摄影时代!

1870年代,上海照相馆已达到数十家之多,为招徕顾客,迎合老百姓娱乐的需求,上海照相业的人员走出店堂,提供上门服务、拍摄社会新闻屡见不鲜。

这也因为当时摄影术的确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感光材料由原来的湿板改为干板,这种感光材料把溴化银乳剂,趁热涂在玻璃上,干燥时不会像火棉胶那样发生结晶现象,而且提高了感光度,在室外曝光时只需要1/25 秒,可以事先做好底片,随身携带多张,方便了外出拍摄,不必再带上“暗室”和药品等一大堆笨重的物品了,大大减轻了摄影师的负担。

《点石斋画报》上曾刊出一副《奇形毕露》的绘画,就是描绘了这一场景,摄影师拿照相机架在人山人海的市场里,拍摄上海的市井生活。

同时期照相机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原有的暗箱改成了皮质皮后配有一块磨砂玻璃,影像通过镜头投影在这块玻璃上,室外光线强烈时会看不清玻璃上的影像是否对焦清晰,所以经常会看到摄影师在相机上遮块黑色幕布,整个人钻在里面对焦,对焦完成后,重新盖上镜盖,把对焦用的磨砂玻璃换成干板感光玻璃,再取下镜盖对底片进行曝光,就帮现今的大画幅座机差不多了。

吴友如画过一张名为《我见犹怜》的图,就惟妙惟肖的描绘了这样的场景,两个中年妇女,一坐一站,中间隔着一只西洋圆桌,背后是画着西洋建筑的屏风,右侧是一位拖着辫子的摄影师,照相机用三脚架支撑,镜头对准两位妇女,摄影师右手取下镜头盖,左手掀起幕布,画中把准备拍照的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

随着照相设备的改进,照相馆已不受场地、光线的制约,经常更新影室布置,让照片更富有戏剧性,当时,不得了!

有些照相馆还推出了分身照,类似于现今摄影中的二次曝光技术,这要求摄影师有较高的拍摄技术和暗房制作水平,通过两张底片合成,或者采用两次、多次遮挡曝光,把一个人多次出现在同一张照片上。

鲁迅先生对此有过一段有趣的描述,伊写道:“较为通行的是将自己照为两张,服饰态度各不同。然后合为一张。两个自己即如宾主,或如主仆。名曰‘二我图’。但设若一个自己傲然地坐着,一个自己卑劣可怜地,向着坐着的那个自己跪着的时候,名色便又两样了:‘求己图’。”

1920年代初,上海滩已有专业和兼营的照相馆40余家,照相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都想拍照留作纪念,逢年过节时,拍照的人就更多。这种干板摄影在上海照相馆一直沿用到1920、30年代,才陆续被软片淘汰。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的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片,这是感光材料上的一个飞跃!伊不仅减轻了感光材料的重量,还缩小了照相机的体积,材质从木质机身改为铝合金机身,相机的性能也逐步提高和完善,增加了光圈、快门、光学式取景器、测距器、自拍机、输片、计数、闪光灯等系统,与现代相机类似,更便于携带。

当时在上海,所用的摄影器材,包括照相纸、镜头、底片、贴照片用的卡纸、拍照用的布景等,大多是靠进口,直到1929年左右才有软底片进入上海市场。

胶片的发明也引入了当时欧美很多的经典相机,比如:美国柯达的方箱照相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可安装胶卷的相机)、还有阿拉不少发烧友都如雷贯耳的——德国徕卡的旁轴相机、还有禄莱的双镜头反光相机、蔡司的“天塞”镜头……

到了解放初期,当时的苏联推出了“卓尔基”“菲特”“基辅”“莫米它”等带有德国“血统”的苏式相机。

直到1958年,终于,阿拉上海人当家作主发布了中国第一批工业化生产的照相机“上海58-I型”,或许是受苏联的德国“血统”影响,这台相机完全是仿德国徕卡Ⅲ型相机,制作相当精致,被业内称赞为是徕卡的上海版。


其实,不论侬是用智能手机、卡片机、还是微单、单反照相机、半画幅、全画幅,只要曾经为侬抓拍到最美瞬间的,都是好相机!

——侬讲对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