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经商之道:5字诀

 十字架qd896z99 2019-09-17

胡雪岩是晚清时期中国商界的风云人物,他能够从一个钱庄的小伙计,暴发成为当时中国最有钱的人,而且还摇身一变,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书写了一段离奇缤纷的人生传奇。现代人都知道,成功是要靠方法的,那么,胡雪岩从无到有、白手起家、买空卖空赚钱的独门秘诀是什么呢?笔者从《红顶商人胡雪岩》、《生意世事初阶》和《胡雪岩传》三本书中找到了答案:胡雪岩经商的五字商训就是:天、地、人、神、鬼。

对于这五个字,胡雪岩是这样解释的:

天为先天之智,是经商之本;

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

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

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胡雪岩的这“五字商训”,言简意赅,道出了一个大富豪为什么能赚钱的最高机密。所以胡雪岩的后裔将这五字商训录入胡氏族谱之中,视为家训,以此激励、教育后人。成大事要天赋胡雪岩对“天”字的解释是:“天”就是与生俱来之天赋。看一个人将来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就要看其有没有一定的天赋,这个天赋就是智力。智力是谋略的基础,有了聪明的智力,就能够拥有过人的谋略,如此就能够审时度势,具有先见之明,并能够在商战中抢占先机。

胡雪岩故居

胡雪岩的家乡,有一位种田老农,有一年,他造好了一片水田,种下了水稻,可是当年恰逢水涝,稻田里排水不畅,造成了歉收。于是,他去请教胡雪岩,胡雪岩告诉他:“再种三年水稻,你就能够发一笔小财了。”老农采纳了胡雪岩的意见。

第二年,又逢上大水,老农又是歉收,第三年,也同样如此。这时候,有人劝老农毁掉水田,改种旱地作物,可老农相信胡雪岩这个“财神”的预见,仍然坚持种水稻。到了第四年,碰上了大旱,旱地颗粒无收,而水稻却获得了大丰收。紧接着又是两年大旱,老农接连三年都获得了大丰收,稻谷卖了个好价钱。算下来,三年的丰收抵过了三年旱灾的歉收,并有不少盈余。

胡雪岩能够赚钱就是因为他有着“天生之智”,虽然他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头脑特别灵活,能够预见事物在两个极端之间反复轮回而呈现出的某种规律。在这件事情中,胡雪岩就是根据气候的长远变化规律预见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

胡雪岩这种对“天”的认识,与商祖白圭以及商圣范蠡提出的农业经济循环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白圭与范蠡根据古代岁星纪年法和五行思想,认为天时的好坏与农业的丰歉,是具有周而复始的循环周期,每一周期为十二年,周期开始的第一年总是大丰收,其后两年衰退,第四年旱,再后两年小丰收,第七年又是大丰收,而后两年又衰退,第十年大旱,继而又是两年小丰收,如此周而复始反复,以至无穷无尽。

在这个基础之上,白圭提出了致富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要根据对年岁丰收还是歉收的预测,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也就是说在别人觉得过多而抛售时就大量地吃进,等别人缺少货物需要吃进时就大量抛出。

例如,在丰收的年份以及粮食大量上市的季节,农民总要把剩下来的多余粮食脱手卖出去,一时间市场上就会出现粮价下跌的现象,而白圭就在这时大量地把粮食收购到自己的粮仓之中,这就是“人弃我取”。在粮食歉收的年份或者是青黄不接之际,农民就急需购买粮食以维持生活,这样粮价就会暴涨,而这时白圭就把存粮拿到市场上出售,因而可以获取暴利,这就是“人取我与”之道。不仅如此,在歉收年份粮价上涨的同时,往往手工业产品和各种原材料的价格就会下跌,而白圭也就及时地大量收购这类物品,这就是“人弃我取”。这套低进高出的基本商业理论给白圭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春秋后期,曾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取吴国,身为越国大夫的范蠡,弃官经商,发家致富,后世称为商圣。

很有经商的头脑范蠡,会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判断价格的涨落。他发现价格涨落有个极限,即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出现“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这很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就会更多地生产,以此来供应市场,这就为价格下跌创造了条件。相反,如果价格太低,就打击了人们的积极性,人们就不愿再生产,市场的货物也就少了,又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

胡雪岩之不传秘籍:《生意世事初阶》--中国古代商人虽没有MBA的学位,但对经营管理之道同样重视,很多人把各种经商规律辑录成书,流传于世。乾隆年间,江苏句曲人王秉元著《生意世事初阶》,总结了乾隆盛世江南商贾的经营大智慧,是当时最为畅销的书籍。

胡雪岩在学徒之时,就读到了此书,此后几十年一直潜心研究。经商之后,他将书中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经营,遂构建了自己强大的商业帝国,并把《生意世事初阶》作为培训人才的核心教材。因此,此书可谓天下第一商胡雪岩的不传秘籍。

范蠡提出了一套“积贮之理”的商业理论,他说:“贵上极则反贱,下贱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贱取如珠玉——就是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买进存贮起来,等到涨价之后,就尽量卖出。贵出如粪土——就是在涨价的时候,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可惜地将货物统统抛出。

因此,范蠡在丰年就大胆收进。因为不会年年丰收,收进的货物不愁没有机会售出;而在大旱年,物价上涨的时候,范蠡就尽量抛售,因为不会年年歉收,不愁以后没有进货的机会。因为这个“积贮之理”的理论,范蠡不但自己发家致富了,也为平抑物价、避免饥荒年民不聊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仁”是商人之本

同仁堂从最初的药室、药店到现在的北京同仁堂集团,经历了清王朝由强盛到衰弱、几次外敌入侵、军阀混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沧桑,其所有制形式、企业性质、管理方式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同仁堂经历数代而不衰,在海内外信誉卓著,树起了一块三百年不倒的金字招牌,创造这奇迹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那就是同仁堂的这个“仁”字。

同仁堂不管炮制什么药,都是该炒的必炒,该蒸的必蒸,该炙的必炙,该晒的必晒,该霜冻的必霜冻,绝不偷工减料。像虎骨酒和“再造丸”炮制后,都不是马上就卖,而是先存放,使药的燥气减少,以提高疗效。

虎骨酒制成后要先放在缸里存两年,再造丸要密封好存一年。再例如,制作乌鸡白凤丸的纯种乌鸡由他们在无污染的北京郊区专门饲养,饲料、饮水都严格把关,一旦发现乌鸡的羽毛骨肉稍有变种蜕化即予以淘汰。这种精心喂养的纯种乌鸡质地纯正、气味醇鲜,其所含多种氨基酸的品质始终如一,保证了乌鸡白凤丸的上乘的质量。

作为一个生产中药产品的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带给消费者的不只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文化——重义、爱人。“人”字虽简单但人却是最伟大的,这一撇一捺就能涵盖天地万物。

以人为本

胡雪岩对“人”字的解释是:“人”生于天地之间,怎样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呢?那就是以“仁”做人,而商人的意思,就是经商要有仁慈之心的人。

这样的商人知道什么钱能赚,什么钱不能赚,这样才能赢得人才为我所用,得人才者最终能得天下。胡雪岩对人才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认为“以钱赚钱算不得真本事,以人赚钱才是真功夫”。因此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用人上很有些独到之处。

用人先要关心人。胡雪岩常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当你是自己人。你才会把我的事当自己的事去做。”因此,每当他聘请到了一个人时,总是先问长问短,了解其家庭的实际困难,而且总是先支付一年的薪水,让其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地为自己效力。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胡雪岩在用人的时候,从不为世俗偏见所左右,他认为用人宜取人之长,不应求全责备。并不是长期起作用的人才算是人才,在关键时刻、关键场合能起作用的人更是难得的人才,所以他聘请退位的官绅,启用曾任洋行的代理,重用竞争对手的人才等:这些人常能起到常人不能代替的作用。

独具慧眼,发掘人才。胡雪岩总能发现别人的长处,这使他获得了不少难得的人才。如陈世龙外号“小和尚”,原是一个整日混迹于湖州赌场街头,吃喝玩赌无所不精的混混。胡雪岩却将他培养成为一个跑江湖、泡官场的得力助手。

又如刘不才从小就是一个纨绔子弟,花花公子,吃喝玩乐的一套玩得十分精通,而且嗜赌如命。胡雪岩却能收服他并让他充当一名特殊的“清客,,角色,专门培养他和达官阔少们打交道。结果他不负众望,运用自己的应酬技巧,为胡雪岩赢得了很多朋友,为其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胡雪岩处事的方法有时会使常人感到难以理喻。一次,胡庆余堂的阿大(相当于总经理)不小心误把豹骨当虎骨买了进来,而且数量不少。

有个新提拔的副挡手(相当于副总经理)直接向他打了“小报告”。按照一般人的通常做法,应该表扬副总经理而责罚总经理。但是,胡雪岩却安慰阿大“忙中出错,在所难免,以后小心就是了”,对于那个自以为举报有功等着奖赏晋升的副挡手,胡雪岩将他炒鱿鱼了,因为他认为,作为副手不向阿大汇报,已是渎职,背后打“小报告”更是心术不正,这种人只会挑起内部矛盾,所以趁早开除。

在择人任用上,德才兼备、文武全才者固然最为理想,但现实往往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时候,到底用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用人,就得看用人者的用人艺术了。回顾胡雪岩一生在商界创下的无数业绩,不能不注意到他手中的济济人才,不少都曾是别人眼中的“败家子”!胡雪岩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不求完人,但求能人”。所以他在用人上能够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仁”字为本,有所为,有所不为

经商做生意,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又是无限的,在此前提下,能否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才能,懂得取舍之道,是一个生意人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准。对此,战国大商人白圭提出来“以仁取予”的观点,强调商人在面对能力限度和取舍时的基本态度。胡雪岩经商做生意,奉行的正是白圭提出的“以仁取予”的商道,凡事以“仁”字为本,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胡雪岩的成功秘诀中,“仁”字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对人有一颗宽容关爱之心,行事懂得取舍之道,虽是商人之身,但却恰恰不是一个奸商。在胡雪岩经商做生意过程中,特别是经营以救死扶伤为主旨的胡庆余堂的过程中,一个“仁”字可以说贯穿始终,他以仁取众,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给自己赢得好名声的同时,自然也是财源滚滚,赚得是盆满钵满。

通权达变的商业智慧

胡雪岩的身上除了具备一般成功商人通权变达的智慧外,还有两大自身独有的鲜明特色:其一,是将通权达变的智慧运用到人情义理上,善于攻心之术,通过把握人情、人心来灵活把握商情,做到了体察人情、深通人性,也因此,他得到了周围几乎所有人甚至是官场中人和洋人的赞赏和信赖,有这些人缘助力,胡雪岩在经商做生意的各个关键时刻就能灵活应变,做到稳操胜券;其二,将通权达变的智慧与长远的眼光相结合,胡雪岩经商做生意,善于盘算整个局势,从大方向、大趋势来评判生意,以其长远的眼光决定某一项生意可做或可不可做,从而赢得先机和主动权,进而取得全局和长远的胜利。

勇敢果断,乘“势”而发

胡雪岩作为一代“商贾奇男子”,在经商做生意上,能力那是出类拔萃的,不仅智慧出众,而且还有一般商人所没有的勇敢果断,能够做到乘“势”而发。在经商做生意的活动中,胡雪岩十分注重借势经营,顺势而为,勇敢与时势相逐,甚至可以说,胡雪岩的每一个大生意几乎都是围绕取势、用势、乘势而展开的,他从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乘“势”而发的机会,从而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生意,积聚自己的财富,对于“势”与“利”的必然关系,胡雪岩有一套成型的商业理念,正如他所说,“势利,势利,利与势是分不开的,有势就有利。所以现在先不要求利,要取势。”

讲诚信,言必信,行必果

信是做人之本,而做生意与做人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即做生意就是做人,所以,一个成功的大商人,一定是讲诚信的,胡雪岩不管是做人,还是经商做生意,始终都恪守诚信,言必信,行必果,可以说是一个一等一的讲诚信的大商人,也正因为他对诚信的高度重视,并坚决付诸实践,所以也才能够获得比普通商人大得多的成功。

以上四点就是小编总结的胡雪岩经商做生意的四大成功秘诀,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这四点用四个字来总结的话,就是“智、仁、勇、信”四大优秀品质,这四个字正是胡雪岩在生意场上无往而不利的秘诀,智勇双全,仁信兼备,一个生意人如果能做到胡雪岩这种程度,那赚钱肯定就不是什么难事。对此,不知道大家有怎样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小编更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