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高考选修学科咋样,来看盐中名师精彩点评!

 xxjjsdt 2019-09-17

点评名师简介  

王钰东,盐城市物理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

平实中彰显基础 平稳中更需能力

——201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点评

盐城中学高三物理组   王钰东

2019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总体上保持了近三年高考命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命题思想。试题难度符合预期,稳中有降。知识覆盖面较广,各模块占比较为合理。结构和题型与《考试说明》吻合度高,试卷整体阅读量不大,试题情景表达简洁明确,学生入手容易,计算题三题逐渐增加难度,每题3小问层次分明、不同层面的学生可以完成相应的小题,拿到一定的分数。试卷继承了这些年江苏自主命题的特色,试题总体侧重于基本概念及基本技能,对主干知识考查不刻意回避常规题型,但在题目编制的构思上比较灵活,注重创新,重视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质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具体来看,今年江苏高考试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一、遵循考试大纲,聚焦主干内容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高考科学化、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试卷命题上严格依据考试大纲,聚焦高中物理学科主干内容和要求,以主干的、学生终身发展和继续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设计试题,避免超纲、过难过繁的内容。试卷必考部分涵盖力学和电磁学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静电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等重要内容,选修部分主要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原子核物理、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等主要内容。通过合理设计试卷结构,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以考查高中物理的主干内容为重点,试卷中较难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均为高中物理主干内容,整个试卷无偏题、怪题,难度太大的试题。

二、紧扣课本教材、回归教学初心

江苏高考试卷历来注重与科技前沿、 生活、生产等问题命题的结合、更注重考察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年重视基础是它的一个亮点。考试完学生大多反映题目较为常规、难度不太大,绝大多数题目较为熟悉,考得不太紧张,从整张卷子来看:试题总体侧重于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技能,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知识点贴近教材。选择题多是平时重点复习的知识点,如第1题对变压器的考查、第6题天体运动卫星规律的考查以及后面电路题的考查等等;实验题仍延续一道电学实验和一道力学实验的模式。力学实验探究动能定理、电学实验测金属的电阻率都是课本上的实验,比较常规,仪器的操作、数据处理和作图分析,电路连线都是基本实验技能。选修部分难度不大,所用知识点也是教材的基本要求。学生感到亲切、容易上手、容易发挥正常的水平。考生只要熟悉教材内容,比较容易得分。这要求我们中学教学要紧扣课本教材、回归教学初心。尤其是对我们中学如何利用教材,怎么用好教材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不要一味地、重复的练题,而要从教材出发、扎根教材、立足基础。

三、提升学科素养、重视学科能力

试题源于教材、情景较为熟悉。但同时又高于教材、创新灵活,考查了学生是不是真的理解了、会分析应用。从整个试卷来看,要想拿高分,获得好的成绩,必须要有扎实的功底和较高的物理能力、素养。比如说卫星运动的题目要思考椭圆轨道万有引力和向心力的关系;两道实验题重点考查基本的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但问题又有创新,需要你真的懂,计算题体现出考生对试题情景的分析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选择方法、运用规律的能力以及运算能力。满满的都是能力立意,体现物理学科特色、点出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也一直提醒我们的学生平时学习中重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质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分析,加强物理思维能力和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物理学习要用心体会,物理学习要先理解再应用,注重物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摒弃那种靠“题海战术”和“套题”的学习方式。

总体来说,今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又能对学生的学业情况有较好的区分。相信今年的江苏高考物理试卷有利于发挥高考对课堂教学的导教、导学作用,避免学生盲目题海战、避免高三复习盲目求深、求难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点评名师简介  

孙建娅,盐城中学高三历史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

聚焦立德树人,体现学科育人导向

——2019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点评

盐城中学高三历史组   孙建娅

2019高考江苏历史试卷依据高校选拔人才的需求,以考试说明为准绳,以立德树人为立场,试题学科特点突出,既注重主干知识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试卷延续近几年的风格,以稳为主、稳中出新、灵活生动;既体现江苏试卷一贯的特色,又表现出向全国卷靠拢的命题倾向。 

一、聚焦立德树人,体现学科育人导向

精心选取素材,构建试题情境,引导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本次考试特别重视对科技、以及思想文化史的考查,有助于考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使考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主观题的第1题以书写材料和汉字的演变应用为切入口,考察中华文明对东亚文化圈以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说明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主观题第2题则选取近代某一具体历史人物思想变迁为视角,综合考察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脉络以及近代民主革命的具体史实,同时要求考生以近代国人的“家国情怀”为主题撰写历史小论文,凸显近代以来先进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勇气和决心。主观题第3题则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这一学生较为熟悉的历史情境切入,考察新航路开辟的具体动因、影响等,同时从洲际间物种的变化与交流为切入口考察学生对不同文明交融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揭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于当下的重要意义。总体说来主观题的考察紧扣基本史实的同时注重考察学生知识的应用与迁移能力。 

二、落实考试说明,考查历史思维能力

试卷强调必备的主干知识,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考试无论是题干材料的选择还是选择题选项的表述,都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综合性,不仅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考生具备关键能力,比如信息加工、逻辑推理、独立思考等等,着重考查学生对通用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既具基础性,更具综合性、创新性。

选择题的考察特备注重时空定位的准确性和综合调用必修三本知识的能力。例如第一道选择题的作答就涉及到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古代思想文化,不仅仅考察某单个知识点。对近代民主革命的考察试卷中以一道漫画题为切入,同时给出明确的时间“1940年”考生可综合标注的时间和文字,作出正确选择。题目不难,但选项的表述灵活有新意,一定程度上体现全国卷的风格,也反应了以后江苏命题的方向。

三、优化考试理念,注重学科素养培养

试卷以问题为导向,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分层、综合、有效的考查,充分体现学科特色,并通过创设新情境,提高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水平,在考查基本思维能力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启示性、开放性,进一步提升考生的学科素养,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选修改革史考查了王安石变法,不仅从梁启超等人的角度评价王安石变法,更将其与中国当代经济联系起来,加深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政策的认识,体会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推进考试改革,凸显高考选拔功能

试卷将学术研究与学生所学的教材的主干知识有机联系,体现了对教学的引导作用,也体现了高考内容改革对“助推改变应试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实现高考选拔德才兼备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试卷选取典型素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领。试题稳中求新,有所突破,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素养和宽阔的视野,多角度、多层次考查了考生的综合素质,不拘泥于教材的具体表述,有一定的区分度,符合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

点评名师简介  

顾兆俊,盐城中学高三化学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盐城市教学能手,市优秀班主任。

突出核心素养考查,彰显学科特色

——2019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点评

盐城中学高三化学组   顾兆俊

今年的江苏高考化学试题依然延续了近几年的风格,难度适中、题量相对固定,整体结构题型与18年江苏卷相比有微调,突出了基础的要求,又强化了能力的考查。试题以《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评价理念为命题宗旨,积极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握新时代的育人方向,落实新时代的育人要求,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持续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落实“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充分发挥对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试题紧贴教材、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社会热点、紧跟科技前沿,试题突出学科特点、突出能力立意、突出思维逻辑、突出核心素养的鲜明特色,加强了基础知识综合、加强了实验探究、加强了命题创新。平稳中蕴新意,传承中有发展。试题主要特点如下:

一、重视基础难度适中,注重整体设计

全卷题型结构、设问方式等方面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注重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时将学科思想、核心素养融合于学科知识和思维品质之中。考查学生必备化学知识,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离子共存、实验操作和装置原理、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元素周期律、物质间的转化、原电池原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实验原理、微粒浓度关系、化学平衡、化学工艺流程、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含官能团、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书写等)、化学计算、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等。部分试题命制素材直接来源于教材,如第3题选取课本中学生熟悉的NH4HCO3、H2SO4、SO2和Al2O3的性质和用途命制;第5题实验操作和装置图也是源于课本中的基本实验;第6题涉及的反应条件是教学中讲解的有实际应用的化学反应,如铁的钝化、实验室制Cl2等,第9题是以课本中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题源考查物质间的转化;第14题以NH4HCO3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为载体,考查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大小比较及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综合运用。第15题以NO和O2的可逆反应为研究对象,从反应的焓变ΔH、转化率改变的影响因素、平衡常数计算和比较等,全面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理解和应用等。对这些必备知识的考查必将引导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要回归教材,注重基础,关注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试题基本由易到难梯度设置,再加上试题不偏不怪,这些都有利于考生的正常发挥。

二、突出核心素养考查,彰显学科特色

试题贴近新高考改革的趋势,突出对化学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如第21题物质结构和性质和第12题中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第14题以NH4HCO3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为载体的微粒浓度大小及守恒的运用体现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第15题涉及的平衡常数与NO转化率的影响因素、第16题涉及NO转化率随pH的影响和第20题CO2平衡转化率受温度影响和提高CH3OCH3选择性的措施等图像的判断与识别蕴含着“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思想方法;至于“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更是在主观题中得到充分体现,设置的问题灵活多样而又目标指向明确,考查了学生在充分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试题情境真实新颖,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三、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展现应用价值

试题继续保持了“情境的应用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贴近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的实际,紧密结合当前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科技前沿、社会热点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如第16题N2O、NO和NO2等氮氧化物的处理、第18题聚合硫酸铁的相关制备和计算、第19题轻质CaCO3和(NH4)2SO4晶体的制取、第20题中CO2的吸收和利用等。试题立意新颖,贴近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的实际,试题背景充分体现化学学科实际应用价值,考查学生获取、整合、迁移、运用化学情境中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基于证据推理形成正确结论的能力。考查学生应用化学基本方法、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化学学科在新医药、新材料、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彰显化学学科特色和学科价值,体现绿色化学理念和社会责任,呈现出时代性、应用性、发展性、开放性等特色。

总之,2019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试题凸显化学学科实验特色,注重思维品质考查,素材情境真实新颖,内容富有时代气息,突出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试题体现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特征,也呈现了江苏卷一贯“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试题整体难度适中,有利于考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展示,试题的设计理念稳健成熟,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体现出对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方向的引领导向作用。从化学高考试题层面落实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点评名师简介  

杨爱革,盐城中学高三生物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市教学能手。

基础知识全面考 核心主干重点考

能力立意综合考 学科热点突出考

——2019年江苏高考生物试卷点评

盐城中学高三生物组   杨爱革

2019年江苏高考生物试卷是一份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高考核心立场的试卷,命题从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注重对生物学重要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考查,侧重能力立意,试题有层次,稳中有新。在题型、题量方面与以往高考试卷保持一致,试卷整体难度适中,区分度好。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础知识全面考

试卷系统全面地考查了《考试说明》中涉及的基础知识点,如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结构、细胞代谢、细胞生命历程、遗传规律、遗传物质基础、变异与进化、稳态调节、基因工程、微生物培养等各方面内容在试题中都有体现。细胞分子组成考查了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和结构以及两者的联系,变异与进化考查了变异的特点以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关于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今年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了无菌技术、培养基等内容。

二、核心主干重点考

关于生物核心主干知识,以往在填空题中考查频率较高的重点专题,今年仍然有所体现。如26题考查了生物与环境专题中种群及群落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综合知识点,27题以血糖平衡的调节为背景考查了个体水平的稳态调节,32题以杜洛克猪的毛色遗传作为分析材料考查了学生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3题通过引物设计、表达载体构建、标记基因的使用等具体问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及PCR技术。

三、能力立意综合考

高考往往要兼顾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等多项能力的综合考查,如30题以“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淀粉等有机物含量的变化”为课题,考查了物质检测试剂的选择和实验器材的选择,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勇于创新,在遵循单一变量、对照等基本原则基础上进行解题。

另外试卷整体上还涉及到一些相关图形和数据表格,以此来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以及基于生物事实和证据进行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学科热点突出考

把握学科热点联系生活实际是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又一重要方面。去年10月两位免疫学家因癌症免疫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一最新研究热点在试题31题中有所体现,试题以此为背景突出考查了有关细胞免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癌症的防治等重难点知识,同时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健康等基本生物学素养的要求。另外29题还将基因编辑这一热点问题与核移植等相结合进行了考查。

本次考试试题给予我们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为:复习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系统复习,紧抓主干,落实核心概念、规律、原理等知识的强化;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健康、关注生产,使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担当意识;重视实验教学,开好开足基础年级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点评名师简介  

王强,盐城中学高三政治教研组长。

鲜活的时代气息 鲜明的学科特色

——2019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点评

盐城中学高三政治组   王强

纵观2019年江苏省高考政治试卷,总体来说试题紧扣考试说明和课标,贯彻和强化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和教育目标,以稳为主、稳中出新,突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考查,没有“偏”“怪”题,考查内容与学生所学的必修和选修内容的关联度高,总体难度平稳。具体来说:

一、稳定的试题品控

历经十多年命题实践与探索,江苏高考政治学科的自主命题已渐趋成熟和完善。在保持试卷结构、题型、分值和难度稳定的同时,在试题情境呈现、问题设计上也在不断尝试创新。整体来看,2019届江苏高考政治试卷依然保持了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试题坚持能力立意为主导,以稳定为主,稳中有新。

二、鲜活的时代气息

命题严格遵循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命题原则,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切实反映高校招生的要求和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适当体现江苏特色。四条时政选择题不偏不怪,但考查灵活度加强,分别是涉及进博会、外商投资法、2018世界遗产名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入选项目、港珠澳大桥、两不愁三保障。主观题涉及传统手工艺、我国在联合国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新动能、知识产权保护等,都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三、鲜明的学科特色

一直以来江苏卷都比较注重考查学生对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考查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如34题主要从文化角度分析传统手工艺的价值以及运用唯物史观就传统手工艺该不该挽救和保护的两种观点进行评析考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35题通过计算全要素生产率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36题主要考查了联合国及其相关知识,难度不大。37题第一问从经济角度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如何推动开放发展,第二问是从政治角度分析知识产权保护既要完善立法,也要严格执行蕴含的道理,第三问综合运用认识论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写一篇小论文。总体来看,今年探究题的设问比较注重对学生政治思维品质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灵活、系统调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力求做到人文性、思辨性和探究性的统一,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倾向。

四、对2020届的几点建议

第一,夯实核心知识,注重体系构建,并能内化为学生的基本能力;第二,拓展知识视野,注重时事积累,回归政治学科核心价值;第三,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益,增强学科提升的有效性。

点评名师简介  

姚其军,盐城中学高中地理教研组长。

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关注社会发展,考查核心素养

——2019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点评

盐城中学高三地理组   姚其军

一、试卷内容:

1.难易适中

试卷难度相对平稳,总体较去年相差不大,试题考查的背景材料和设问没有追求新奇,力求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人文地理考查稍多,自然地理试题难度大于人文地理试题,选择题难度大于综合题。选修部分考查难度不大。 

2.考查侧重

自然地理部分的地球运动、地质构造、等高线地形与应用、大气受热过程与运动、等压线分布与天气气候侧重考查,而洋流、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没有涉及。人文地理侧重考查城市与城市群、农村与农业、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资源调配和产业转移没涉及。尤其农村和农业,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考查。 

3.地理特色

试卷中通过图表呈现地理信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突出地理核心素养,体现地理特色。今年用了24幅图,两个表格呈现地理信息,其中“循环生态农业模式”等考查人地协调观;“城市不透水面”、“河流水文特征”等考查综合思维;地形改造、乡村振兴等考查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亦有所体现,但中国政区和江苏地理没有体现。 

二、教学建议

1.抓住重点主干知识

今年试题虽然没有面面俱到,但突出了重点主干知识。地理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教学复习中应化繁为简,重点要讲透,难点要讲清,很好地把握主干知识,就能使学生更集中时间和精力,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2.提升图表分析能力

地理图表兼容性和覆盖面很大,是考查学生观察、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的理想工具,是高考题理想的切入口,因而地理图表是地理高考命题中不变的主题,更是综合测试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兴趣,阅读图表方法,自主绘制图表,强化图文转换,把所学知识和图表信息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3.关注社会发展

今年地理试题结合学科实际,选择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案例设计情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合作共赢等等观念融入地理能力的考查。如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等考查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能力。在教学中可选择国家社会战略发展的案例,把地理知识和原理进行实际的分析运用。 



编 辑:小 园  徐 倩

部 门:高三年级 宣传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