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总体上保持了近三年高考命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命题思想。试题难度符合预期,稳中有降。知识覆盖面较广,各模块占比较为合理。结构和题型与《考试说明》吻合度高,试卷整体阅读量不大,试题情景表达简洁明确,学生入手容易,计算题三题逐渐增加难度,每题3小问层次分明、不同层面的学生可以完成相应的小题,拿到一定的分数。试卷继承了这些年江苏自主命题的特色,试题总体侧重于基本概念及基本技能,对主干知识考查不刻意回避常规题型,但在题目编制的构思上比较灵活,注重创新,重视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质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具体来看,今年江苏高考试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一、遵循考试大纲,聚焦主干内容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高考科学化、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试卷命题上严格依据考试大纲,聚焦高中物理学科主干内容和要求,以主干的、学生终身发展和继续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设计试题,避免超纲、过难过繁的内容。试卷必考部分涵盖力学和电磁学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静电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等重要内容,选修部分主要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原子核物理、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等主要内容。通过合理设计试卷结构,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以考查高中物理的主干内容为重点,试卷中较难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均为高中物理主干内容,整个试卷无偏题、怪题,难度太大的试题。
二、紧扣课本教材、回归教学初心
江苏高考试卷历来注重与科技前沿、 生活、生产等问题命题的结合、更注重考察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年重视基础是它的一个亮点。考试完学生大多反映题目较为常规、难度不太大,绝大多数题目较为熟悉,考得不太紧张,从整张卷子来看:试题总体侧重于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技能,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知识点贴近教材。选择题多是平时重点复习的知识点,如第1题对变压器的考查、第6题天体运动卫星规律的考查以及后面电路题的考查等等;实验题仍延续一道电学实验和一道力学实验的模式。力学实验探究动能定理、电学实验测金属的电阻率都是课本上的实验,比较常规,仪器的操作、数据处理和作图分析,电路连线都是基本实验技能。选修部分难度不大,所用知识点也是教材的基本要求。学生感到亲切、容易上手、容易发挥正常的水平。考生只要熟悉教材内容,比较容易得分。这要求我们中学教学要紧扣课本教材、回归教学初心。尤其是对我们中学如何利用教材,怎么用好教材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不要一味地、重复的练题,而要从教材出发、扎根教材、立足基础。
三、提升学科素养、重视学科能力
试题源于教材、情景较为熟悉。但同时又高于教材、创新灵活,考查了学生是不是真的理解了、会分析应用。从整个试卷来看,要想拿高分,获得好的成绩,必须要有扎实的功底和较高的物理能力、素养。比如说卫星运动的题目要思考椭圆轨道万有引力和向心力的关系;两道实验题重点考查基本的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但问题又有创新,需要你真的懂,计算题体现出考生对试题情景的分析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选择方法、运用规律的能力以及运算能力。满满的都是能力立意,体现物理学科特色、点出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也一直提醒我们的学生平时学习中重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质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分析,加强物理思维能力和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物理学习要用心体会,物理学习要先理解再应用,注重物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摒弃那种靠“题海战术”和“套题”的学习方式。
总体来说,今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又能对学生的学业情况有较好的区分。相信今年的江苏高考物理试卷有利于发挥高考对课堂教学的导教、导学作用,避免学生盲目题海战、避免高三复习盲目求深、求难有明确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