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散之痛、乱世之殇:三国英雄豪杰那些悲壮凄美的家国事

 棋中王 2019-09-17

面对天下分裂、民众流离失所,多数乱世豪杰都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及统一四海、安定天下的政治抱负。

01

东汉末年,诸侯竞起,各自盘踞一方。

随着天下分裂,很多昔日情同手足的故交、知己,乃至于同一家庭的父子、兄弟,被迫分处于相互对峙的不同阵营——

公元223年夷陵之战后,蜀将黄权因退路被敌军切断,与其长子黄邕等投奔曹魏,其次子黄崇则留在蜀汉;

名士藏洪与才子陈琳既是同乡又是知己,他们原本共同效忠于袁绍,后因藏洪与袁绍交恶,两人无奈分道扬镳;

公元249年,曹魏宗室重臣夏侯霸(夏侯渊之子)归降蜀汉,其女婿羊祜则继续在北方效力;

名士许靖、王朗、华歆等当年同朝为官、互为至交,后来由于各自际遇不同,许靖身在蜀汉,王朗、华歆等则为曹魏重臣;

出自琅琊阳都的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诞,宗室兄弟三人分处吴、蜀、魏三方,各有盛名、显赫一方……

这些乱世豪杰虽然彼此情深义重,但是在政治上毕竟各为其主,因此常常势不两立、兵戎相见。这些分处不同阵营的政治人物常因骨肉亲情、知己之情或故交之谊,在相互攻讦、讨伐的同时,彼此挂念,相互体恤。三国时期的很多人情世故因此显得悲壮而凄美。正像藏洪当年在致陈琳信中写的那样:你我间的思念之情日夜萦绕,但由于取舍不同而无法相会,其中的愁苦悲怆,只有各自心知。

02

三国时期,各方豪杰纵横捭阖、驰骋沙场,其壮怀激烈的传奇故事在后世广为传颂。而波澜壮阔的宏大历史场景背后,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悲欢离合,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其悲苦哀愁。那些乱世豪杰的个人恩怨、爱恨情仇,散见之于史料角落,历来鲜为人知。其中的离散之痛、乱世关怀,具有别样的脉脉温情。

公元200年,关羽在徐州战败后与刘备走散,无奈投靠曹操。曹操担心他心系刘备,便让大将张辽前去探听情况。张辽与关羽相交多年,得知关羽真实的想法后,张辽顿时陷入两难:如果以实情相告,他担心曹操会杀害关羽;如果不如实汇报,则又背离了自己的忠诚。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终决定如实汇报。《傅子》载:“(张)辽欲白太祖,恐太祖杀羽;不白,非事君之道。乃叹曰:公,君父也;羽,兄弟耳。遂白之。”后来,曹操被关羽的忠义所打动,没有予以加害。

03

古人云:军中无父子,战场无兄弟。父子同在军中,则只有上下级间的命令与服从;两军对阵,沙场上所面对的便只有敌人,即使是同胞兄弟,也要毫不留情地挥以刀剑,迎头相击。

公元219年,刘备遣大将孟达攻打房陵。房陵太守蒯祺奋力守城,誓死抵抗。这个蒯祺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大姐夫,此事载于《襄阳记》:“(蒯)祺妇,即诸葛孔明之大姊也。”但是在攻破城池之后,孟达随即将其杀害。

刘备(影视剧照)

在同年的襄樊战场上,名将关羽在水淹七军后威震华夏。曹操遣大将徐晃南下驰援。

关羽与徐晃既是同乡又是至交。老朋友在战场重逢,两军阵前一度出现难得的温情。史书记载了两人沙场会面时的情形。《蜀记》载:“(关)羽与(徐)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但是一番寒喧之后,徐晃厉声呵道:“谁斩获关云长首级,赏金一千斤!” 《蜀记》原文:“须臾,(徐)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

这是关羽生前的最后一场恶战。他当时仅有五千兵力,终因寡不敌众而被徐晃军团击溃。关羽父子仓皇出逃,后遭东吴军队伏击,被俘遇害

04

公元215年,曹操攻占汉中后,任命夏侯渊为行都护将军,负责镇守汉中。此后,夏侯渊与蜀汉名将张飞多次交手。

先是宕泄之战,夏侯渊遣大将张郃侵蚀由张飞镇守的巴西等地。双方对峙两个月后,张飞伺机设伏,把张郃军引入山间窄路乘势突袭。魏军首尾难顾,溃不成军。张郃仅率十几名亲兵仓皇逃脱。

紧接着是史诗般的汉中之战。蜀汉方面先是由张飞、马超等率军与魏军对攻。公元219年,刘备亲征汉中,在定军山下设埋伏,老将黄忠率军出击,一举斩杀夏侯渊。

夏侯渊之子夏侯霸听说父亲在前线遇害,恨得咬牙切齿,愤愤表示要参与伐蜀,为父报仇。而蜀汉这边,张飞的妻子听说夏侯渊在阵前战死,也出面请求刘备予以收尸殡葬。《魏略》载:“(夏侯)渊之初亡,(张)飞妻请而葬之。”

夏侯霸的激愤之情可以理解,但是张飞妻子缘何要请求为敌方将领殡葬?

原来,夏侯渊是张飞妻子的亲叔父。据《魏略》记载,公元200年,张飞在徐州战败后亡命天涯,途中遇到夏侯渊的这个侄女。她当时只有十三四岁,正在外面砍柴,张飞便娶她为妻。

《魏略》另有记载:“时兖、豫大乱,(夏侯)渊以饥乏,弃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夏侯渊在饥馑年代舍弃亲生骨肉,省出食物养育这个侄女,对她可谓恩重如山。但是对于这位夏侯氏来说,她的丈夫与她亲叔父为抢夺地盘兵戎相见,她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作为?两边都是至亲,她唯一能做的便是在大战之后,为阵亡者收尸殡葬,让其在九泉之下安息。

公元230年,曹魏兵分两路,讨伐蜀汉。夏侯霸当时作为伐蜀先锋,心里非常清楚他所讨伐的“贼寇”之首、蜀汉后主刘禅,那是他的外甥女婿。其堂妹与张飞生的两个女儿先后嫁给后主刘禅。张飞的大女儿先被立为皇后,史称敬哀皇后,于公元237年逝世。第二年,后主又册立其妹为后。

公元249年,北方暴发高平陵之变,司马懿诛杀当政者曹爽并彻底铲除朝中的宗室势力。夏侯霸担心自己受到牵连,便惶然投奔蜀汉。

夏侯霸入蜀后即受到后主接见。后主向他解释:“你父亲是在两军阵上战死的,不能说是我的先辈加害于他。”之后,刘禅还特意把皇子们召到会见现场,指着他们对夏侯霸说:“他们都是你夏侯氏家族的骨肉!”

05

诸葛亮同宗兄弟分处三方阵营,是乱世中的家族传奇。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录尚书事;其兄诸葛瑾为东吴大将军(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在孙权去世后为首席辅政大臣,权倾一时);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在曹魏方面官至镇东大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

虽然各自显赫,但毕竟天各一方,忠君之义与骨肉亲情两难兼顾。诸葛瑾、诸葛亮为一母同胞,他们之间仍要保持距离。诸葛瑾曾代表孙权出使蜀汉,与弟弟诸葛亮只在公开场合商谈政事,两人私下从未会面。

诸葛瑾担心诸葛亮无后,便把次子诸葛乔过继给弟弟。诸葛乔入蜀后招来喜气。公元227年,诸葛亮在47岁时终于抱得儿子诸葛瞻。

公元252年年底,魏、吴之间暴发东兴大战。曹魏方面的主将是诸葛诞、胡遵,吴军统帅则是诸葛诞的堂侄诸葛恪。此役,吴方大败曹魏军团,诸葛恪因此趾高气扬,其叔父诸葛诞则因此被换防,由镇东将军转任镇南。

诸葛恪此后一意孤行,再次兴兵伐魏,招致全面溃败,朝野对此怨声载道。东吴宗室重臣孙峻因此设计诛杀诸葛恪,夷三族。诸葛瑾在江东的支系由此被灭绝。但由于其次子诸葛乔早年过继给诸葛亮,他在蜀地却另有一脉。诸葛乔去世较早,其子诸葛攀后官至蜀汉行护军、翊武将军。诸葛恪被灭族后,诸葛攀因为叔父诸葛亮已有嫡子诸葛瞻,便重新改为东吴诸葛瑾之后。

曹魏方面,诸葛诞因担心遭到清算,于公元256年在淮南发动武装反叛,剑指权臣司马昭。为了得到吴军驰援,他把小儿子诸葛靓送到江东做人质。诸葛诞于次年兵败身亡,被夷三族。其幼子诸葛靓却因身在江东,幸存于难。诸葛靓后出任东吴的右将军。

公元280年,司马炎完成统一,诸葛靓辗转回到北方。由于父辈间的仇恨,他始终拒绝与晋室合作。但是,诸葛靓和晋武帝之间又有另外一层关系。他们当年同为曹魏阵营里的“官二代”,小时候一起长大,关系非常密切。诸葛靓拒绝与晋室合作,司马炎却没有忘记这个儿时的小伙伴。有一次他亲自上门,诸葛靓闻讯躲进洗手间。皇帝于是追过去问他:“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交情吗?”诸葛靓流着泪说:“见到陛下实在是又愧又恨!”

06

乱世情仇,纷纷扰扰。虽然正逆分立,但是三国历史却有一个异常清晰的主线。三国时期,不排除有吕布、文钦这样的趋利无义之徒,也不排除存在着割据苟安的政治势力,但面对天下分裂、民众流离失所,多数乱世豪杰都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及统一四海、安定天下的政治抱负。各种史料对此都有明确记载:

据《云别传》记载,公元214年,刘备攻占益州后,有人建议以蜀地房产、田地等奖励功臣。大将赵云则提出,国难当头,我们浴血奋战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功名利禄。等到海内统一、社会稳定之后,大家各自返乡、安家立业,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追求。

公元253年,东吴诸葛恪为了出兵北伐,撰文纵论天下大势:“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王者不务兼并天下而欲垂祚后世,古今未之有也。”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里也明确提出:“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数千年来,但凡出现天下分裂,各方志士便义无反顾、永无休止地奋起抗争,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直至天下统一。

正所谓同文同宗,血浓于水。千百年来,虽不时有人企图改道分流、另立门庭,但是天下大势,浩浩荡荡,江河东流,奔腾不息。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们抛家舍口、出生入死,矢志不移地奋力谋求海内统一、天下宴然,其纵横四海的故事因此愈发显得荡气回肠、撼彻心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