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去嘉兴(17)小曹王庙

 吴越尽说 2019-09-17

 小曹王庙全景

嘉兴小曹王庙,全名为“曹武惠王庙”,奉祀北宋名将曹彬,在市区南湖大桥东侧,与汪胡桢故居隔河相望。由于位于余新镇的大曹王庙改名为大曹王寺,因而小曹王庙自然成为城内唯一的曹王庙。庙前碑文介绍:“据史志记载,庙系推官史显卿所建,清雍正间里人沈见龙重建,乾隆间复修,咸丰末被毁,同治中重建。明成化间嘉兴知府杨继宗题曹王庙碑一块,现存于嘉兴揽秀园。”文中“推官”一词,即相当于“大宋提刑官”,由此可见曹王庙最早建于宋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虽经多次重建、重修,但原址没变,这在江南实属罕见。

 

 小曹王庙正门

不少地方仅留下曹王庙的地名,而庙早就不存;或者庙虽在,供奉的曹王南辕北辙,文不对题;有的甚至改变了初衷,成为佛家之地。所以,嘉兴小曹王庙,庙虽小,承传正宗,脉络清晰,历史悠久,名不虚传。

我去过曹王庙两次,第一次去是中午,售票窗口没有人,就径直进去痛痛快快游了个遍。庙内除了供奉曹武惠王外,还供了斗姆元君和星宿等道家神仙;第二次去,买了2元钱的门票,刚走到斗姆殿前,一位阿姨用打量的眼光看我但不说话,我就直说“我买了票的”,她才收起眼光走了。后来才知道,小曹王庙没有住庙道人,只有管理人员,要做法事时到外地去请道士来。

 
 
香堂

关于北宋大将曹彬的事迹,由于年代久远,民间流传很多传说,有些近乎神话,但都是颂扬他爱民如子的美德。

据《宋史》记载:曹彬(931—999),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初年大将,“宋良将第一”,官至检校太师同平章事,病卒后赠中书令、济阳郡王,谥武惠,故称曹武惠王。《嘉兴小曹王庙碑记》记载:“宋开宝年间,曹彬率军围南京,派人告之南唐王李煜:'事势如此,所惜者一城生聚,劳能归命,策之上也’。城将克,曹彬忽称病不视事,诸良将前来慰问,曹彬曰:吾之疾非药所能治也,惟诸位诚心立誓,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吾之疾自会愈。诸将听命俱焚香为誓。后邦人感其恩德,立庙祀之。”

 
曹武惠王 塑像 

简单来讲,就是开宝七年(974),曹彬受命率军灭南唐,约束宋兵不得肆意杀掠,使南唐都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免遭破坏。后来江南老百姓感怀他的恩德,建庙祭奠。

 
 
主殿内景象

小曹王庙除了传统的农历初一和十五非常热闹,初一是“烧头香”,十五是“闹元宵”,祭奠曹王的日期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定在农历三月二十八是曹王生日,这一天也热闹非常,四乡八邻香客云集,香烟冲天,烛火旺盛,钟鼓齐鸣,梵音绕梁,庙门内外挤满香客和商贩,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放生池
  

小曹王庙对面就是汪胡桢故居
 

祭奠曹王的风俗延续了千年,久而久之,积淀成了一种民间信仰和文化,过去,一代代百姓饱尝战火摧残,受尽人间疾苦,从内心渴望太平盛世、安居乐业,需要百姓的保护神,出于这种信念,大家不自觉地会把曹王当作护身符,得到庇护而使内心安宁,信仰由此而生。如今,世道和平,渴望庇护的心态减弱,而思乡、寻根文化则又兴起,一座故乡千年流传下来的庙宇,正好符合了不少人怀旧、想家的情绪,赋予了新时代的特征。所以,曹王庙的香火还会延续下去。

写于2019年9月6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