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瓷器,你要过不了这一关,这辈子也没法入门!

 RK588 2019-09-17

要真说起瓷器收藏一门,看着好像很简单,就是那些窑口,那些品种,好像也玩不出别的花样来。

其实,瓷器收藏远比我们想的还要复杂,收藏瓷器首先要会鉴定瓷器,是建立在陶瓷鉴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科学技术能替代人进行瓷器鉴定?

很多玩瓷器的老手,只要瓷器过一下手就能知道真假,这是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让他们第一时间就能判断出这件瓷器的时代特征。

而仿品,总归是现代的,总会有某些特征和当时的时代不符。

因此,对于那些真正掌握了瓷器鉴定学问的行家来说,只要愿意仔细看,总能分辨出真假,并不需要所谓的科技手段。

当今的科学手段,一般是通过分析元素成分和氧化,用数据模拟出瓷器的年龄,进而估算出年代,其实也不怎么严谨。

不过科学手段也有好处,比如通过对元青花残片的分析,就能搞清楚元青花瓷器胎釉的配方比。

这种研究手段也能反哺历史研究,比如史书记载,元代官窑御土产于麻仓,那麻仓是什么地方?

现在无法考证,但通过分析元青花的元素,并对比中国各地的土地元素含量,就能判断出麻仓的地址。

看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定理解了吧!瓷器鉴定说简单也简单,你如果能完全掌握一个窑口或一个门类的资料,那看到瓷器的时候,你就像扫描仪一样,各种信息就对比出来了。

说难也确实很难,先不说经验的积累,要让自己有这么多的知识储备,就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

瓷器收藏第一关:以标准器识真伪

那么这些数据和知识,在你的大脑中不断积累,就能形成属于你自己的“标准器”,在鉴定瓷器时,把大脑里的“标准器”和手里的一比对,真假自然就能知道。

这就是收藏界的“以标准器识真伪”。这不仅是收藏瓷器的第一步,而且也是玩收藏的第一步,说白了,不管是捡漏、造假、仿古、淘货,圈子里大家拼的,也就是自己的“标准器”储备。

好玩的是,这就像武侠小说一样,凡是武学高手,无不是闭关三五十年修炼内功之人。

而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要想逍遥江湖,也得身怀父辈们的功法才行。主角们的成才之路,也无不从偶然得到的武学秘籍开始。

然而当下市场上存在最多的,却是一知半解,不愿花时间去研究的人,就像学了一招半式就膨胀的武林新秀,看似风光,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磕得头破血流。

所以说,收藏一定要过“以标准器识真伪”这一关。不一定要几千万上亿地买瓷器回来看,有时候几十块的瓷片,几百块的民窑,都能让你的鉴定能力上升。

90年代初有个好玩的事,北京的专家在潘家园买到几件北齐的陶俑,拿回去一比对,大家都认为是稀世珍品,财政拨款抢救性收购,也不贵,一件卖几百。

可哪知道?这玩意怎么也收不完,文物部门的库房都堆满了,哪可能这么多?专家就去找卖家,在公安介入后,卖家老老实实供出来,搞了半天,是河北仿的手工艺品……

你说可笑不可笑?可怕又可笑!

唐三彩也是一个。90年代初,大批唐三彩模具被发掘出土,依照模具复制再生产的唐三彩,与真无二,甚至肉眼都分不出真伪,市场上的唐三彩也一度价格大跌。

那要说,学问做好了,就能收藏到好瓷器了吗?也不一定,毕竟好东西可遇不可求,遇到了是福分,遇不到是本分,但起码有一点,收的不是假东西不是?

以标准器识真伪,确定一个方向,从一个窑口入手,多学多看,相信再过几年,不说成为专家,起码自己心里有数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