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给各位家人分享:共情--教育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12)

 木香草堂 2019-09-17

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却越来越出现在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的著作中。共情主要用于心理咨询方面,是心理咨询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三个充分必要条件之一。

简单的说所谓共情,就是能感受和理解对方的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怎么与孩子做到共情呢?

第一,就是说出自己的感受。每一天孩子都会经历一些事情,也会体验到一些感受,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可以说出孩子当下的感受,和孩子在情感上达到统一。比如,孩子因为要买某种玩具,家长不给而哭闹,家长可以这么说:妈妈知道因为没有满足你的要求,你很生气,这样哭闹是在表达自己的伤心吗?

第二,家长给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家长有时难免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如果孩子一调皮就难免会发火。遇到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这么说:妈妈工作了一天感到很累了,特别希望你能乖一点,让妈妈安静一会儿,如果你这时候调皮捣乱,妈妈会感到心烦,就会发脾气,宝贝也不想让妈妈生气,对吗?

第三,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情慢慢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作为家长要能够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真实感受。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家长可以这样问:“妈妈看你情绪比较低落,能给妈妈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后,妈妈要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孩子说出以后该怎么做,想象如果做到后会是什么样的,自己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做好共情,亲子关系就会更加和谐,很多问题就会自然避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