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楼】陈宝琛陈氏五楼:闽省之最,捐售公藏(上)

 江河行地劲草庐 2019-09-17
螺洲陈氏乃是福州望族,该家族来自颖川,即今日河南登封。唐朝末年,陈氏先祖跟随王潮、王审之从河南因始进入福建,定居于长乐。明洪武年间,举家迁往螺洲,迁始之祖名陈广,此支传十三世到陈秉伦。自陈秉伦后,螺洲陈氏渐次发达。

陈秉伦的儿子陈若霖于乾隆五十二年考中进士,嘉庆三年散馆授刑部山西司主事,道光元年为湖广总督。此后历云南、广东、河南、浙江四省巡抚,道光四年,任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事,转刑部尚书。道光十二年病逝于天津的船上。

陈宝琛撰《沧趣楼律赋》墨印本

陈若霖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为官四十余载,颇有政声。其有三子:陈景福、陈景亮、陈景曾,其中次子陈景亮参加顺天乡试中北闱第一名举人,然因陈景亮是南方人,故其被称为“南元”。陈景亮在朝中任职,官至云南布政使。在他任陕西粮道时,曾力请帮助灾民减免所欠之粮,后来因为足疾还乡,当时仅40岁,他在家乡安度晚年三十余年,至75岁去世。

陈景亮的长子陈承裘为咸丰二年进士,曾任刑部浙江司行走,他的名字乃是其祖父陈若霖所起,民国版《福建通志》载:“(陈若霖)方按狱楚北风雪中,成皇帝解所御玄狐马褂驰赐,家书同时至,遂以命名,小字曰楚恩。”陈若霖在风雪之中办案,道光皇帝解下身上所穿的玄狐马褂让人骑马送去赐给陈若霖,此时正好家中来信生了个男孩,于是陈若霖给孙子起名陈承裘,字楚恩。

陈宝琛撰《沧趣楼诗集》

陈承裘的长子即是陈宝琛,螺洲陈氏经过几代发展,到陈宝琛这里已是第十七世,而正是这位陈宝琛成为了该家族中最为显赫的人物。陈宝琛十三岁中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同治七年(1868年)二十一岁登同治戊辰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1871年)授编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陈宝琛又被提拔为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陈宝琛自入翰林院后,与左春坊左庶子张之洞、侍讲张佩伦、宗室侍郎宝廷有密切交往,他们被人称为“枢密四谏官”,时号清流,而陈宝琛因为直言敢谏,被视之为清流党魁。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欲吞并越南,而后于光绪八年占领越南河内。以陈宝琛、张佩伦为首的清流党力主与法国开战。光绪十年,法军突袭闽江,马江海战爆发,中方海军全军覆没,因为陈宝琛曾与张佩伦、张之洞一同向慈禧太后举荐唐炯和徐延旭。因马江海战之败,唐炯与徐延旭皆被革职定为斩监候,然二人罪名未定之前,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代为求情,此事激怒慈禧太后,其追加举荐人之责,而陈宝琛遭部议,降五级调用。陈宝琛返回家乡,一住就是二十余年。

陈宝琛在家乡改建了其曾祖父陈若霖的藏书处赐书轩为赐书楼,而后又陆续建造了还读楼、沧趣楼、北望楼和晞楼。一人连建五座藏书楼,这在中国藏书史上极其罕见,而在其40岁时,陈宝琛又在鼓山灵源洞找到喝水岩,他在此岩旁边建造了听水斋。当地的许多藏书家,比如叶大庄、龚易图等均常来此聚会。

光绪二十四年,陈宝琛出任鳌峰书院山长,而在此前的一年,他在城南苍霞洲林纾的旧居设立苍霞精舍,在此开班讲授英文和日文。后来又将日文班移入福州城内文儒坊三官堂,同时改名为东文学堂,而东文即是日本文字。日本的明治维新仅仅实施了三十多年就使国家强盛起来,这让当时的有识之士觉得应当效仿这种强国之路。

陈宝琛撰《沧趣楼律赋》蓝印本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光绪帝驾崩于瀛台,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成为了宣统皇帝。宣统元年,在张之洞的举荐下,已经62岁的陈宝琛起复,再次入朝为官。宣统三年,陈宝琛被派往毓庆宫教皇帝读书,成为了著名的末代帝师。

其实溥仪的老师总计有六位,陈宝琛为其一,然而这六位帝师中,以陈宝琛最为皇帝所看重,庄士敦在《紫禁城的黄昏》一书中写道:“当辛亥年宣统皇帝典学之时,陈宝琛师傅和他的同事的责任还不算怎样艰巨,不过他以首席师傅的资格,好像是幼帝的保姆一般,他的地位渐成为内廷里亲信的人,尊而亲,国家有什么大事都和他商量了。”

宣统皇帝本人也认为陈宝琛是他最信任最可倚重之人,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对我影响最大的师傅首先是陈宝琛,其次是后来教英文的英国师傅庄士敦。陈在福建有才子之名,他是同治朝的进士,二十岁点翰林,入阁后以敢于上谏太后出名,与张之洞等有清流党之称。他后来不象张之洞那样会随风转舵,光绪十七年被借口南洋事务没有办好,降了五级,从此回家赋闲,一连二十年没出来。直到辛亥前夕才被起用,原放山西巡抚,未到任,就被留下做我的师傅,从此没离开我,一直到我去东北为止。在我身边的遗老之中,他是最称稳健谨慎的一个。当时在我的眼中,他是最忠实于我、最忠实于‘大清’的。在我感到他的谨慎已经妨碍了我之前,他是我唯一的智囊。事无巨细,咸待一言决焉。”

溥仪所说的陈宝琛对他的妨碍,乃是指一些老臣们劝他去东北建立满州国之事。虽然陈宝琛对皇帝忠心耿耿,然而他却不赞同皇帝走这条路,他极力劝阻溥仪不要听信罗振玉、郑孝胥等人的话,以至于让溥仪觉得陈宝琛妨碍自己的宏图大业,于是以陈年纪大为由,将其留在了天津。陈日熹在《往年我家和陈宝琛的交往兼记螺洲太保第》一文中称:

陈宝琛撰《听水斋词》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等与汉奸郑孝胥、袁景惠、于冲汉及满人熙洽等勾搭,商量由日本撑腰,拥溥仪赴东北建立伪满洲国。陈宝琛劝溥仪慎重考虑,郑孝胥怕陈阻梗,不把他列入随行人员的名单。溥仪也以他年老,叫他仍留天津,陈宝琛考虑家中的财产及儿孙的前途,故正中下怀,留在天津,在八十八岁那年正月初一,他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

鸣鞭万户尽春声,百变谁能变夏正。
始旦人争瞻旭日,无风天特假暄晴。
蛰胚始振身滋耄,龙德方中岁一更。
博得东邻称米寿,称觥梦亦到盛京。

1932年,85岁的陈宝琛曾往长春去见溥仪,他递上了《壬申密折》,:“陛下以不赀之躯,为人所居为奇货,迫成不能进不能退之局,而惟其所欲为,始则甘言逼挟,谓事可立成,即悟其诳矣,而经旬累月,恣为欺蒙,则先之以谢某之尝试,而后使外人出面强之以不可从。”

由此可见,陈宝琛始终不赞同建立满州国之事。1935年,陈宝琛得了急性肺炎,他在重病之时依然关心时局,而后不久就去世了,享年88岁。

正门看上去很低调

螺洲陈氏藏书始自陈若霖,王命夔、黄兆郸所撰《陈宝琛与“沧趣楼”藏书》一文中说道:“他的曾祖父陈若霖,字望坡,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平日喜好收藏古今金石书画,建有藏书楼‘居敬堂’,藏书达5万余卷,其中大部分为陈若霖任浙江巡抚期间由门僚何治运、萨玉衡所选购,颇有精华,后大多散失。”

陈若霖、陈承裘介绍

关于陈若霖的堂号,除了该处讲到的居敬堂之外,如前所言,他还有一个堂号名叫赐书轩,此处专藏皇帝赏赐之书,而该轩的匾额乃是出自翁方纲之手。关于陈若霖得到多少皇帝所赏之书,何叶芳在其硕士论文《陈宝琛及其螺洲陈氏藏书研究》中根据《陈若霖年谱》罗列出如下得赏之书: 
 
嘉庆二十一年丙子58岁
七月:蒙赏御制文二集一部
十一月:蒙赐钦定全唐文一百函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60岁
三月:蒙赐钦定平定教匪纪略四函
四月:御制弭邪教说墨刻一分,恩赏御制全韵诗一部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61岁
正月:恩赐御制戊寅再举东巡展谒三陵大礼庆成记墨刻全册
三月:赐御制文二集一部
道光二年壬午64岁
赐钦定新疆识略全部
道光三年癸未65岁
十一月:恭领御笔仲秋七月幸万寿山玉润堂宴十五老臣赓歌图绘墨刻一分
十二月:御赐大清会典六十函
道光四年甲申66岁
御赐春秋左传读本全部
道光五年乙酉67岁
十二月:赏内廷墨刻六种,时晴斋十卷,天瓶斋十卷,快雪堂五册,联句三十册,墨妙轩四卷,辋川诗一册
道光八年戊子70岁
八月:赐御制午门受俘诗十二韵墨刻一幅
十二月:御赐仁宗睿皇帝圣训二十函,辽金元三史各一部
道光九年己丑71岁
十一月:御赐巡幸盛京诗全册
道光十年庚寅72岁
三月:赐御制诗初集二函
道光十一年辛卯73岁
七月:御赐康熙字典全部,御制文初集全函
 
陈承裘也同样有藏书之好,他曾跟随父亲陈景亮在关中居住五年,为此收藏了大量的金石碑版。后来又跟随父亲到山东任职,继续搞金石收藏,后来他将藏品带回了螺洲老家。其子陈宝琛根据其所藏整理为《澂秋馆吉金图》《澂秋馆印存》和《澂秋馆藏古封泥》等书。

陈宝琛有个弟弟名叫陈宝璐,其为陈承裘的三子,陈宝璐也有藏书之好,陈宝璐去世后,他的藏书也归入陈宝琛所建的五楼之中。关于陈宝璐的藏书观念,陈宝琛在《亡弟叔毅哀辞》中写道:

君治古文辞垂四十年,博极群籍,而尤肆力于经,顾不轻为著述。壮岁通籍,见政俗陵替,祸乱将作,遂绝意仕进,举古今中外之故穷研互絜,了其失得。迨新政兴,学风一变,则益惧斯文之就湮、大义之终晦,汲汲聚书,为抱遗订缺计。尝谓:“三代之学术治道,至秦一厄,自汉尊经宗孔,迄今二千余年,虽名存实窳,而终不能舍大经大法以求其所为治。运极则变愈大,其间必有守先待后之钜儒,维持斡运,使不沦一世于禽兽,特难其人耳。”此君之志也。

可见陈宝璐对经学最有研究,想来他在这方面的藏书也最为丰富,而陈宝璐曾拜谢章铤为师,谢章铤主讲福州致用书院16年。谢去世后,陈宝璐代主致用书院一年,他以所得到的工资抚养谢章铤的后人,同时他又为谢章铤校勘遗集,可见他对其师是何等之尊崇。

关于陈宝璐所藏之书,何叶芳在其论文中有如下说法:“宝璐并非无选择地藏书,他明白,世上的书‘浩博难竞读,然苟知所择,则无多耳。’在他的心中,所谓的好书是‘吕氏《读诗记》、胡氏《禹贡锥指》、江氏《礼书纲目》、奉氏《五礼通考》、司马氏《通鉴》及《近思录》、《性理精义》等。’还有《唐律疏义》《授时通考》《农政全书》《顾氏音学》《梅氏算术》《旁逮困学纪闻》等中国文绝学。他藏书的标准就是要‘至简谛,切实用’。”

关于陈宝琛本人的藏书之好,王命夔、黄兆郸在其所撰之文中称:“陈宝琛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就有嗜书之癖。他生性异禀,过目成诵,10岁能熟读四书、五经,帮助父亲整理架上之书。12岁随父来到北京,即能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列书目,独自往琉璃厂、崇福寺书肆购书。他于18岁即以诸生举于乡,同治七年(1868)中进士。进入仕途后,长期在武英殿、国史馆任职,接触到许多珍贵图籍,利用职务之便,从内阁抄录了不少秘本孤籍。平日只要听说谁家有旧书或藏有善本,他总要设法弄到手。”

而对于陈宝琛具体的藏书故事,本文中又写道:“一日,他获悉陈衍(字石遗)家藏有徐渤手稿《续笔精》二册,三次登门求陈衍让售。起初陈衍不舍割爱,后来考虑他是长辈,名气大,且爱书心切,家中藏书保存甚好,便欣然转让给他。陈宝琛得书后,赶忙将书抄成副本二册,将原稿藏在‘沧趣楼’秘本库中,不时观看。”关于其最终的藏书量,此文称:“他的亲朋好友,学生每逢他生日,大都以书为寿礼;一些书商知道他喜好收藏,总是以公平的价格出售。这样,经过数十年的辛勤收藏,他的藏书已具有相当规模,达到了10数万卷。”

陈宝琛有如此巨大的藏书量,可见其在这方面下过不小的功夫,张帆在《末代帝师陈宝琛评传》中提及:“陈、邵互约,陈宝琛每买到江西出版的书籍就寄往四川,邵积诚每买到四川出版的书也要寄往江西。”

这段话讲的是陈宝琛与同登馆选翰林院庶吉士邵积诚互相帮着买书之事,光绪八年,他们分别被派往江西和四川任提督学政,为此二人相约互相帮买所需之本。由此可见,陈宝琛对藏书之事颇为用心,而他的所得中也有一些乃是皇帝所赏。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在《紫禁城黄昏》中写道:“除此种荣典之外,逊帝对他的师傅们——我也包括在内——不时有赏赐。每逢过年过节,照例赏赐金钱……至于其他物品的赏赐,一年之中也有好几次,照例由逊帝亲手赐予,大都是内府珍藏的书画、瓷器、玉器。书籍之类。有时也赏赐果饼食物。”

其实一份重要的藏书不能仅靠一部一部购买,一般往往会整份收购其他藏书家的旧藏。陈宝琛能够得到数量如此巨大的藏书,当然也会如此购书。关于其藏书的来源,王命夔、黄兆郸认为主要有三处:“一是长乐谢章铤‘赌棋山庄’藏书。谢章铤乃清末福建有名的文学家、目录学家,藏书家,家中藏书达数万卷,其中多为名家抄校本、稿本。其卒后,藏书大多归程祖福,程后来又转售陈衍,最后多为宝琛收购。二是侯官许贞干‘味青斋’藏书。许贞干,字豫生,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官浙江廉访使,藏书数万卷,多秘册。他收藏的旧抄本明张萱撰《西园闻见录》一书,当属海内孤本,全帙60册,十分珍贵。身后家人不识其宝,将此书并全部家藏廉价尽售宝琛。三是御室赐书。1911年,清帝逊位后,宝琛一度回归故里,当时御室曾赐他不少内府钦定本图书,以及不少珍善本古籍。他得到这些书后合并原旧藏,建楼庋之。”

如前所言,陈宝琛被贬返乡二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开始建造藏书楼。王长英在《末代帝师陈宝琛藏书楼及其藏书》一文中总结说:“陈宝琛建造的‘陈氏五楼’,是集居住、藏书、赏玩为一体的庭园式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至民国初全面竣工,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4113平方米,内有庭院花园、鱼池凉亭等,兼具江南私家园林与北方庭院风格的特色,是中西合壁的建筑,也是福州著名的古典园林建筑和最大的私人藏书楼。”

可见,陈氏五楼是陆续建造而成者,关于五座书楼的整体状况,陈日熹在文中写道:“陈宝琛在螺洲乡建造有美轮美奂的太保第。太保第占地面积二亩多,包括一个老式平房、两座古式楼房和一个果园。平房朝南是两扇有铜环的厚大门,四周建造高厚的风火墙,门前空埕中竖立石旗杆,门内插屏,左右迴廊,中是天井,有前后大厅、前后大房、套间。隔墙外有厨房、水井。厅中放一顶绿呢大轿。陈宝琛的儿子、儿媳、孙儿、孙女和仆婢佣人都住在平房内。两座古式楼房,一名‘沧趣楼’,一名‘晞楼’,字体秀丽的匾额,都是陈宝琛的亲笔。‘沧趣楼’上藏放御赐的古玩、玉器和十几橱珍贵皮衣,还有一大间珍贵图书。楼下摆设大理石嵌的龙眼木椅桌。天井之中,栽有广东种的荔枝。盛夏六月进到‘沧趣楼’,清阴凉爽,暑气全消,客人乐而忘返。‘沧趣楼’内收藏的珍宝,价值连城,由管帐、同宗陈本振负责派人看守。‘晞楼’在建造方面没有‘沧趣楼’讲究。这座楼房专供他的儿孙读书及聘请来的英、汉文老师住宿之用。陈宝琛曾来函聘请家父到太保第教他的孙子庚孙、任孙、渠孙读国文,请我的哥哥去教英文。后因我的哥哥去上海,他另聘英华中学教师张凤才任教。”

对于其最初所建之楼,王长英在文中写道:“五楼中最先建造的是‘赐书楼’,原名赐书轩,是其曾祖父陈若霖珍藏道光皇帝‘御书’之所,由当时著名书法家翁方纲题匾,嘉庆十九年(1814年)动工兴建,陈宝琛早年居此。‘御书’代表‘皇恩浩荡’,是家族荣誉的象征,因此,陈宝琛建造新楼后,将赐书轩藏书及匾额移此,改名为赐书楼。楼为木质结构,双层,面阔八间,进深一间,单桅歇山顶。‘赐书楼’中存放1500余册御书,有些书系其曾祖遗留,其余的是他任帝师时获得的。这些御书还钤有‘三山陈氏居敬堂图书’、‘陈氏赐书楼珍藏印’、‘闽县陈氏御书楼藏善本图书’的朱文方印。其中,‘居敬堂’为陈若霖藏书楼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