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20|耗时20个月,这几位博世测试工程师写了一本大神级汽车行业软件教科书

 清晨就出发 2019-09-17

人物×20,是为庆祝博世苏州20年生日而专门策划的人物专题栏目。我们会在这个栏目中讲述若干个博世苏州人的故事。

日夜辛劳的一线操作工、技术员,常年出差的工程师、销售,沉默寡言却阅历丰富的技术专家……大家在同一台打卡机上打卡,从同一个闸机口进出公司,却拥有着各不相同的丰盛人生。

我们想用这些或日常、或惊奇的故事告诉你:

博世苏州的每个人都是如此:

平凡,而又超凡。

也正是一个个这样的普通人,造就了博世苏州的不凡。

如果想看一本书,你可能会费尽心力:寻遍大大小小的图书馆,搜遍每一个已知的搜索引擎和文献库。

而他想看一本书,久久未能寻到,终于决定自己写一本。

CANoe 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来自博世苏州的杨金升(Jason)今年44岁,担任汽车多媒体事业部系统测试高级经理。

2019年5月,由他牵头撰写的《CANoe开发从入门到精通》开始在京东、当当等各大书城上架销售。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CANoe的图书。

“希望能为汽车行业的开发工程师快速入门或提高CANoe开发能力提供一点帮助。”杨金升如是说。

杨金升 Yang Jason

2004年加入博世

汽车多媒体事业部系统测试

高级经理

拥有15年以上汽车行业开发经验,曾参与十多个全球及本土车型的开发项目。

“市场上出现一本关于CANoe图书是我十多年来的期望”

德国Vector公司(https:///)的汽车总线开发工具CANoe, 是世界上公认的汽车总线开发、仿真、测试和诊断的工具。在当今的汽车工业领域,恐怕没有一款软件比CANoe更具有知名度和权威性,国内的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也在逐步普及和推广。但由于该软件工具的专业性和复杂度,用户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并满足项目进度需要。

04年,刚刚进入博世的Jason发现,由于价格和语言等问题,CANoe这个在欧洲汽车行业已经相对普及的强大工具在中国本土的普及度很低。

“包括我自己,在最初接触CANoe的时候也只是停留在使用阶段。通常都是外国同事先开发完成仿真工程文件,我们再拿来直接用。”

有了奇瑞等本土项目之后,Jason便主动请缨,提出由中国本土团队开发CANoe总线仿真工程。

“我希望能通过更高的自主性和更优的技能,提升团队的实力和竞争力。”

到了16、17年,随着国内汽车行业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高,整车厂和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士对CANoe渐渐熟悉,大家对这个软件的需求度也逐步提高。

Jason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人由于语言的障碍和学习途径的局限,想学这个软件却无从下手。

“我也是自己一路学习摸索过来的。在我的十几年从业经历中,一直希望有这么一本书,可以为所有想要学习这个软件的人指条明路。”

没能等到别人出这本书的Jason选择了撸起袖子自己干。他联系了上海交大的刘功申教授、说服了自己的团队成员、联系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团队顺利组建,第一本中文版CANoe实用教程《CANoe开发从入门到精通》的创作开始了。

“你知道研发和测试之间奇怪的鄙视链吗?”

工程师圈子里似乎有这样一个奇怪的鄙视链:大家都认为做研发优于做测试。Jason对于这样的现状感到有些无奈。

“大概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被教育成为科学家、画家,都想去做'创造者’。爸爸妈妈不会鼓励你去帮助科学家测试研究结果,不会鼓励你去帮画家调色。每个人都想去做研发。”

事实上,测试也是每个工程项目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Jason和他的团队小伙伴

抱着“不希望自己和测试团队被看扁”的想法,天生有着不安分个性的Jason更坚定了跳出舒适区、写出这本500页“巨著”的决心。

汽车多媒体的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Jason认为,如果团队始终停留在传统的测试模式是无法迎接新的挑战的:

“我希望能激发出团队的潜力,包括学习能力、编程能力、创新能力。同时,我也希望能通过这本拓展与外界汽车工程师的交流,帮助一些年轻的学生和工程师,在交流的过程中彼此提高促进。”

“写书比想象中艰难太多了,何况这是一本500页的教科书”

从2017年伊始到2019年中旬印刷上架,这本书的完成耗时2年有余。

  2017.1 团队成立;

  2017.2 与出版社沟通,填写选题申报表;

  2017.3签订图书创作合同;

  2018.5 完成章节的初稿及源代码;

  2018.6-2018.11 交稿、出版社优化、定稿;

  2018.12-2019.3 送审、排版、校对;

  2019.4 印刷;

  2019.5 京东/当当各大书城上架销售。

“本来工程师写书就比较难。”Jason听出版社的老师说,有很多工程师做个PPT就发给出版社了,老师们完全不知道怎么处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是中国最高级别的技术书籍出版社,对书内容的专业性、技术性要求非常高。而这本书中示例的源代码涵盖CANoe CAPL / VC ++ / VB / C#/ Python / LabVIEW,对于编程技巧的要求也很高。

两年多的进程中,除了需要攻克撰写和技术的双重难关,Jason面对的最大的困难是未曾预料的“体力和耐力上的巨大挑战”。

2018年5月,Jason和他的小伙伴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码完了所有的章节内容。

正当他们自认为书已经写完了的时候,却突然被告知“这本书距离出版还很远”。

“当时我们的内心是崩溃的。”Jason说。

“后来我们才知道,最痛苦的过程在后面:永无止尽的改稿和校稿。”回忆起这段经历,Jason仍忍不住扶额:“可能因为我是处女座吧,每看一遍都还是会发现新的问题。500页的稿子反复看、反复找错,真的有点吃不消。”

“还好我有团队。”Jason说,“书中多个重要章节都是来自其他成员,没有他们的参与,这本书根本无法完成。”

为期一年的改稿图

从文字写完到最终出版,中间隔了近1年时间。Jason和他的团队几乎献上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包括周末和假期。

“我们不缺智慧,不缺创造力,缺的是工程师精神和尊重工程师的环境。”

CANoe是一个综合的软件工具,用于开发,测试和分析整个ECU网络。《CANoe开发从入门到精通》作为第一本中文版CANoe的图书,可以帮助用户完成开发总线仿真、测试和诊断。书中介绍了许多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它将帮助ECU供应商和OEM制造商实现自动化测试,并减少开发的时间和成本。另外,该书创作时考虑到在校学生的学习需要。大多数源代码都可以使用演示软件运行。

Jason和他的团队针对CANoe的这本著作在上架之后得到了市场相对广泛的认可。目前,该书在京东上的好评率达96%,许多读者都主动留言,表达了对这本书的喜爱和认可。

京东上的好评

“这本书的销量已经超过我的预期了。”Jason和他的团队对于目前的成绩都非常满意:“我们在书末设立的QQ群现在也很活跃,很多工程师都加入了这个群,日常在群里频繁地进行技术交流。也有不少相关专业的学生加入进来,会问我们一些如职业发展规划的问题。”

“当然,我们公司有招聘需求的时候,我也会发到群里去。”Jason笑道。

QQ群日常交流截图

其实写一本书的经济收益并不高。对于Jason来说,更重要的是写书的过程带来的自我突破。现在博世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他认为“终身学习”不应只是一个口号: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关键时刻发光发热。

同时,在这所百年德企——博世服务已逾十五年的Jason对于行业有自己的思考:“我们不缺智慧,不缺创造力,缺的是工程师精神,缺的是尊重工程师的环境。”

他非常欣赏德国特有的工程师精神:“我觉得他们专注专业、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这种精神塑造了德国企业踏实、稳健、低调的性格,愿意专注于狭小的市场,专注于价值链的一个环节,做某个领域的专家。据我所知,很多德国工程师甘愿一辈子只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博世和Vector(CANoe是Vector公司的产品)是我最敬仰的两家德国公司,也是值得我们国内公司学习的模范。”

Jason有一个儿子,目前就读于苏州中学,将在2020年参加高考。Jason觉得自己对行业和技术的热爱对儿子多少产生了些影响:“他跟我说,明年高考应该会选择电子、软件或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Jason家的大小伙身着公司发的羽绒服

往小了说,Jason的故事大体上是个鼓励年轻人“别服气”的故事。

除去对行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传道授业解惑的天然使命感,“不希望从事测试工作的年轻工程师被看扁”是他最初决定写书的最大源动力。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也有许多“不服气”的时刻。你有没有尝试过凭着这股“不服气”,顺势而上、突破自己呢?

“排除万难、写成一本500页专业书籍”的成就感,同“克服恐惧、终于开启一个人的旅行”、“持之以恒、考过了某个行业证书”、“说服家人,选择了本不被支持的前进道路”的成就感相比,或许有些程度上的不同。

而相同的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不服输”中,渐渐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采访/撰稿:翠花

摄影:翠花

排版:Nora

本文版权为博世苏州企业传播部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