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范谈》第10课:摄影是孤独的艺术 第11课:

 青青树叶 2019-09-17

第 10 课

摄影是孤独的艺术


我热爱摄影,却又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摄影作品在给观赏者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一个不可弥补错觉:对大自然的经历可以简化成它的表面形态,然后记录在动态的或者静态的影像之中,比如地貌的形状,光线的质量,自然的色彩,精彩的瞬间等等。然而上天赋予人类丰富的感官,再使之生存于更加丰富的世界之中,绝不为仅仅以视觉去感受造物之无穷。往往我们的作品非但没有给观赏者表现出这些多维的感受,更糟糕的是在这个美图泛滥的时代,我们在告诉他们这些丰富的感受根本不存在,整个世界好似一个巨大的电子游戏。


有一天与著名手机应用PlanIt!的研发者乔文杰开玩笑:"你这小玩意有一天能取代摄影师,足不出户便能用它出摄影作品"。这一天也许并不是他的初衷,但终究会来到,而且会比想象的来得更早。我这位造福风光摄影的的南大天才学弟,或者是他学弟的学弟,到头来会让今天的许多风光摄影师失去赖以生存的理由。


可是转念一想,摄影艺术的真谛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何而摄影?摄影并不简单是将自己所见记录下来再为他人所见,而是用我自己的一句话来说:


摄影是以自己的感动去感动他人


一件真正的好作品带给观赏者的是心灵的震撼而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然而摄影师的感动何来?寻一方美景,建一处基地。名为摄影创作,实则开一集市娱乐市众,整日以群体的喧哗淹没天人之间的窃窃私语。或者只是一大群好友出门采风,嬉笑之声闻与数里之外。所谓的感动到头来还是世间的嘈杂,只不过将集市或者麻将桌移到了山野之间而已。


唯有孤独,方能感受


要彰显天地间的韵律,必须压抑人世间的噪音,这和上一篇谈的"信噪比"是同一道理。


另外一种嘈杂之声并非来自别人,而是出自内心深处。驱车千里,独为一景。按下快门,立刻又去追逐下一个目标,为的是一张青史留名的大片。而一张摄影作品,又非要得到一片叫好而后快。在世界舞台上得不到认可便转向小团体而孤芳自赏,是天下人负我,而非我之过。然而小团体也终究会有不同的声音,于是微信群里终日吵闹不休。世俗的功利让人忘记了摄影的初衷,到头来还是不知为何天下人总是负我。


丰富多彩的世界,并非终点一处令人忘怀。释迦牟尼说:"过程比终点更美"。去感受而不用器材,去思想而不用语言,方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行摄天下,正如四光圈云漫老师之言:"只因为世界之大,我想去看看"。先去看,再去感受,然后再拿出相机。


摄影多年,拍片无数。回顾自己最有感受的作品,每每出自极端孤独的境地。


我独自在毕思台(Bisti)荒野里的一片怪石中拍摄,周围的旷野里目所能及之处空无一人。我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良久,这往往是我外拍时最美好的时光,因为此时我才能忘记摄影,所有感官都沉浸在天地之间。正因为孤独,才使我专注。正是不仓仓促促为目的所累,才让我有充足的想象而创作"龙的传人"这张独一无二的作品。

孤独便是自我约束,而辟一片净土。我在震耳的雁鸣中强迫自己静下心智,独自四处观望。发觉电线上有许多不起眼的北美斑鸠在晨光中轻唱。于是全然不顾身边万雁齐飞的盛况,观察许久,看出了五线谱似的图案。安静心智,读书是如此,摄影也是如此。

摄影者即便同行,也必须给自己创造孤独的氛围。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同行的云漫老师早是无影无踪,寻找他的孤独去了,只留下我独自一人陪伴着山谷里呼啸的风雪。然而正是如此,我才领略到这颗孤独者的气场。

孤独而摒弃杂音,专注而生创意。我在湖边拍摄仙鹤,晨曦之中身边空无一人,唯有鹤鸣为伴。然而正是在安静的等待中,使我思考,想到去尝试崭新的拍摄手段,产生了"光之魂"这张作品。


摄影是孤独的艺术,因为孤独是创作的条件。只有孤独的脚步,才能达到人所未及的境界。欢声笑语之中得到的是朋友间的情谊,尽管这也是人生不可欠缺的奖赏,然而你所要的已经从中得到了。

第 11 课

皇帝的新衣


曾经一个摄影大师对一个爱摄影的初学者说:"我的作品不但非常高尚,而且有一个特色,就是非常愚蠢的人,或摄影水平低下的人看不懂。"可怜的初学者为了表现得懂艺术而不愚蠢,整日摇头晃脑地跟着摇头晃脑的大师拼命地拍呀拍呀,直到有一天一个不知趣的孩童告诉他:"大师光着屁股呢,你怎么也一样?"于是这天真的孩童把大师和他的追随者都得罪了。


这些年我在世界顶级的在线摄影艺术画廊1x.com做编辑,继而又成为它的评委。评阅世界各地送来的摄影作品,每日不下二百余张。好作品见过不少,形形色色的陋习也见过不少。今天就做一个不知趣的孩童,讲一讲摄影界一些司空见惯的皇帝新衣。这世界上讲真话终究会挨骂,不过还是要有人说,所以不吐不快。


1. 伪人文


不是苦大仇深便算不上人文。成人必是满面沧桑,皱纹越深越是大片;孩童定是三天没洗脸,浑身越脏越是佳作。哪儿穷往哪儿钻,哪儿乱往哪儿凑。大凉山最穷,于是穿着种种冠冕堂皇的皇帝新衣蜂拥而至。给一块糖,给十块钱,或给点美其名曰的捐助为平庸的猎奇涂上脂粉。然后堵在村口见一个拍一张,见两个按一双。一天拍下来,张张人文大片,直至满载而归,大呼过瘾。


贫困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地也是人文摄影的重要题材。但是真正的人文是长年累月深入生活的呕心沥血之作,而不是去撒一把银子消费贫困,像是买张门票去动物园看猴子。得到一张伪人文可以满足一时的虚荣,面对一个弱势群体更可以满足高人一等的优越。拍人文必先有人文的胸怀放低身段去怜爱天下苍生,不能"心疼百姓",怎能指望别人"心疼"你的作品?


2. 伪风光


百十人架着长枪短炮一字排开,模特道具应有尽有。或乘一叶扁舟,撒上一片渔网;或赶一串骆驼,扬起一阵沙尘;或牵一头水牛,造出一片神雾,再雄赳赳地喊上一嗓:"预备啰。"于是在机关枪的扫射声中,倒下的不是抗日神剧中的小鬼子,而是风光神曲里的传世佳作。如此做法,作为自得其乐的摄影旅游倒也无可厚非,当作摄影创作到处给自己脸上贴金,穿上的便是富士康量产的皇帝新衣了。难怪有人感叹中国的风光摄影已死,连洋鬼子也要每每谨慎地问一问真假。


真正的风光属于勇敢的摄影者:勇于接受自然与体能的挑战,勇于远离人群而面对孤独。海内外华人中一批真正的风光摄影师都清楚地知道,只有这样做才会亲近自然,寻到专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


3. 伪人像


模特一定要美,佳作里必定是美若天仙的佳人。于是打开一个网页,通篇充斥了摆着差不多的姿势忸怩作态的美女。一时间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这是选美网站还是摄影网站?后期?那是必须的,于是一张张脸皮被磨得像塑料娃娃。岂不知被摄之人的生机也被你磨去了。


蒙娜丽莎不算是绝美的女子,但是她的微笑却吸引了每一个人。好的人像摄影作品是发觉每一个人最有性格的瞬间,而不是将一个绝代佳人最肤浅的姿态记录下来去抓眼球。摄影和任何艺术形态一样,最需要的是创意。


4. 伪街拍


拍风光难,拍独特的风光更难。还是街拍容易,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到处都是素材。于是端着相机上街一通横扫,张张都是不同的街拍大片。岂不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出类拔萃的事情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也从来不会有人把一张风光片和一张扫街片放在一起比较优劣。街上拍的并不等于街拍作品,就像在家门外拍的不等于风光作品一样。张张不一样不等于张张独特。所有的摄影都是一样,记录的是摄影师的思想。


5. 伪光环


告诉你几个辨别皇帝新衣的诀窍:如果有人在你刚看到他作品的第一秒便告诉你这是用怎么昂贵的器材所拍摄,此人不是器材商便是对摄影一窍不通的土豪,因为真正的摄影者知道用作品让人惊叹;如果有人在见面的五秒钟内便告诉你他多么有名,他最关心的是他的钱袋和你的钱袋之间的沟通,因为真正的摄影大师是自信的,他的作品早已家喻户晓;如果有人十秒之内就告诉你别人的作品如何不如他,那必定是个江湖骗子,因为真正的摄影高手连干正事的时间都不够,哪有这些闲工夫?


一日作品被1x发表,便立刻晓谕世人:"1x是世界顶级水平的摄影画廊"。岂不知1x会拒绝95%的作品,自己大多数作品还是被拒。于是乎:"1x仅仅是世界上数不清的网站之一而已,不足挂齿"。直到下一张作品被发表。如此恶性循环,虚荣心随着忽隐忽现的光环而随波逐流。可怜的1x也跟着遭殃,一下被抬上云端,一下被打入谷底。其实1x也不是象牙宝塔的顶层,作品在1x发表,仅仅表示你的作品在那一刻被十几位评委中的一位所欣赏了而已,其他评委也许都不喜欢。不算是太糟糕,但也不能靠它青史留名。


6. 伪艺术


常常见到所谓摄影大师面对美轮美奂的风光自然摄影一耸肩膀:唯美而已。似乎不丑不足以表达艺术的内涵。缺内容?那就用形式凑,只要丑就行。于是张张片子往丑里死整:一律整成黑白,然后再压暗,不暗不够艺术。这还意犹未尽,再加上重重的暗角,更撒上厚厚的胡椒面,变得艺术而经典。数码?当然不够品味,只有胶片才算摄影,不仅如此,真正的艺术家一定使用色彩奇丑无比的过期胶片。


有美国孔子之称的思想家爱默生有句名言:"对美的热爱是品味,对美的创作是艺术。"其实艺术与否与形式的美与丑没有必然的联系,阴魂不散的是几千年的文人相轻,它以表面的极端自信来掩盖内心的极端自卑。摄影是百花齐放的艺术:风光可以是大场景也可以是小景观,人文可以拍贫困也可以拍新潮,媒介可以用胶片也可以用数码,后期可以做得隐讳也可以张扬,题材可以是美也可以是丑,器材可以是中画幅也可以是手机。这些都是手段,摄影是以自己的感动去感动他人,你的作品是否让它的观赏者感动了?不要去在乎皇帝的新衣,因为它终究感动不了任何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