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青岛“大前门”

 广州玉 2019-09-17

从时间上讲,算是一个老烟民,从1975年就开始吸烟了。起初和部队上的许多战友一样以手卷烟为主,那个年代的手卷烟完全是自己动手,把烟丝卷在一张小纸条上,卷成一个喇叭筒形状吸食。这样的手卷烟是非常经济实惠的,一个月下来,2-3块钱就能解决烟瘾的问题。好在我的烟瘾不是特别的大,偶尔也会买包当地产的蓝金鹿调节一下。

记忆中的青岛“大前门”

记忆中的青岛“大前门”

到了1978年的样子,部队里很少看见有人继续吸手卷烟,多数人的口粮基本都是清一色的蓝金鹿香烟。当时的蓝金鹿香烟里面有点象油毛毡纸那样包装的一包只需两毛三分钱,里面用锡纸包装的也不过就两毛五分钱。在那个时候,除了蓝金鹿以外,能够看见的还有大前门、白金鹿和双马牌香烟。烟的价格相差的不大,一包烟虽然就差一毛钱甚至就是几分钱,质量和口味可就差多了,可以用货真价实来形容。大家相聚在一起的时候,每个人吸的烟根本不用看牌号和外包装,从飘过来的味道上就可以分辨出吸的是什么牌子的香烟。还有就是那个年代的香烟价格(当然了是整个社会的市场价格)非常稳定的,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以前,香烟的价格基本就没有上涨过。好像有点离题了,下面还是回到大前门香烟上。

记忆中的青岛“大前门”

八十年代的大前门香烟,印象中一直是3毛6分钱和3毛8分钱,区别就是在是否采用锡纸包装上面。在那个物品匮乏的年代,大前门香烟基本都是逢年过节时凭票供应的,看见有人吸大前门香烟给我感觉就是过年了。印象最深的就是,1981年年底,我和老婆去登记结婚的时候,民政部门直接发了可以购买5包大前门烟票,并且在结婚证上面注明烟票已发的字样......

记忆中的青岛“大前门”

我开始以大前门香烟为口粮的时候是1985年,一是那个时候大前门香烟可以随便买了,另外就是战友们也都是吸这个烟,我主要是为了和大家保持同步罢了。从开始吸了大前门以后,一直吸到1994年,期间没有变换过其他牌子的香烟。价格从三毛八,一路吸到五毛多钱,一直吸到市场上面看不见大前门香烟为止。

由于在部队工作的原因,每年春节以后,探亲回来的战友都会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和当地比较好的香烟回来让大家品尝。在那个年代大前门应该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品牌香烟,许多地方都生产过大前门香烟,我曾经吸过上海、沈阳、营口、天津、太原、合肥、许都、徐州、郑州等地的大前门,可能还有一些其他地方生产的大前门香烟,就其口感而言,大家普遍认为除了青岛的大前门以外,上海大前门的口味最佳。

1995年以后,市场上基本看不见软包无过滤嘴的香烟了,大前门也是随着消失在我的视野中。

记忆中的青岛“大前门”

1996年左右青岛卷烟厂又恢复生产了大前门香烟,但都是硬包装。烟的口感非常不错,就是价格太贵,每盒10元。红色的大前门也是青岛生产的,不过价格更高了,每包需要13元。这几种硬包装的大前门,除了银磨砂包装的以外,其它几款在市场上面没有停留多长时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记忆中的青岛“大前门”

2002年青岛卷烟厂生产的大前门香烟

记忆中的青岛“大前门”

现在市场又看到了青岛卷烟厂的软包大前门。还能看见上海烟草集团生产的(从条码上面看,应该是天津卷烟厂生产的)大前门香烟,软的硬的都有,价格也非常便宜,为了收藏烟盒,我先后买过。个人感觉,现在的大前门只是保留了一个曾经辉煌过的牌号,其味道实在难以入口了。真的有点搞不懂,以前的大前门的味道哪里去了呢?

以上文章作者为网友hongyipin,发表于2014年4月,部分图片由本公众号编辑添加。

大前门

记忆中的青岛“大前门”

前门,即正阳门,坐落于老北京城中轴线上,系明清两代北京内城的正门,前身是元朝的丽正门。“宅中定位,气象巍峨,仰拱宸居,隆上都而示万国”,历史上的正阳门因位于紫禁城和皇城的正南方,专走皇家“龙车凤辇”,其又称为前门。从建成起,这座城门就被视为老北京的象征,更随着历史积淀成为中国的形象之门、文化之门。

民国5年(1916年),大前门重修竣工。借此良机,英美烟公司推出“前门”卷烟,打出了一张“中国文化牌”。这款卷烟以“CHIENMEN”为品牌名称,以正阳门箭楼为商标图案,在两个椭圆形的框架内,映现了前门一正一侧的城楼景观,蔚为壮观。此后,烟标中又加入了“GRANDE”字样,以示重大、盛大之意。一个“大”字,让“前门”变成了“大前门”,凸显泱泱大国的“大”气势,将中国文化巧妙植入烟标之中。

创牌后,“大前门”先后在上海、青岛、天津三地生产,始终畅销。

青岛“大前门”(戎国荣)

“大前门”品牌收归国有后,青岛卷烟厂继续使用这个牌号,一直是青岛卷烟厂的主要产品。“大前门”在长期不断的连续性生产中,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品牌,尤其受到北方烟民的欢迎。在“大前门”烟标上,由不同的企业名号变更留下了青岛卷烟发展的历史轨迹。

记忆中的青岛“大前门”

青岛卷烟厂始建于1919年,早为大英烟草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1935年4月,更名为颐中烟草股份有限公司。1936年,颐中青岛烟厂达到鼎盛时期,曾生产过“红锡包”“老刀”“哈德门”“大前门”等卷烟。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接管颐中烟草公司,改为军管。1945年日本投降,前青岛颐中烟草公司的英国人回公司接管,同年12月开工生产。1952年由中国地方政府接管,更名为国营青岛颐中烟草公司,1953年改为国营青岛卷烟厂。

记忆中的青岛“大前门”

青岛卷烟厂在中国烟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烟草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和“大前门”等品牌传播的作用,青岛卷烟厂成为中国烟草行业著名的“上、青、天”之一。新中国建国后,青岛卷烟厂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产品在全国烟草行业都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记忆中的青岛“大前门”

值得为“大前门”品牌历史记载的是,山东烟草于1994年正式组建颐中集团,下辖青岛、青州、滕州三家卷烟厂。后青岛烟草分公司、青岛卷烟厂实施了资产重组,联合烟台烟草分公司和烟台卷烟厂组建了青岛烟草集团公司。1995年6月,重新启用了老字号,并最终将名称确定为“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自此,青岛“大前门”再次回归到“颐中烟草”名下。

记忆中的青岛“大前门”

由“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卷烟厂”之名出品的“大前门”,曾在烟标底色上以青、红、金等变化,首次对烟标色彩作出调整,并出品了20支硬壳包装卷烟。1996年7月,颐中烟草公司青岛卷烟厂实现利税百亿元,“大前门”特别推出一款特制精品,并在烟标上冠有“颐中公司百亿大庆纪念”字样,为青岛烟草历史留下了一枚独特的纪念烟标。

记忆中的青岛“大前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